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9 22:05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价值与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3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启动为期一年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逐步在全党范围内展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问题再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进行整体研究,群众路线的形成基础、新时期群众路线的重要价值、新时期群众路线的严峻挑战,最终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提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路径。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正确道路。群众路线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历史,群众路线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根基,探究群众路线的形成基础,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群众路线,更加客观地评价群众路线,更加深入地贯彻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进入新时期,我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正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的历史节点,群众路线是否还具有重要的价值?答案是肯定的。群众路线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根本道路、正确途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充分肯定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才能更好地坚持与贯彻群众路线。 新时期,随着改革逐步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随之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问题、新矛盾,民主政治的新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党的自身问题等都对群众路线的贯彻实施构成了严峻挑战,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遭遇挫折,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我们必须正视问题,不逃避不无视,分析新时期的哪些因素对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构成挑战,我们必须正面挑战,不胆怯不退缩。 在分析新时期群众路线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探究这些挑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的自身情况,为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探索切实可行的科学路径,确保群众路线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群众路线的应有作用,进而朝着改革深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 群众路线 价值 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25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导论9-12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三、研究方法10
  • 四、研究现状10-12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基础与历史演进12-17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12-13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12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12-13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现实基础13-15
  • 一、革命时期需要群众路线实现胜利13-14
  • 二、建设时期需要群众路线取得成绩14
  • 三、改革时期需要群众路线谋求发展14-15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15-17
  • 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提出15
  • 二、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15-16
  • 三、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发展16-17
  • 第二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价值17-23
  • 第一节 贯彻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题中之义17-18
  • 一、群众路线有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水平17-18
  • 二、群众路线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18
  • 三、群众路线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18
  • 第二节 贯彻群众路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18-20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问需于民19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必须问计于民19-20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必须由民共享20
  • 第三节 贯彻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20-23
  • 一、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统一思想认识21
  • 二、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激发精神动力21-22
  • 三、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现实途径22-23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问题与困境23-32
  • 第一节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中的新问题23-25
  • 一、群众参政意识的增强对群众路线的挑战23-24
  • 二、党群干群关系的转变对群众路线的挑战24
  • 三、大量民间组织涌现对群众路线的挑战24-25
  • 第二节 社会阶层分化对群众路线的挑战25-26
  • 一、社会阶层分化导致执政基础流失25-26
  • 二、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会思想多元26
  • 三、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凸显26
  • 第三节 部分党员干部不达标对群众路线的挑战26-28
  • 一、群众观念淡漠导致服务意识淡化27
  • 二、贪污腐败频发造成党的形象受损27-28
  • 三、执政能力不足造成群众路线受挫28
  • 第四节 制度建设不足对群众路线的挑战28-30
  • 一、困难群众的扶持缺乏长效机制28-29
  • 二、群众观的学习教育缺乏有效机制29
  • 三、群众路线的贯彻缺乏监督机制29-30
  • 第五节 民生工程建设的缓慢推进30-32
  • 一、教育公平任重道远30
  • 二、住房价格久控不降30-31
  • 三、医疗卫生矛盾重重31
  • 四、就业压力逐年递增31-32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途径32-40
  • 第一节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是基础32-34
  • 一、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32
  • 二、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32-33
  • 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33
  • 四、加强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33-34
  • 第二节 整合群众利益、凝聚群众共识是重点34-36
  • 一、中国共产党应是群众利益的代表者34-35
  • 二、中国共产党应做群众利益的整合者35
  • 三、中国共产党应为群众共识的凝聚者35-36
  • 第三节 丰富党群互动形式是关键36-37
  • 一、实地调研,掌握真实社情民意36
  • 二、与时俱进,开辟网上群众路线36-37
  • 三、民主决策,群众参与决策过程37
  • 第四节 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是保障37-40
  • 一、群众观的学习教育机制建设38
  • 二、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建设38
  • 三、困难群众的扶持机制建设38-39
  • 四、群众监督机制建设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家庆;;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4期

2 王太华;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J];党建研究;2001年06期

3 沈谦芳;;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2期

4 柳建辉;邓小平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思想贡献[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4期

5 孙存良;倪进;;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与政治参与[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6 晓静;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学习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有关论述[J];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06期

7 刘建虎;;依靠群众: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措施[J];福州党校学报;2013年03期

8 赵湘芝;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J];湖湘论坛;2004年01期

9 齐卫平;;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接受群众监督[J];理论探索;2012年03期

10 杨爱杰;;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与执政党利益整合的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的价值与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75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d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