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研究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12-06 14:21

  本文关键词: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研究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份额责任制度 共同危险行为 大规模侵权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生产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性产品出现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工厂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人们的生活得以丰富的同时,大规模产品侵权和环境污染案件也越来越多。在这类侵权案件中潜在的侵权行为人和受害人都人数众多,受害者往往由于客观原因难以确定具体的施害人,而我国对于这类案件缺少相关理论和法律规定,因而大量的受害人遭受严重的损害却难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法律救济。在大洋彼岸,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就确立了解决相关侵权案件的制度,即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简单来说,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是指在侵权人较多,受害者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时,法律规定无需原告举证证明具体因果关系,而要求各被告按照各自占据的市场份额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该制度在美国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至今仍存有争议,各州法院对其中的规则选择性的适用或直接拒绝适用。在中国并未有类似制度,本文拟通过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深入研究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并将其引入我国。本文创新点在于研究分析多个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典型案例,总结归纳其特点,并提出引入市场份额责任制度后的具体制度设计。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概念及起源。在该部分,本文借鉴美国《产品责任法(第三次)重述》对市场份额责任的相关规定,并且详细阐述了最初确立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Sindell案的产生背景及理论争议。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在发展完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中部分案例对最初的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具体规则进行解释说明,部分案例对原制度进行重大改造,它们对于我国研究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适用有重大意义。第三部分,主要对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部分规则进行整合归纳。在本部分,笔者试图将分散在各个判例中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具体规则以及对我国吸收借鉴市场份额责任制度有益的部分进行提取和归纳整合。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引入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必要性及存在的争议。引入市场份额责任制度有利于填补立法空白、保护受害人利益、提高行业标准。虽然我国在引入该制度时,存在理论冲突、制度本身缺陷、法律传统相异等阻碍,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阻碍都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规避或者化解。第五部分,主要对我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具体制度设计提出建议。笔者在对美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及需求,对我国市场份额责任制度的具体设计提出实体制度规则、程序制度规则及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71.2;DD912.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靖;试论共同危险行为[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谭群,陈忠文,胡院生;共同危险行为探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张铁薇;;论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责任承担[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雷群安;共同危险行为制度浅论[J];学海;2005年02期

5 张芳;;论共同危险行为的界定[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9期

6 屈庆平;;论共同危险行为中行为人权利的保障[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7 张琼戈;;共同危险行为刍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8 刘溪;;共同危险行为主体及主观构成要素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刘树桥;王呈琛;;论我国共同危险行为立法的完善[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宋国斌;;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及责任探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飞;高腾;;共同危险行为浅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1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何劲松;浅析共同危险行为的法律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谢肇荣 肖丕国;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承担[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骆云桥;“推人下河堤”属于共同危险行为[N];西部法制报;2007年

4 李凤清 吴永波 整理 燕仁;实施共同危险行为应当共同承担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戴小霞;浅谈共同危险行为的归责[N];江苏经济报;2011年

6 王瑛 朱益虎;共同危险行为的构成及举证责任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 程 啸;试论共同危险行为[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张晋邦;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案件初探[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聂宗莲 张水萍;共同危险行为及其责任基础[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顾建兵 张善华;两司机因共同危险行为被判连带赔偿巨额损失[N];人民法院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梅;共同危险行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唐海山;共同危险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世为;论共同危险行为[D];吉林大学;2008年

4 黄蓉;共同危险行为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娟;共同危险行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卫丹;论共同危险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姜昱;共同危险行为法律问题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崔华洁;共同危险行为制度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袁红霞;共同危险行为主体与行为特征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韩雪扬;关于共同危险行为的案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58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58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f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