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研究
本文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切入点:传播过程 出处:《安徽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是指通过有效的传播工作,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使人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心"。就国内来看,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讲道德、遵道德和守道德的社会氛围,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激励作用;同时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坚定理想信念,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思想动力。就国外环境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环境日益复杂,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强势话语权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特别是普世价值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抵御西方强势话语霸权,有效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必须要守护好并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更好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必要对以往的传播思想进行挖掘,进行借鉴以此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机制。虽然以往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概念,但在他们的著作和相关论述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开辟了多种传播方式、并且把受众分为不同群体依次推进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而重视发挥党员干部作为传播者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且关注受众存在差异性,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等构成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思想;紧接着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时期,根据新形势下的任务,继续推进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工作,主要从加强传播者队伍的建设、创新内容的表现形式、研究受众的心理和层次性三个方面入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时期,他提出要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为要以在当时特定时机出现的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孕育传播内容,并且开创了在新时期下的传播载体;最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时期,运用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再次抓好四大重点受众群体。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着丰富的思想,有利于我们在当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机制。而为了实现有效的传播,必须要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依然很复杂,从面临的问题来说,主要有:首先是传播者的"阵地意识不强"问题,表现在传播者的观念偏差和个人素质较差。其次,传播方式的使用不够丰富,在当前传播中方式的运用依旧较为单一,并且以理论灌输为主。最后是对受众因素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没有分析受众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没有切实深入到受众的生活中去等。从面临的挑战来说:大众文化的兴起、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更加复杂、以及核心价值观的边缘化趋势、西方价值观的输入等,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在明确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传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之后,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来构建有效的传播机制,主要从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入手。第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传播者的综合素质。传播者的素质和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传播的效果,因此必须将他作为前提条件。第二,要加工和制作传播内容,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传播内容是整个传播过程的核心,通过以故事为载体、以先进典型为载体等方式创新其表现形式。第三,传播方式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环节,要从新媒体资源的运用入手,建设以网站平台为主的新媒体传播阵地,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媒体产品,以此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第四,受众是整个传播过程的关键环节,因此需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区分受众的层次性,分析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三大重点群体,有针对性的推进传播工作。第五,传播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即是要对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选择样本、明确评价指标的层级和明确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三个步骤,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翡;论新型价值观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年Z3期
2 李国征;;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也应与时俱进[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5期
3 郭莉;刘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辨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高清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观教育[J];才智;2009年18期
5 张丽桃;李国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深层解读[J];经营管理者;2010年08期
6 周笑梅;;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少数民族价值观传承[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李义丰;;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思考[J];传承;2010年33期
8 侯丹娟;;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多维度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2期
9 刘晓钟;;中国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的特征与内涵[J];江南论坛;2011年06期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笔谈)[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英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前提、意蕴和方法论原则[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2 孙建波;;经济选择中的文化价值观:概念与结构[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13亿人的“中国梦”[A];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历程与经验——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党史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4 唐志龙;;略论我国当代价值观的冲突及调适[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佳;;少数民族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中之;;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7 周晓庄;;价值观体系与制度创新[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徐正初;张万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教育[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吴海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10 翁旭红;;在校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通大学 蔡陈聪;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N];南通日报;2011年
2 当雄县委宣传部 元旦次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N];西藏日报(汉);2013年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韩美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解读[N];光明日报;2013年
4 记者 刘晓雨 孟禹汐 杨越昆;总局部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N];北大荒日报;2014年
5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感召力[N];人民政协报;2014年
6 谭振宇;构建先进的价值观体系[N];南方日报;2005年
7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袁晓明;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需文化与传统滋养[N];东方早报;2007年
8 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7年
9 仪征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局长 经理 王秀华;“学、思、悟、行”相结合 践行行业共同价值观[N];江苏经济报;2007年
10 记者 叶辉;杭州探索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新途径[N];光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谭向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社会生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2 李晋;价值观对个人环境与员工态度间关系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曾,
本文编号:1576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576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