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研究(1946-1995)
发布时间:2023-11-05 10:30
本论文主要研究和探讨张爱玲在一九四五年之后即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所创作的小说作品。首先分析张爱玲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语境;其次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内涵的变化;第三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第四是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第五是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主要是采取前后期对比的方法,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相对于前期所发生的变化。并且深入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受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作家的影响,以及张爱玲在不同时期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反思以及其不同时期所受到的影响。最后以作家研究的方式入手,研究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从而全面深入地研究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特点。第一章通过研究分析张爱玲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创作历史背景来发现其后期小说创作转型的历史原因。这三个时期分别为:上海时期(传奇与转折);香港时期(过渡与困惑);美国时期(探索与执着)。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语境透视,使我们可以了解张爱玲在她不同的创作时期所经历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对她后期小说创作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通过研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政治姿态、生命意识、历史观念来...
【文章页数】:2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上海时期(1943—1952):传奇与转折
一 辉煌与灿烂(1943—1945)
二 迷惘与惶恐(1945—1952)
第二节 香港时期(1952—1955):过渡与困惑
第三节 美国时期(1955—1995):探索与执着
第二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变动
第一节 政治姿态:从疏离政治到审视政治
一 男女间的小事情
二 向“左”转:(《十八春》和《小艾》)
三 向“右”转:(《秧歌》和《赤地之恋》)
第二节 生命意识:从绝望的反叛到生命价值的回归
一 绝望的个性反叛
二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三 肯定女性的情慾
四 向往美好的爱情婚姻
第三节 历史观念:从历史疏离到历史纠结
一 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二 个体与历史的疏离
三 个体与历史的纠结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变迁:走向多样化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嬗变:回归自我
一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
二 自传性和真实性
第三节 情节模式的变异
一 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
二 饥饿、背叛与政治事件
第四节 表现手法的变化
一 意象营造:繁复归于平淡
二 反讽手法:由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结构和模式反讽
三 性描写:从唯美到直白
第五节 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
一 重复书写
二 衍生情节
第四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红楼梦》的影响:由直接模仿到艺术变异
二 《海上花》的影响:由繁复绚丽到平淡自然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
二 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认识由抗拒、迎合、嘲讽、拆穿到肯定
第三节 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性写作
二 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写作
第五章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
第一节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
第二节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
第三节 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
余论 张爱玲研究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60853
【文章页数】:2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转型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上海时期(1943—1952):传奇与转折
一 辉煌与灿烂(1943—1945)
二 迷惘与惶恐(1945—1952)
第二节 香港时期(1952—1955):过渡与困惑
第三节 美国时期(1955—1995):探索与执着
第二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思想变动
第一节 政治姿态:从疏离政治到审视政治
一 男女间的小事情
二 向“左”转:(《十八春》和《小艾》)
三 向“右”转:(《秧歌》和《赤地之恋》)
第二节 生命意识:从绝望的反叛到生命价值的回归
一 绝望的个性反叛
二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
三 肯定女性的情慾
四 向往美好的爱情婚姻
第三节 历史观念:从历史疏离到历史纠结
一 历史与小说中的历史叙事
二 个体与历史的疏离
三 个体与历史的纠结
第三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特征的变化
第一节 题材选择的变迁:走向多样化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嬗变:回归自我
一 从小我到大我再到自我
二 自传性和真实性
第三节 情节模式的变异
一 妥协、情爱与日常生活
二 饥饿、背叛与政治事件
第四节 表现手法的变化
一 意象营造:繁复归于平淡
二 反讽手法:由言语和情境反讽转向结构和模式反讽
三 性描写:从唯美到直白
第五节 重复书写和衍生情节
一 重复书写
二 衍生情节
第四章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与中外文学传统
第一节 中国古典小说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红楼梦》的影响:由直接模仿到艺术变异
二 《海上花》的影响:由繁复绚丽到平淡自然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传统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张爱玲对五四新文学传统不同时期的三种思考
二 对五四新文化传统的认识由抗拒、迎合、嘲讽、拆穿到肯定
第三节 西方作家对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一 前期的影响式或借鉴性写作
二 后期的对话式或互文性写作
第五章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后期小说创作的关系
第一节 张爱玲的表演人格与其前期小说创作
第二节 张爱玲后期小说创作中的人格表演
第三节 张爱玲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格表演
余论 张爱玲研究的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860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60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