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D625
【部分图文】:
第二节 网络舆情发展规律我们基本上可以把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发展、消亡过程做如下归纳15。首先一定是现实社会中的某一热点问题或是某一现象引发网民的关注,在网络上出现网民的初步关注,之后借助网络的传播和放大作用,有更加多的网民利用各种网络传播方式(论坛、博客、播客、各类即时网络通讯工具)对该信息进行加工传递,逐渐形成一种或者数种观点鲜明的舆论观点,与此同时,网络的声音开始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力,引发现实社会的共鸣,网上网下产生互动导致网络舆情高潮的到来,而一旦热点转移或消失(包括行政介入、引导或干预),“虚拟社会”将马上关注下一个热点问题。我们以 2005 年“4·16 反日游行”为例,用流程表直观的展现当时网络“反日”舆情发生、发展、反作用现实社会、最终促成实际行动的一个进程。
图 4—1 网络舆情正面作用示意图数据来源:调查分数据一、帮助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网络是政府对外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也为公共管理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事实证明,善于开展舆论宣传、善于自我“包装”、能对外展示良好形象的政府对内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外则可以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18。网络通过其自身强大的舆论宣传作用,完全有能力对政府的形象产生直接的作用,尤其是对网民而言,通过网络了解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初衷,可以知晓公共管理具体行为的推进情况,甚至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监督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在这样一种良好的互动情况下形成的网络舆情对政府的评价可以改变其主观认识。
—2社会调查问卷正面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树林;;微博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影响[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2 杨树林;;网络新媒体之于社会管理——以当前微博的影响为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3 薛典武;;网络时代和谐警民关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公安研究;2011年02期
4 李玉娟;;网络涉警舆情的隐忧与消解[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张春瑶;杨国;李涛;;辽宁省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建设研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吴俐梅;;利用网络舆情,导航意见领袖——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J];改革与开放;2013年02期
7 王玉;;网络舆论对政府危机公关的影响[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李玉娟;;网络涉警舆情的特征、影响与应对[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9 陈晨;;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看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4期
10 朱浩;;地方政府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主要路径[J];企业导报;2011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恩韶;网络舆论危机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玉强;网络舆情危机的政府适度反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任堃;危机管理视角下的当代中国政府形象构建[D];山东大学;2010年
4 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林华;我国网络舆情的政府管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戴霖;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边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马力;基于Web2.0的政府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吴子玲;网络舆情下的地方政府形象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尚;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网络舆论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周文飞;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甘小虎;县级政府形象建设整体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明鉴;善治视野下网络舆论危机治理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4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86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