从“非固体”到“非物质” ————数字时代公共艺术的媒介拓展
发布时间:2023-08-15 18:08
作为长期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实践者,本人多年来一直围绕创作媒介的拓展进行探索与思考。媒材作为物质基础,在整个艺术发展史中有着显著的客观地位。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材料被发现和应用,人们的艺术活动也随之逐渐多样化。不同时期各种媒材的应用,使艺术创作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人类社会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公共艺术,其创作媒材运用的时代性尤为显著,但多以固体材料为主。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公共艺术的媒材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我们得以通过数字化手段精确控制诸如水、光、声音乃至气味等一些“非固体”材料,以它们特有的动态魅力,极大程度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表现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创作媒材的拓展,相关的数字科技也已将艺术由实体引向虚拟。在人类对神的描述中以及对“全息”这一极具神话与科幻色彩的视觉体验的效仿中,虽然目前还停留在以各种物质媒材模拟“非物质”视觉效果的层面上,但已经体现出我们对虚拟的“非物质”形态的憧憬。而近年来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也极大的推动我们思考关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艺术作为。也促使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作为媒材的“非固体”
第一章 液体的流变与情感表达
1.1 液体的物质化表象
1.1.1 无形与随形
1.1.2 流淌的能量
1.1.3 可塑造的流体
1.2 生理因素与感官
1.2.1 原始的关系
1.2.2 液体的表情
1.3 东西方造园史中“水”的象征性
1.3.1 被推动的“极”与“冥想”
1.3.2 波斯园林的四条河
1.3.3 摩尔人的喷泉
第二章 可视的光
2.1 “于是”有了的光
2.1.1 自然之光
2.1.2 捕捉光的容器
2.2 从功能性到艺术性
2.2.1 照明与亮化
2.2.2 色谱与光谱
2.2.3 被雕琢的空间
2.3 光的戏剧性
2.3.1 光的时间性
2.3.2 光的成像模式
2.3.3 透明度影像信息与空间叙事
第三章 可收放的“声”
3.1 声音的物质化与符号化
3.1.1 声音的物质化表象
3.1.2 符号化的声音
3.2 声音与空间
3.2.1 被感知的声场
3.2.2 被声音营造的空间
3.3 如何发声
3.3.1 自然发声
3.3.2 人为发声(拟声)
3.3.3 组合发声
3.4 声景中的阻隔与收纳
3.4.1 “掩蔽”与“安静沟”
3.4.2 选择性收纳
第四章 不可见的“气”与可见的“汽”
4.1 “气”的空间、形体表达
4.1.1 不可见的“气”
4.1.2 “借景”的形态表达
4.2 “气”的味觉感知
4.2.1 “气”、“味”与空间
4.2.2 符号化的气味
4.3 可见的“汽”
4.3.1 “气”与“汽”的区别
4.3.2 蒸发与升华
下篇 作为媒介的“非物质”
第五章 “余玉”与留白
5.1 “余玉”——图像的留白
5.1.1 “余玉”中国画的哲学
5.1.2 图像的留白与虚
5.2 诗的留白
5.2.1 文体角度的诗性语言
5.2.2 含蓄想像的诗意
5.3 空间留白
5.3.1 建筑留白的艺术性
5.3.2 立体造型艺术的留白空间
5.4 媒体叙事的留白
5.4.1 非连贯性剪辑
5.4.2 杂耍蒙太奇
5.4.3 空间蒙太奇
第六章 作为呈现方式的“在场”
6.1 现时的“直接在场”
6.2 时—空伸延的“远程在场”
6.2.1 被取消的空间屏障
6.2.2 被跨越的线性时间
6.3 沉浸的乌托邦—“虚拟在场”
6.3.1 从仿真到虚构
6.3.2 被虚构的现时感
6.3.2.1 虚拟现实(VR)
6.3.2.2 增强现实(AR)与混合现实(MR)
6.3.2.3 全息视效
第七章 可触摸的“虚空”
7.1 “交互”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7.1.1 交互的物理逻辑
7.1.2 交互的行为逻辑
7.2 “虚拟在场”的触摸
7.3 情境主义语境下的游戏社会
7.3.1 被出让的控制权
7.3.2 游戏社会症状下的交互艺术
7.4 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交互困境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图录
本文编号:3842014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上篇 作为媒材的“非固体”
第一章 液体的流变与情感表达
1.1 液体的物质化表象
1.1.1 无形与随形
1.1.2 流淌的能量
1.1.3 可塑造的流体
1.2 生理因素与感官
1.2.1 原始的关系
1.2.2 液体的表情
1.3 东西方造园史中“水”的象征性
1.3.1 被推动的“极”与“冥想”
1.3.2 波斯园林的四条河
1.3.3 摩尔人的喷泉
第二章 可视的光
2.1 “于是”有了的光
2.1.1 自然之光
2.1.2 捕捉光的容器
2.2 从功能性到艺术性
2.2.1 照明与亮化
2.2.2 色谱与光谱
2.2.3 被雕琢的空间
2.3 光的戏剧性
2.3.1 光的时间性
2.3.2 光的成像模式
2.3.3 透明度影像信息与空间叙事
第三章 可收放的“声”
3.1 声音的物质化与符号化
3.1.1 声音的物质化表象
3.1.2 符号化的声音
3.2 声音与空间
3.2.1 被感知的声场
3.2.2 被声音营造的空间
3.3 如何发声
3.3.1 自然发声
3.3.2 人为发声(拟声)
3.3.3 组合发声
3.4 声景中的阻隔与收纳
3.4.1 “掩蔽”与“安静沟”
3.4.2 选择性收纳
第四章 不可见的“气”与可见的“汽”
4.1 “气”的空间、形体表达
4.1.1 不可见的“气”
4.1.2 “借景”的形态表达
4.2 “气”的味觉感知
4.2.1 “气”、“味”与空间
4.2.2 符号化的气味
4.3 可见的“汽”
4.3.1 “气”与“汽”的区别
4.3.2 蒸发与升华
下篇 作为媒介的“非物质”
第五章 “余玉”与留白
5.1 “余玉”——图像的留白
5.1.1 “余玉”中国画的哲学
5.1.2 图像的留白与虚
5.2 诗的留白
5.2.1 文体角度的诗性语言
5.2.2 含蓄想像的诗意
5.3 空间留白
5.3.1 建筑留白的艺术性
5.3.2 立体造型艺术的留白空间
5.4 媒体叙事的留白
5.4.1 非连贯性剪辑
5.4.2 杂耍蒙太奇
5.4.3 空间蒙太奇
第六章 作为呈现方式的“在场”
6.1 现时的“直接在场”
6.2 时—空伸延的“远程在场”
6.2.1 被取消的空间屏障
6.2.2 被跨越的线性时间
6.3 沉浸的乌托邦—“虚拟在场”
6.3.1 从仿真到虚构
6.3.2 被虚构的现时感
6.3.2.1 虚拟现实(VR)
6.3.2.2 增强现实(AR)与混合现实(MR)
6.3.2.3 全息视效
第七章 可触摸的“虚空”
7.1 “交互”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7.1.1 交互的物理逻辑
7.1.2 交互的行为逻辑
7.2 “虚拟在场”的触摸
7.3 情境主义语境下的游戏社会
7.3.1 被出让的控制权
7.3.2 游戏社会症状下的交互艺术
7.4 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交互困境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图录
本文编号:3842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4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