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的多样化
发布时间:2023-10-11 20:48
论文从多样化角度考察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是如何因革命伦理的现代化理想,而被要求向符合该理想的不同形象、身份之转变过程中的泛化现象。换言之,革命伦理最终未能完全实现农民自身身份的转变。这导致,至少在小说中,农民之所以为农民的特质被逐渐抽空,并使得农民在城乡二元结构中被逐渐边缘化。但作家在应景的同时,时常以偏离外部规范的方式释放出被抑制的农民之音。这让观者得以在规范叙事之内外两面感受到中国农村及其居民艰难的现代化历程。全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3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共5章。以下是各部分主要内容:绪论部分确定研究目的、意义和范围;阐释基本概念;概述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章,作为农民之镜像的地主。首先考察解放区小说中地主形象的嬗变,从中可以看到地主形象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随后,这一形象工程在进入十七年文学后,也在土地运动小说对农民的多样化建构中以多维视角呈现。这其中,农民向地主的泛化既是革命伦理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建构之结果,也是现实中农民的诉求在小说中的投射。此时,已经消逝的地主身影隐现于农民自身。随后通过对比,进一步揭示出农民与地主之间存在互相泛化的趋势。第2章,中农的小资产阶...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 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
(二) 农民
(三) 地主
(四) 农民形象多样化
三、研究历史、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 专著类
(二) 期刊类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作为农民之镜像的地主
第一节 地主形象的不同书写及其向当代的转变
一、温和的地主
二、喜剧化的地主
三、极端化的地主形象
第二节 农民的泛地主化书写
一、农民向地主泛化的政策背景
二、作家个体伦理对政治伦理思想的偏离
三、灰色地带的复杂性与地主心态的泛化 第二章 中农的小资产阶级化及重农思想的隐现
第一节 中农形塑的两种维度
一、中农概念的生成及其在小说中的反映
二、中农的小资产阶级化
三、中农作为一种书写策略的存在
第二节 被抑制的重农思想及其书写
一、小说中重农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作家个性在重农思想中的呈现
三、重农思想在小说中的表现形态 第三章 饥饿农民的抽象表达及作家潜意识里的对话
第一节 饥饿的农民形象
一、饥饿的暗示性书写及其历史背景
二、缺粮现象的争议书写及其成因
三、作为“表达性现实”的饥饿叙事及其审美之维
第二节 潜意识里的对话:张爱玲与几位作家的土地运动叙事
一、女性眼中的土地运动及其影响
二、作家的后撤——以几种不同的农村干部形象为例
三、作家对土地运动认知的潜在互文性 第四章 对现代化农民形塑的尝试
第一节 农民向工人的泛化现象
一、农民向工人泛化的历史背景
二、农民在小说中被转变的财产观
三、农民未被确立的工人身份
第二节 “先锋”视野下的农民泛军人化现象
一、先锋的两种维度
二、革命先锋的泛军人化
三、农民向军人泛化的浪漫性 第五章 农民形象在文本之内的短暂复位
第一节 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错觉
一、错觉的产生背景
二、错觉的具体呈现
三、错觉的祛除与农民的实利观
第二节 农民形象在“干预生活”小说中的短暂复位
一、以土地运动为核心的“干预生活”小说
二、“干预生活”创作观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沉默的农民及其隐喻—以《并不愉快的故事》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52762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阐释
(一) 十七年土地运动小说
(二) 农民
(三) 地主
(四) 农民形象多样化
三、研究历史、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 专著类
(二) 期刊类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作为农民之镜像的地主
第一节 地主形象的不同书写及其向当代的转变
一、温和的地主
二、喜剧化的地主
三、极端化的地主形象
第二节 农民的泛地主化书写
一、农民向地主泛化的政策背景
二、作家个体伦理对政治伦理思想的偏离
三、灰色地带的复杂性与地主心态的泛化 第二章 中农的小资产阶级化及重农思想的隐现
第一节 中农形塑的两种维度
一、中农概念的生成及其在小说中的反映
二、中农的小资产阶级化
三、中农作为一种书写策略的存在
第二节 被抑制的重农思想及其书写
一、小说中重农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作家个性在重农思想中的呈现
三、重农思想在小说中的表现形态 第三章 饥饿农民的抽象表达及作家潜意识里的对话
第一节 饥饿的农民形象
一、饥饿的暗示性书写及其历史背景
二、缺粮现象的争议书写及其成因
三、作为“表达性现实”的饥饿叙事及其审美之维
第二节 潜意识里的对话:张爱玲与几位作家的土地运动叙事
一、女性眼中的土地运动及其影响
二、作家的后撤——以几种不同的农村干部形象为例
三、作家对土地运动认知的潜在互文性 第四章 对现代化农民形塑的尝试
第一节 农民向工人的泛化现象
一、农民向工人泛化的历史背景
二、农民在小说中被转变的财产观
三、农民未被确立的工人身份
第二节 “先锋”视野下的农民泛军人化现象
一、先锋的两种维度
二、革命先锋的泛军人化
三、农民向军人泛化的浪漫性 第五章 农民形象在文本之内的短暂复位
第一节 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错觉
一、错觉的产生背景
二、错觉的具体呈现
三、错觉的祛除与农民的实利观
第二节 农民形象在“干预生活”小说中的短暂复位
一、以土地运动为核心的“干预生活”小说
二、“干预生活”创作观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沉默的农民及其隐喻—以《并不愉快的故事》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52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5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