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李泽厚作为大陆1949年后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跨越了美学、思想史和哲学三个领域,并最终用以阐述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观点。李泽厚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前瞻性和现实性。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历史本体论,或称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也被称之为主体性实践哲学。历史本体论的提出是同李泽厚自身的学术历程和生命历程紧密联系的。在理论体系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和康德哲学的结合,以及西方哲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思想的结合。通过本文,首先对于李泽厚的学术历程和文本的梳理,可以从历史本体论产生的内外两方面基础上,探究历史本体论思想在李泽厚整个学术思想中从萌芽到最终形成的过程。所谓文如其人,在李泽厚这里,历史本体论一方面产生于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对自身的心理结构的积淀过程,另一方面,其整个学术经历也印证了历史本体论的“经验合理性”。历史本体论的核心是主体性;总的前提是“人活着”,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使用—制造工具的实践活动,来统帅人“如何活”、“为何活”以及“活得怎样”的问题。而主体性问题的核心,是如何处理作为人类整体的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的问题。围绕着个体性问题,历史本体论思想从两个维度,三个方面得以展开。两个维度即“度本体”和“情本体”的维度,“工具本体”和“心理本体”的维度,最终指向了儒学的“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两个维度。而三个方面,则是从认识论的“真”,伦理学的“善”和美学的“美”来作为理论的外延。其中,伦理学是走向宗教和政治的中介,这与作为框架前提的康德哲学有相似之处。而美学则起到了枢纽的作用:既是从整体性主体性向个体性主体性转向的枢纽,同时,也是连接历史本体论纯哲学体系和中国传统儒学的枢纽。通过对“人和宇宙的物质性协同共在”和审美享受这二者进行形上的设定,美学同时被设定为了起点和终点。以认识论为例,这也就是从理性的内化,到以美启真,最终实现自由直观的完整过程。历史本体论的意义,在于它的现实性。通过“巫史传统”的推断式的理论建构和“儒学四期说”的提出,历史本体论最终被注入到中国传统儒学的形式中。李泽厚通过这一过程,试图实现对儒学的第三次“转化性的创造”,即新一期的儒学,融合了马克思主义、西方哲学、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以及自由主义的儒学。最终,李泽厚希望能够以历史本体论提供的视角,为二十一世纪具体的社会历史状况下的社会个体,在具体的、现实的、当下的外在情境与内在情感中,提供一种安身立命的可能,与社会、自然、宇宙和谐共存的可能。
【关键词】:李泽厚 历史本体论 主体性 个体性 转化性创造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6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 1章绪论11-22
- 1.1 论文的选题意义11-18
-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18-22
- 第2章 历史本体论的形成基础22-55
- 2.1 李泽厚的学术历程22-44
- 2.1.1 学术准备期:1945年——1954年22-29
- 2.1.2 学术前期:1954年——1979年29-33
- 2.1.3 学术中期:1979年——1992年33-41
- 2.1.4 学术后期:1992年至今41-44
- 2.2 李泽厚的文本简析44-55
- 第3章 历史本体论的理论前提55-65
- 3.1 第一前提——“人活着”55-59
- 3.2 结构前提——康德的批判哲学59-61
- 3.3 理论前提——主体性问题61-65
- 第4章 历史本体论的思想逻辑65-99
- 4.1 历史建理性65-77
- 4.1.1 语言和数学问题65-69
- 4.1.2 从“度本体”到“实用理性”69-74
- 4.1.3 以美启真74-77
- 4.2 经验变先验77-84
- 4.2.1 理性的凝聚77-80
- 4.2.2“两种道德”说80-84
- 4.3 心理成本体84-99
- 4.3.1“我活着”85-89
- 4.3.2 从“情本体”到“乐感文化”89-93
- 4.3.3 以美储善93-95
- 4.3.4 美学的形上设定95-99
- 第5章 历史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文化99-120
- 5.1 回到今日——儒学四期说99-105
- 5.2 创造之路——历史本体论与儒学现代化105-120
- 5.2.1 巫史传统——从“巫”到“仁”106-112
- 5.2.2 儒法互用——说情理结构112-115
- 5.2.3 走出历史悲剧——“西体中用”论115-120
- 结语120-123
- 参考文献123-127
- 致谢127-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君山;;李泽厚论形象思维回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韩小龙;;李泽厚美学体系质疑[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韩小龙;;李泽厚“积淀说”新论[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季欣;;新版《诺顿理论与批评选集》述评——兼及李泽厚的入选[J];外国文学;2010年05期
5 刘再复;;用理性的眼睛看中国——李泽厚和他对中国的思考[J];华文文学;2010年05期
6 贾晋华;;走进世界的李泽厚[J];读书;2010年11期
7 刘再复;;李泽厚哲学体系的门外描述——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J];东吴学术;2010年01期
8 张清民;;三题议论李泽厚[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11期
9 刘再复;;李泽厚哲学体系的门外描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6期
10 刘悦笛;;素描李泽厚[J];文艺争鸣;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克武;;论李泽厚思想的新动向 兼谈近年来对李泽厚思想的讨论[A];《国学论衡》第二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2 罗绂文;;试论李泽厚“天人新义”的理论路径与现实指向[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盛涛;;詹姆逊与李泽厚: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个案比较[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平;;“审美代宗教”说的文化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论文提要[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锫坚;李泽厚:浮生论事[N];经济观察报;2005年
2 刘东超(本报书评人);当李泽厚成为研究对象……[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早报记者 陈良飞;“为什么我们思想界没有李泽厚了”[N];东方早报;2011年
4 许阳;性情中人李泽厚[N];中国包装报;2002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李泽厚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N];文汇报;2010年
6 张明扬;李泽厚再谈思想与学问[N];东方早报;2010年
7 刘悦笛;从“人化”启蒙到“情本”立命:如何盘点李泽厚哲学?[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李泽厚 刘绪源;从“度”到“美”:与李泽厚对话[N];深圳特区报;2012年
9 早报记者 石剑峰;李泽厚伦理课最后探讨何为哲学[N];东方早报;2014年
10 舒平;一代启蒙者的悲剧情结[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耕;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4 钱善刚;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明晓旭;李泽厚90年后学术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刘怡;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3 李倩;简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D];新疆大学;2009年
4 陈霞;李泽厚“情本体”思想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施依秀;李泽厚学术思想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高益刚;论李泽厚“新感性”论的内涵及价值[D];山东大学;2007年
7 吕佳翼;李泽厚历史本体论批判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8 陆肖智;李泽厚后期美学思想的重心转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维;李泽厚“新感性”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10 赵炯俊;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美学思想[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98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