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论中南半岛地缘战略区位的主体间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7 01:59

  本文关键词: 主体间性 地缘战略 地缘战略区位 中南半岛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由于大国不断的更换地缘战略楔子,中南半岛及中南半岛各国在大国之间的几轮地缘战略角逐中,虽然绝对地理位置没有改变,但其地缘战略区位价值却几经变换。近年来,随着日本“北进南下”、印度“东进”、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美国“重返亚太”及“亚太再平衡”等地缘战略在中南半岛的交叠实施,大国在中南半岛地区的博弈更加剧烈,中南半岛地缘战略区位价值受大国战略影响越发突显。因而,引发了更多国内外学者对其地缘战略区位价值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海权论、陆权论、边缘地带论、门户论、大棋局等地缘战略理论分析,得出不同地缘战略理论强调了不同的地缘战略区位,同时由于地缘战略本身具有主体间性,而区位则隶属于地缘战略,进而推导出地缘战略区位具有主体间性的结论。并以中南半岛为例,通过考察分析二战时期、冷战早期、冷战中后期、冷战后期及当代大国战略影响下的中南半岛地缘战略区位演变情况,解释了为何在大国博弈下中南半岛及中南半岛各国的绝对地理位置没有改变,但其地缘战略区位的相对位置却发生了变化,从而进一步论证地缘战略区位具有主体间性。最后从主体间性角度展望未来我国所要面对的中南半岛地缘环境,并就我国未来对中南半岛的地缘战略抉择提出建议。
[Abstract]:Due to the constant change of geo-strategic wedge among the major powers, the countries of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have changed several times in their geostrategic values in the several rounds of geo-strategic competitions between the great powers, although the absolute geographical position has not changed, but the value of their geostrategic location has changed several tim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overlapping implementation of such geo-strategies as Japan's "northward south", India "eastward", China's co-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the United States "returning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i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the game between major powers in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has become more intense. The geostrategic location value of Indochina Peninsula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by the influence of great power strategy.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ts geo-strategic location valu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ea power theory, the land power theory, the marginal zone theory, the portal theory, and so 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o-strategic theories such as big chess game, it is concluded that different geostrategic theories emphasize different geo-strategic lo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geo-strategy itself has inter-subjectivity, and location belongs to geo-strategy. Then the conclusion that geo-strategic location has inter-subjectivity is deduced. Taking Indochina Peninsula as an example,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eriod of World War II, the early Cold War, the middle and late Cold War, The evolution of geostrategic location in Indochina Peninsula in the late Cold War period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emporary great power strategy explains why the absolut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Indochina Peninsula and Indochina Peninsula countries has not changed under the big power game. However,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geo-strategic location has changed, which further proves that geo-strategic location has inter-subjectivity.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author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geoenvironment of Indochina Peninsula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geostrategic choice of Indochina Peninsula.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81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广中;地缘战略规律试论[J];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2 王朝华;20世纪世界地缘战略格局的历史回顾[J];国防科技;2001年02期

3 王朝华;21世纪地缘战略格局展望[J];国防科技;2001年03期

4 何道隆;论印度“地缘战略国”的地位与作用[J];南亚研究季刊;2002年03期

5 寇立研;;近观美国地缘战略走势[J];现代军事;2003年05期

6 林利民;当前世界地缘战略态势及其前景[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1期

7 林利民;“9·11”以来美国地缘战略的调整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05期

8 乌尔丽克·居罗特,安德烈亚·维特,刘可扬;欧洲的新地缘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06期

9 李靖X ,刘立群;新地缘战略背景下的欧美关系[J];欧洲研究;2005年04期

10 陈向阳;亚太地缘战略新态势与中国安全[J];太平洋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缉思;;“西进”,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2 张国良;;从朝鲜战争看美国欧亚大陆地缘战略[A];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3 徐勇;;钓鱼岛:东亚历史与地缘战略关系再探讨[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4 刘将;周宁;;当代心理学的主体间性转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成龙;;李大钊主体间性思想探析[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8 倪睿;李养龙;;从主体间性谈《沉没之鱼》之译写[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樊婷婷;;进入主体间性——图书馆服务人员与读者[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易鹏;;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听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变迁”负责人、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地缘战略地位的历史变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马荣升;中国地缘战略:陆海统筹实力制衡[N];中国国防报;2013年

3 王湘穗;中国地缘战略:推进东亚整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4 记者 尚文超;北极地区成为全球地缘战略竞争新热点[N];光明日报;2014年

5 记者 陈晓晨 实习记者 孙文竹;美国对亚洲军售:利益集团与地缘战略的混血儿[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6 香港《亚洲时报》 本报特约编译 郭宣;不同地缘战略目标汇聚老挝[N];世界报;2010年

7 高华;欧洲地缘战略结构变化及对我国安全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8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张骁虎;东北亚无法建立均势格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李娜;美国将非洲变成地缘战略不动产[N];中国矿业报;2004年

10 于山娟;美国真的衰落了吗?[N];国防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伟;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缘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曲恩道;美国奥巴马政府南海地缘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刘丹;当代俄罗斯黑海地缘战略环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4 鞠海龙;中国走向海洋“双区双点”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丁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尹航;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在月;论中南半岛地缘战略区位的主体间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志财;崛起视角下中国的地缘环境及地缘战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安勇;中国现实地缘战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4 郭明辉;中国在中亚的地缘战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5 邱佳珩;奥巴马政府对华地缘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任鹏;"东突"恐怖主义与我国地缘战略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任双平;印度的中亚地缘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戴鹏;中国周边地缘战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9 何火萍;冷战后中日两国东南亚地缘战略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迟殿堂;21世纪前期中国周边地缘战略重点初探[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16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516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