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群众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4:16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的群众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一直以来把群众观点当做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政治观点。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大力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践行群众观,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巨大变化下,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党执政兴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分析了现阶段社会反映强烈的党内一些干部脱离群众、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突出问题,并采取了群众观点教育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活动。党风政风为之焕然一新,党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党心民心得到进一步的凝聚。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习近平的群众观。首先是习近平群众观的形成,习近平的群众观主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此外还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本思想,另外还分析论述了习近平群众观的形成过程;其次,论文重点论述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及实践,包括强力反腐、严肃党风党纪、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整改落实四个方面。最后,论文根据习近平带领广大党员和党员干部在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反腐败等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总结了习近平群众观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习近平 群众观 群众路线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一、研究背景8-9
- (一)历史背景8
- (二)时代背景8-9
- 二、研究意义9-10
- (一)理论意义9-10
- (二)实际意义10
- 三、研究现状10-12
- 第二章 习近平群众观的思想渊源与形成过程12-24
- 一、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12-15
- (一)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13
- (二)群众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13-14
- (三)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4-15
- 二、对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群众观的继承15-19
- (一)毛泽东的群众观15-17
- (二)邓小平的群众观17-18
- (三)江泽民的群众观18
- (四)胡锦涛的群众观18-19
- 三、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19-21
- (一)民为邦本19
- (二)政得其民19-20
- (三)治国先治吏20
- (四)正己修身20-21
- 四、习近平群众观的形成过程21-24
- (一)在农村基层工作,认识群众,团结群众,群众观初步建立21-22
- (二)在各级领导机关工作,为民谋利,深得民心,群众观得以形成22-24
- 第三章 习近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及实践24-37
- 一、反腐倡廉——取信于民24-27
- (一)强推反腐斗争25-26
- (二)反腐效果显著26-27
- 二、严肃党风党纪——立信于民27-31
- (一)推出八项规定28-29
- (二)提升党员干部自身素质29
- (三)提出“三严三实”要求29-30
- (四)领导榜样示范30-31
- 三、密切党群关系——亲近于民31-33
- (一)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32
- (二)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32-33
- 四、整改落实——利惠于民33-37
- (一)整改落实严格要求34-35
- (二)整改落实实际成效35-37
- 第四章 习近平群众观的实践效果37-41
- 一、消除腐败思想,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37-38
- 二、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38-41
- 结论41-42
- 致谢42-43
- 参考文献43-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开洪;;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群众观教育策略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年12期
本文关键词:习近平的群众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6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7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