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17:27

  本文关键词: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庆 高山 生态 扶贫 搬迁


【摘要】:重庆市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其贫困的特殊属性,很多贫困人口分布在高山偏远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比较恶劣,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奏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在结合重庆市实际贫困现状及特殊致贫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受到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指导性文件,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也被列为重庆市22件民生实事之首。但目前,统筹不足导致搬迁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安置效果与农民的期盼有差距,新时期用新理念指导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对重庆市整体脱贫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动因研究,梳理、总结重庆贫困的现状、特点及致贫因素,借用推拉理论来论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提出的合理性。第二部分是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实践及成效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梳理重庆市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的变革,结合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的典型案例,总结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主要举措和对其他地区的有益启示。第三部分是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区域协作机制及投融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扶贫搬迁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问题,表现为农民搬迁意愿没有被充分激发,统筹不足带来搬迁及安置过程中的问题,例如存在“搬富不搬穷”的问题、搬迁后存在个别返贫和返迁问题等,安置效果与农民期盼有差距。第四部分是新时期进一步推进重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的对策建议研究,结合重庆实际市情,提出了五点对策:对策一:以创新理念完善相关机制,形成高效执行力。完善、改革土地的使用及管理制度、搬迁对象的识别机制、组织领导机制及相关财税体制,为政策顺利推行打牢组织制度基础。对策二:以绿色理念倒闭发展方式转型,形成永续内生动力。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对策三:以开放理念激发群众搬迁意愿,形成适宜向心力。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拓展致富门路,让搬迁群众愿意搬,并且搬出后能稳得住。对策四:以共享理念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外部助推力。重视科技扶贫,引导社会力量主动参与,为当地的发展注入新动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3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京学,胡渊;简论研究生学位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李艳梅;;关于法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的思考——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的教学实践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05期

3 王科;;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焦小琴;;研究生学位论文目录[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6年02期

5 叶元生;;研究生学位论文目录[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6年01期

6 ;1998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J];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03期

7 王莹;试谈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权的保护问题[J];河北科技图苑;2004年03期

8 曹玲;;浅谈研究生学风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李红梅;研究生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10 刘根菊;;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性”之探究——以刑事诉讼法学论文为视阈[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黎娟;秦荣;;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2 龚乐年;;刍议影响研究生业务培养质量的几个原因[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严莉莉 陈博;12道“金牌”倒逼研究生写好论文[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方延明;新世纪我们怎样培养研究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版编辑邋陶雷 韩仁武 范吉昌;质量在“较真”中提升[N];解放军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兰;研究生学位论文“打假”的法律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5 李世彬 苏继红;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杨茗;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N];光明日报;2006年

7 文永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三方受益[N];科技日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郑水平;曙光油区建成首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记者 宋全政;山东建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吴佳s,

本文编号:1267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67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