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诉信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本文关键词:涉诉信访制度的困境与出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一、问题的引出涉法涉诉信访的提法由来已久,但直至最近几年,"涉诉信访"一词才被作为一个规范的术语广泛使用。200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在长沙召开全国涉诉信访工作会议,会议上首次提出"涉诉信访"这一概念,用以指称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申诉上访现象。但该次会议并未对涉诉信访进行清晰的界定,目前学术界也是
【作者单位】: 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信访制度;信访部门;涉法涉诉;信访人;群众来信来访;信访形势;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独立;投诉请求;权利救济;
【分类号】:D632.8
【正文快照】: 间题的引出涉法涉诉信访的提法由来已久,但直至最近几年,“涉诉信访”一词才被作为一个规范的术语广泛使用。200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在长沙召开全国涉诉信访工作会议,会议上首次提出“涉诉信访”这一概念,用以指称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申诉上访现象。但该次会议并未对涉诉信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蒋惠岭;论法院的管理职能[J];法律适用;2004年08期
2 肖宏;;中国司法转型期的法院管理转型——兼对司法行政权与司法审判权在法院内部分离管理的论证[J];法律适用;2006年08期
3 邵华;;信访制度变革与弱势群体权利救济[J];河北法学;2007年02期
4 张文国;;试论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其出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6 左卫民,何永军;政法传统与司法理性——以最高法院信访制度为中心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王少南;解析法院管理三论[J];山东审判;2004年01期
8 桑本谦;;法治及其社会资源——兼评苏力“本土资源”说[J];现代法学;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昌海;涉诉信访的困境及其消解[D];苏州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登华;;试论可仲裁范围的限与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亚明;;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纠纷解决机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杨慧;;论消费争议解决途径的障碍及疏通[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刘艳芳;;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黄彬;胡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国家法与苗族习惯法冲突解决机制透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6 张居盛;彭泽虎;;新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7 杨成;邵毅超;;美国ADR对我国农村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借鉴[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8 胡勇;;农村土地纠纷化解的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陆在春;;我国教育仲裁制度的重构与完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戴斌;吴雪峰;;论我国多元化医疗纠纷解决机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本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个案研究:“钓鱼执法”与“后钓鱼时代”的执法困境[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效率与保障:调解机制如何在我国民事争议解决中发挥作用[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谢桦;;论中国医疗纠纷ADR解决机制的建构[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5 张锐智;;论我国传统法文化在健全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姜德锋;;新闻报道 也应强调“程序正义”[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谢伟;;论法治语境下解决涉法涉诉环境信访的理念[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兰;;环境纠纷ADR解决机制视野下的环境信访制度价值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培杰;;论民间调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江涛;民事诉讼效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易儒;林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3 谢华;关于构建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相关理论问题之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白璐;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行政法思考[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孟兆芳;以人为本视角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谅;调裁制度的发展与理论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郭露璐;论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熊亚娜;劳动争议诉前调解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宗智;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0年01期
2 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J];比较法研究;2003年02期
3 桑本谦;;“秋菊的困惑”:一个巧妙的修辞[J];博览群书;2005年12期
4 马继超;试论信访临界理论及其价值评估[J];长白学刊;2000年06期
5 卢学英;;信访制度之进退——对信访机构功能定位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6年03期
6 孙业群;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研究[J];中国司法;2004年07期
7 周作翰;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的信访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8 王学军;中国信访体制的功能、问题和改革思路[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9 ;关于法官委员会的构建[J];法律适用;2004年08期
10 陶蛟龙;陈键;;信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兼谈建立涉诉上访经常性工作机制的思路和体系[J];法律适用;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淼 特邀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于建嵘研究员;[N];中国改革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礼光;行政信访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郝凯广;信访制度的法社会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晓阳;;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0年06期
2 邵燕祥;;信访制度存废议[J];炎黄春秋;2011年06期
3 ;【前言】 历史上的信访制度[J];法治与社会;2010年02期
4 吴秋林;;我国古代信访制度的启示[J];江淮法治;2010年07期
5 曾德贤;何伟军;;构建信访现实与信访制度的对接机制——关于当前湖北省部分地区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下篇)[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年05期
6 洪茵茵;;关于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7 王玲蔚;孙皎皎;;论信访受理人在改革和完善信访制度中的作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丁同民;;化解非制度化信访的路径探析[J];红旗文稿;2010年12期
9 刘丽;陈邕凌;;走出信访制度的困境[J];行政与法;2006年01期
10 杨子云;;基层信访干部三问现行信访制度——某县级市信访局副局长访谈实录[J];法律与生活;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文利;;信访制度的定性分析和机构设置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连江;;信访制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3 李娜;;党群关系视阈下的信访制度[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杜楠;;浅析现阶段信访制度的完善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5 麻新平;;董必武人民司法观与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6 肖萍;;信访制度的价值及其实现[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唐丽萍;黄德良;;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合理定位及制度创新[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8 马小红;彭奕菲;;略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与我国信访制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9 陈丰;;路径依赖理论与信访制度变迁[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10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报特约评论员 于建嵘;信访制度改革需要新思维[N];南方日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 肖擎;设法解开信访的深层困局[N];长江日报;2010年
3 游劝荣;严守信访制度的法治底线[N];学习时报;2010年
4 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王旭军 马鑫泉;古代信访的法文化渊源及其启示[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傅国涌;也说信访制度改革[N];南方周末;2004年
6 李志勇;信访举报工作当力求实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7 茹继田;改革信访制度的设想[N];南方周末;2004年
8 刘武俊;构建和谐社会呼唤信访制度创新[N];中国社会报;2004年
9 刘武俊;信访制度改革不宜缓行[N];中国商报;2004年
10 东民 王星;百姓呼吁改进信访制度[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悦良;信访制度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马艳朝;信访违规行为的惩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5 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健;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王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文祥;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勇;谈现行信访制度的改革[D];山东大学;2010年
2 许英姿;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信访制度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沙其拉;我国信访制度的法律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尹达;论信访制度的功能、挑战及思考[D];复旦大学;2010年
5 付新红;党的信访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丁,
本文编号:263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6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