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7 06:23

  本文选题:诚信 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选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这一内容作为契合点,探讨诚信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诚信道德之间的理论联系以及通过中华传统诚信美德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原则和途径。本文分为四章:绪论介绍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综述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诚信思想的研究成果,说明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形成依据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进行系统的概述,阐明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的形成依据、总体规定以及存在逻辑。第二章对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析,展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的“诚信”思想的内涵及其民族根基,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不同层面阐述了诚信的作用及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对传统诚信的作用机制的超越。第三章立足于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思想,主要是从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内容应该遵循的原则与滋养途径来进行阐述。
[Abstract]:This paper chooses the content of "honesty and credit" in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s the fitting poi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honesty and credit to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of good faith, and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values of honesty and credit of socialism through the virt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honesty and credit.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Chapter: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reas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nd the good faith though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The first chapter gives 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socialist values of honesty and credi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and clarifies the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values of honesty and credit of socialism.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ist values of honesty and credit and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China, and show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national foundation of the thought of "honesty" a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From the country, The function of honesty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socialist values of honesty to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honesty are expounded from different aspects of society and individual. Chapter three is based on the honesty thought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Mainly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virtues nouris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integrity conten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and nourishing ways to elaborate.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忠强;“诚信档案”值得关注[J];检察风云;2005年11期

2 胡章记;铸造诚信人格 构建和谐校园[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胡章记;;铸造诚信人格当从教育入手[J];当代广西;2005年19期

4 李敏玲;;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法律问题[J];兰台世界;2007年09期

5 王贵竹;;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6 谷萍;杨婵;;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若干问题探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2期

7 李忠晓;;构建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19期

8 晓懂;助学贷款:考验大学生诚信[J];时代潮;2003年18期

9 陈正元;论高校诚信教育的现代价值[J];唯实;2002年10期

10 肖万春;论诚信经济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福利;;县域诚信档案工作之我见[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2 何智慧;;论大学生诚信及诚信档案[A];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档案学理论与实践[C];2007年

3 陈国敏;;远程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对策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小杰;;浅谈诚信档案[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5 胡章记;;以诚信教育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创辉煌——中国创新成果与学术精典[C];2011年

6 杜乐清;;浅谈诚信体系建设与事故预防[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冬岩;;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马国垒;;诚信在高校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琳;;试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国;;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A];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鸡泽县地税局;诚信档案[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2 范巧丽 丁培良;建立高校诚信档案 构建和谐教育体系[N];中国档案报;2007年

3 陈佼琳;青岛市人才市场助行业建立诚信档案[N];中国人事报;2007年

4 孟桢尧;谁为电信部门建立诚信档案[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张志华;不妨给员工建份诚信档案[N];工人日报;2006年

6 苏龙江;“诚信联盟”更应自身诚信[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胡小建 刘金宝;赣榆县支行建立健全企业诚信档案[N];粮油市场报;2006年

8 沈文敏;上海 为“的哥”建诚信档案[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朱小兵;临海——建立人才诚信档案[N];台州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林亮邋温华特;我市将建立集体土地房屋拆迁服务诚信档案[N];杭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诚信知行的形成机制与教育干预[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恢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詹丽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建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创新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

5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跃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河北大学;2011年

7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佳;多层聚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2年

9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及其当代建构[D];安徽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晶;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年

2 刘玉玮;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工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鑫;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雨露;儒家诚信思想与大学生诚信教育[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5 袁建周;初中生诚信教育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晶百;我国会计诚信体系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7 姜明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资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8 石璐;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诚信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邵慧伶;沈阳高职院校学生诚信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陈冰心;大学生诚信品德培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78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578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