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动态描述逻辑的民族文化资源知识表示形式化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时序动态描述逻辑的民族文化资源知识表示形式化模型研究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文化资源 DDL CTL Tableau算法
【摘要】:描述逻辑(Description Logics,DLs)是以对象为中心的形式化语言工具,用来对知识进行表示,它延续了 KL-ONE的重要理念,是一阶谓词逻辑的一个可判定子集。近年来,描述逻辑以其强大的知识表达能力和完备的推理机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描述逻辑最开始是用在静态领域知识的处理,不能对动态知识进行表示使得它的运用范围相对局限,并且也存在少许弊端,对时间和动作的描述能力较差,为了达到对动态领域知识应用的目的,通常利用相应的模态算子来对其进行扩展,包括动态性、时序性和模糊性等三方面的扩展,基于描述逻辑的各种扩展形式陆续成为知识表示与推理的研究热门。民族文化资源知识中,大部分的知识都具有动态性和时间属性,通过对基本描述逻辑的分析可知,传统的描述逻辑对动态的民族文化资源知识缺乏表达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基本描述逻辑ALC为基础,增添动作算子和时序算子进行扩展,以此来描述随着时间进行变化的民族文化资源知识,提出基于时序动态描述逻辑CTL-DDLALC的民族文化资源的知识形式化表示方法,对民族文化资源推理过程中需要的知识、规则等进行统一的、标准化表示,以保证民族文化资源知识的表示与推理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民族文化资源领域知识,对基本描述逻辑ALC进行扩展,增添8个模态算子,其中包括4个动作算子:;(Sequence,顺序)、∪(Choice,选择)、*(Iteration,迭代)、?(Test,测试),4个时序算子:O(Next,下一时刻)、◇(Frequently,某一时刻)、□(Always,所有时刻)、U(Until,直到)以及2个路径量词:A(All the Path,全路径)、E(Exist a Path,存在路径),提出时序动态描述逻辑CTL-DDLALC形式化系统,对CTL-DDLALC的语法和语义进行定义,并构建相应的知识库,使民族文化资源知识的描述具有动态性和时态性。(2)对CTL-DDLALC的推理问题进行研究,构建相应的Tableau算法规则,并证明所提出的Tableau算法的正确性,包括可终止性、可满足性,以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知识推理。(3)对民族文化资源领域知识进行分析,利用所提出的CTL-DDLALC形式化系统对民族文化资源知识进行描述和推理验证,包括动态性验证和时态性验证。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18;C9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云鹏,王国付;楚雄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保护问题刍议[J];创造;2001年07期
2 白音查干;应注重用蒙古族专家开发本民族文化资源[J];内蒙古宣传;2002年10期
3 李麟;吉鑫:文化创新与核心竞争力[J];创造;2004年01期
4 戴宗品;论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J];创造;2005年01期
5 王怀东;;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J];学习月刊;2010年05期
6 潘怿晗;;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生态民族学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刘家志,朱海林;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与产业化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1年05期
8 于欣莉;;努力坚持继承基础上的创新[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7年07期
9 黄彩文;梁锐;;布朗族民族文化资源信息化初探[J];民族学刊;2014年01期
10 何生华;黔东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理论与当代;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田毅然;;发掘民族文化资源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王安寿;;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3 伍强力;;黔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定位[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周明钧;;构筑“北部湾牌” 融入“主旋律圈”——“防城港市边海民族文化示范带”开发设想[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施维达;;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洪波;;在社会变迁中探求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传承创新之路——以大理州巍山县为例[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家胜;;浅谈加强民族地区廉政文化建设[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8 段超;;略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生态的保护[A];生态环境与民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思明;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N];开封日报;2011年
2 苏振锋;科学开发民族文化资源[N];青海日报;2012年
3 张 楠 本报记者 王森林;将民族文化资源转为产业优势[N];中国企业报;2005年
4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秦桂珍;开发民族文化资源 建设民族文化强市[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唐大万;以民族文化资源推动凉山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5年
6 张景梅;保护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李强;用市场激活民族文化资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宋生贵;开掘民族文化资源追求民族艺术创新[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9 本报记者 毛俊玉;民族文化资源应重回社会[N];中国文化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黄芳 实习生 易凌雁;齐心协力搞好文化广电工作[N];凉山日报(汉);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亚南;基于时序动态描述逻辑的民族文化资源知识表示形式化模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成;黔南州民族文化资源在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3 杜智贤;吐鲁番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4 汪柯妤;文化产业发展中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大理学院;2014年
5 王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研究[D];云南大学;2014年
6 张君正;论龙井市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延边大学;2013年
7 覃君英;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许传芳;田阳敢壮山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9 刘丽君;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产权的利益分享[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徐榕t,
本文编号:1333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33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