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平台设计视角下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教师适应性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12:2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必然选择的一种模式。信息化教学是新技术、新革命对教育信息化的实践,是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信息时代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目前,我国信息化教学处于理论实践向提升应用不断迈进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加入到信息化教学行列,为促进农村学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手段。本研究旨在揭示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适应性影响机制,从平台设计特征与参与程度加以分析。研究依托希沃等信息化教学平台,以刚普及信息化教学的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深入课堂实践,通过观察、访谈及调查等方法,在理论基础和实际调研的支持下,从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特征、教师参与度和教师适应性三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基于数据回收整理,借助SPSS20.0、AMOS24.0和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特征、教师参与度和教师适应性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相关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验证假设与模型。研究表明:信息化教学平台设计特征和教师参与度对教师适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平台设计视角下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教师适应性影响机制研究


信息化教学教师适应性结构图

结构图,适应性,教师,模型结构


信息化教学教师适应性模型结构图

示意图,中介效应,中介变量,效应


其中,a、b、c、c"代表回归系数,其中c代表总效应;a代表X作用于M的效应;b表示M作用于Y的效应;ab代表中介效应;c’代表控制中介变量M后,X作用于Y的效应,即直接效应。具体示意图如图6.6所示:关于教师参与度(M)作为中介变量的检测办法,本次研究采用逐步检验法(Causal Steps Approach;Baron&Kenny,1986),即借助SPS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置信区间为95%,进行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中介变量逐步检验法主要步骤如表6.30所示:


本文编号:2923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23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9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