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理论、实践和制度的全面创新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入手,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以及新的实践和发展,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习近平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表讲话时提到了重读毛泽东经典名篇的重要性。《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的两个最为著名的哲学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实践论》和《矛盾论》诞生于现代中国革命进程当中,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又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华。《实践论》从思想承继发展到文本生成传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借鉴和吸收,能够推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健全、丰富和发展。追溯《实践论》思想源流。中国早期共产党人、"湖湘文化"中的知行观和面临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思考,都对毛泽东论知和行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思想源流。例如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人具有丰富的理论工作经验,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几位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身份和立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述和实践,并依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毛泽东青年时期对"湖湘文化"的吸收与继承,为后来形成《实践论》中的"知行合一"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在思考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和我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梳理《实践论》文本生成过程与版本考证。《实践论》写于20世纪30年代,正式出版于50年代,由于历史条件有限等原因,这部经典著作的文本生成与出版修订经历了漫长过程。文本生成之前,毛泽东坚持学习和研读马列著作,目的就是解决和处理中国革命面对的现实问题,再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之后,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加以总结和提炼。《实践论》问世后,在国内外出版流传了诸多版本,以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健全和丰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探究《实践论》作为经典哲学著作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实践论》在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进程采取了层层递进的三种方式,即党政干群集中学习、党内向党外覆盖传播和通过新闻媒介传播。其一,通过学习小组、干部教育等方式有效的实现了从学习理论到运用理论的维度转化;其二,通过由党内到党外这样立足于大众化的传播方式,丰富了经典文本的多层化传播路径,有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创新性;其三,通过媒体媒介的宣传教育,实现了理论学习热潮的良性互动。总结《实践论》在传播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基于当时历史背景、文献传播效果,结合当今时代发展进行分析《实践论》传播如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有哪些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A8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1. 研究的理论意义
2. 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核心概念界定
1.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实践"的界定
2. 中国古代"行"的涵义
3. 毛泽东对"实践"的界定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六)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 论文的创新
2. 论文的不足
一、思想之源:《实践论》思想溯源
(一) 青年毛泽东对"湖湘文化"的吸收与承继
1. 程朱理学知行观之延续
2. 《讲堂录》与湖湘文化的承继
3. 《湘江评论》与独特的现代知行合一论
(二)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实践观文本演化
1. 瞿秋白与辨证唯物主义的传播
2. 李达与"实践的唯物论
3. 艾思奇与哲学大众化
(三) 毛泽东面对中国革命现实问题的哲学思考
1. 对中国革命实践的剖析——《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 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研读马列著作
3. 从《反杜林论》到《社会学大纲》
二、思想之体:《实践论》文本生成与版本考证
(一) 《实践论》的文本生成
1. 钻研《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文本及讲授提纲写作伊始
2. 《实践论》文本生成与早期流传
3. 《实践论》的问世
(二) 《实践论》版本考证
1. 《实践论》文本解读
2. 建国后《实践论》主要版本考证
三、思想之流:《实践论》大众传播方式及渠道
(一) 延安时期党政干群推动《实践论》传播
1. 成立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竞赛
2. 依托干部教育机构,步入有计划学习轨道
3. 组织各地干部,学习与宣传《实践论》
(二) 由党内向党外的传播路径
1. 党中央发出学习《实践论》的决定、通知和意见
2. 建国初期《实践论》解说、辅导读物在民间的流传
3. 改革开放后《实践论》的宣传与学习
(三) 党报等媒体进一步扩大宣传普及力度
1. 《人民日报》社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
2. 《学习》杂志对于《实践论》学习的推动
3. 《新建设》等杂志对《实践论》的持续关注
四、思想之力:《实践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途径的完善
1. 汲取成功经验
2. 丰富传播载体
3. 重视语言通俗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现代诉求
1. 发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文化"
2. 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话语平台
3. 消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隔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宜芳;;《实践论》中毛泽东的理解观——基于伽达默尔诠释学视角的分析[J];求索;2015年10期
2 毛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化——重读《实践论》[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5年01期
3 孙正聿;;毛泽东的“实践智慧”的辩证法——重读《实践论》《矛盾论》[J];哲学研究;2015年03期
4 汪信砚;李禾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启之作——李达《〈实践论〉、〈矛盾论〉解说》探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02期
5 徐建飞;;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众传媒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以《人民日报》《学习》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考察[J];编辑之友;2014年07期
6 刘毅强;;重读哲学经典《实践论》《矛盾论》[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7 许全兴;;《实践论》和《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8 刘敬东;张玲玲;;《实践论》《矛盾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10期
9 都培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辨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10期
10 刘华初;;从《实践论》与《矛盾论》看我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良红;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探析[D];安徽大学;2012年
2 王仁永;《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余满晖;论毛泽东的《实践论》及其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
2807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80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