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07:16
本文关键词: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研究
【摘要】:小额诉讼程序作为新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中重要修订部分,缘起于21世纪初我国各地法院开展的民事速裁审判实践,其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化的诉讼程序制度,舒缓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在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基础上,有效运用诉讼程序提高诉讼效率,实现诉讼效益化。但在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推进过程中,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率远远低于实际预期,反而选择适用率较之前民事速裁阶段大幅下降;符合小额诉讼适用条件的当事人在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利益时,并未优先选择适用这一快捷高效的诉讼程序。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案件类型、受理规则以及审理规则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完善。但仍未有效解决其在实践中适用率低、程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并未对小额诉讼的救济机制进行针对性的规定和解释,缺少多元化的救济机制必然不会激发民众主动选择高效而便捷程序维权的欲望,以至于司法实践中小额诉讼程序选择适用收效甚微。因此,笔者立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小额诉讼救济机制的立法经验和实践,结合司法实践和学界现有理论观点,以期突破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的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相应的立法建议。本文共分四章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章下设节。各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的法理分析,分为三节,主要从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的法律内涵、理论基础及其完善必要性角度进行深入阐释。通过分析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的法律概念及其与相关救济机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小额诉讼救济机制作出系统性分析。深入探究其设立的理论基础及其存在的必要性,是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在立法和实践中得以有效运用的基础。论述其完善的必要性,有助于我们寻求该项救济机制在当事人利益和诉讼效率的平衡点。第二章对小额诉讼救济机制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予以深入探讨,分为两节,本章从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角度出发,针对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较低的现状,挖掘现阶段其在我国实践中救济制度单一、规定不明确的具体成因。同时从小额诉讼程序救济难以发挥作用入手,通过分析归纳小额诉讼救济机制不完备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以期为日后建立健全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提出可行性的指导和建议。第三章着重探讨代表性国家或地区的小额诉讼救济机制的比较研究,分为四节,比较评析了以美国为首的英美法系国家的动议救济模式,邻国大陆法系日本的裁判异议救济模式,韩国的双重救济以及建议履行制度的救济模式,以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特殊上诉救济模式及其司法实践,为后文完善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提供有益经验与借鉴。第四章则为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的合理构建,分为五节,本章从完善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的整体构想、裁判异议、再审程序、有限的上诉程序、纠纷化解途径等角度出发,侧重具体程序构建和途径选择。立足救济机制整体构建视角,为我国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提出合理化和可行性建议,以期健全和优化小额诉讼程序救济机制,从而为司法审判实践有所助益。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娜;董国经;;民间借贷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2 张卫平;;转型时期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任务与重心[J];北方法学;2016年06期
3 张卫平;曹云吉;Zheng Xueying;;2015年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综述(英文)[J];China Legal Science;2016年05期
4 王福华;;电子法院:由内部到外部的构建[J];当代法学;2016年05期
5 冀鹏飞;;我国小额诉讼社会困境破解[J];人民论坛;2016年20期
6 张卫平;;诉讼体制或模式转型的现实与前景分析[J];当代法学;2016年03期
7 张卫平;;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J];法商研究;2016年02期
8 陆俊芳;牛佳雯;熊要先;;我国小额诉讼制度运行的困境与出路——以北京市基层法院的审判实践为蓝本[J];法律适用;2016年03期
9 王福华;;小额诉讼与福利制度[J];中外法学;2016年01期
10 陈娟;;小额诉讼程序制度反思与完善[J];人民论坛;2016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敏;王亚明;;小额诉讼程序的路径比较与探索[N];人民法院报;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四海;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救济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84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8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