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19:42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院系组织的设置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且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但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院系组织是大学的二级管理单位,是大学管理的核心层,院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组织的有效运行。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角度看,院系组织是大学直接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院系组织的变革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成果的产出。在面对“双一流建设”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担任着无比重要的角色,作为大学内部重要组织机构的院系,其设置合理性值得我们倍加审视。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院系设置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界定,以确定研究语境、研究视域;利用管理跨度理论、集成管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知识创新群理论和知识转型理论分别从管理学、经济学、科学知识发展三个方面探讨院系设置的理论基础。此外,运用比较研究的范式,在结合院系设置的理论基础上,对中英两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院系设置总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存在以下问题:院系设置数量过多;院系设置口径偏窄;院系设置学科覆盖面小;跨学科设置院系较少且...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选题来源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成果
2.国内研究成果
3.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一流研究型大学
2.院系
3.院系设置
(四)研究思路及内容、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及内容
2.研究方法
二、院系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管理跨度理论、集成管理理论与院系设置
(二)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与院系设置
(三)知识创新群理论与院系设置
(四)知识生产转型理论与院系设置
三、英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英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
(二)英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特征分析
1.院系数量设置少
2.院系设置口径宽
3.院系设置学科覆盖范围广
4.跨学科设置院系频繁且学科跨度大
四、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
(二)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特征分析
1.院系数量设置众多
2.设置理工类院系明显
3.院系设置标准以一级学科为主
4.跨学科设置院系数量占比例不大
五、中英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比较视角下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问题探究
(一)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数量过多
(二)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口径偏窄
(三)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学科覆盖面小
(四)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跨学科设置院系较少且学科跨度小
(五)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重复设置现象较多
六、改善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建议
(一)合理控制院系数量,提升院系学科层次
(二)试行学部制
(三)重视特色院系发展
(四)以学科专业目录为参照,规范院系名称,避免重复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教育院系设置类型及其思考[J]. 刘兵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2)
[2]高校院系治理改革的理念、困境与突破——“中国高校院系设置与治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述评[J]. 谢峰,宋彩萍.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4)
[3]院系治理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其系统化策略[J]. 陈廷柱.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1)
[4]国内外高校学科分类与院系设置的比较分析[J]. 曾令斌. 重庆高教研究. 2016(01)
[5]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J]. 张炜.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1)
[6]美国著名理工大学学院设置特征及其启示[J]. 戴吉亮,阎传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09)
[7]我国高校内部院系组织数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 付梦芸,张权力. 高等理科教育. 2011(06)
[8]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中的学院设置[J]. 林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10)
[9]“学部制”改革初探——基于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体系的思考[J]. 邹晓东,吕旭峰. 高等教育研究. 2010(02)
[10]学院制改革浅析[J]. 朱建成. 高教探索. 2008(03)
博士论文
[1]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团队知识互动模型研究[D]. 程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基于学科的中国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研究[D]. 谢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牛津大学学院制研究[D]. 徐少明.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中美研究型大学学院制比较研究[D]. 杨锐.湖南大学 2016
[3]我国大学院系设置与管理制度的变迁研究[D]. 刘静.华中科技大学 2016
[4]地方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研究[D]. 周云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1895-1949年我国高校院系设置的演变研究[D]. 李良立.华中科技大学 2015
[6]我国高水平大学学院制问题研究[D]. 王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规范化研究[D]. 陈娜.暨南大学 2008
[8]教学科研型大学院系设置研究[D]. 冷艾莉.青岛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8275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1.选题来源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成果
2.国内研究成果
3.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一流研究型大学
2.院系
3.院系设置
(四)研究思路及内容、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及内容
2.研究方法
二、院系设置的理论基础
(一)管理跨度理论、集成管理理论与院系设置
(二)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与院系设置
(三)知识创新群理论与院系设置
(四)知识生产转型理论与院系设置
三、英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英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
(二)英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特征分析
1.院系数量设置少
2.院系设置口径宽
3.院系设置学科覆盖范围广
4.跨学科设置院系频繁且学科跨度大
四、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一)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现状
(二)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特征分析
1.院系数量设置众多
2.设置理工类院系明显
3.院系设置标准以一级学科为主
4.跨学科设置院系数量占比例不大
五、中英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比较视角下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问题探究
(一)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数量过多
(二)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口径偏窄
(三)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学科覆盖面小
(四)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跨学科设置院系较少且学科跨度小
(五)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重复设置现象较多
六、改善我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的建议
(一)合理控制院系数量,提升院系学科层次
(二)试行学部制
(三)重视特色院系发展
(四)以学科专业目录为参照,规范院系名称,避免重复设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教育院系设置类型及其思考[J]. 刘兵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2)
[2]高校院系治理改革的理念、困境与突破——“中国高校院系设置与治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述评[J]. 谢峰,宋彩萍.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4)
[3]院系治理改革的路径选择及其系统化策略[J]. 陈廷柱.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1)
[4]国内外高校学科分类与院系设置的比较分析[J]. 曾令斌. 重庆高教研究. 2016(01)
[5]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J]. 张炜.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1)
[6]美国著名理工大学学院设置特征及其启示[J]. 戴吉亮,阎传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09)
[7]我国高校内部院系组织数量的影响因素探析[J]. 付梦芸,张权力. 高等理科教育. 2011(06)
[8]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中的学院设置[J]. 林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10)
[9]“学部制”改革初探——基于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体系的思考[J]. 邹晓东,吕旭峰. 高等教育研究. 2010(02)
[10]学院制改革浅析[J]. 朱建成. 高教探索. 2008(03)
博士论文
[1]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团队知识互动模型研究[D]. 程雪.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2]基于学科的中国研究型大学院系设置研究[D]. 谢辉.华中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牛津大学学院制研究[D]. 徐少明.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中美研究型大学学院制比较研究[D]. 杨锐.湖南大学 2016
[3]我国大学院系设置与管理制度的变迁研究[D]. 刘静.华中科技大学 2016
[4]地方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研究[D]. 周云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4
[5]1895-1949年我国高校院系设置的演变研究[D]. 李良立.华中科技大学 2015
[6]我国高水平大学学院制问题研究[D]. 王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综合性大学学院设置规范化研究[D]. 陈娜.暨南大学 2008
[8]教学科研型大学院系设置研究[D]. 冷艾莉.青岛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8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3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