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歧视问题研究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歧视 机会歧视 待遇歧视 保障歧视
【摘要】:本文主要是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这一整体社会背景,运用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工具,分别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待遇、就业机会和就业保障这三个方面来研究他们在城市中所遭遇到的就业歧视现象。与以往研究有所差别的是,本文不仅对就业歧视现象本身的描述和量化的统计,而且试图通过一种演进的视角,来探究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背后制度和非制度的根源。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机会歧视政策研究中发现,政府制定的对农民工带有歧视性用工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当地劳动力的就业,主要还是为了防止城市下岗职工和本地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减少。论文通过引入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工的工资指数主要是将他们的收入进行测算比较,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待遇和城市工有很大的差距。对郑州市和洛阳市两地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学历职业技能和户籍所在地登记情况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薪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就业保障方面普遍遭受歧视的现状,论文主要采用数据交叉分析的方法,以新生代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入手,调查他们从事各个工作岗位签定劳务合同签订的状况,分析表明,农民工流动性大、经常转换工作的特性,使得他们无法累计缴纳满额社保金。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歧视的研究发现,提升自身人力资本和弥补相关制度法规的不足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歧视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具体实施可分为:第一,从制度改革方面入手,让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和城市工群体有公平相同的就业待遇与同等就业机会;第二,建设更加完善的就业法律体系与维权体系,加快反就业歧视法的落地和实施;第三,给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技能培训机会,以便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自身人力资本竞争水平;最后,发展更加完善一致的就业保障战略,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纳入统筹统区域的系统之中。当然,要完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就业歧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包括制定出相关合理的就业政策和全社会大众在内的自身的不懈努力。
[Abstract]:This paper i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new town based on the "people-oriented", using soc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ols,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benefit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employment security of the three aspects to study what they encounter in the city respectively. What'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studies is that this paper not only describes and quantifies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phenomenon itself, but also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the system and non system behind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rough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In the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discrimination polic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t is found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government's discriminatory employment system for migrant workers is to protect the employment of local labor force, mainl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laid-off workers and local workers from reduc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By introduc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urban workers' wage index, the paper calculates and compares their incomes, and finds that there is a big gap between the treatment of new generation migrant workers and urban workers. The sampling survey data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Zhengzhou and Luoyang indicate that the registration of education, occupation skills and residence registration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wages and salari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employment security generally suffer discrimination, the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cross data analysis, with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engaged in the occup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they are engaged in various jobs signed a labor contract,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bility of migrant workers, often change jobs, so they can't the cumulative pay full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t is found that improving their human capital and making up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irst, starting from the reform of the system, so tha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city workers have the same fair treatment of employment and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second, the construction of employment law system more perfect and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 to speed up the la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ti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law; third, for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provide more education and skills training opportun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work ability and their own human capital level of competition;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perfect consistent employment security strategy,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to the unified regional. Of cours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not achieved overnight. It needs to work out a reasonable employment policy and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of the whole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412.6;C91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福莉;;如何看待当前出现的“新生代农民工”问题[J];求知;2006年11期
2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3 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2期
4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5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7 蔡亚林;赵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经济;2007年08期
8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年03期
9 李建荣;;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J];兵团工运;2007年08期
10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朱广琴;社会保障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马红玉;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7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9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10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业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3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343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34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