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2 22: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总数庞大,覆盖面广,不同群体、性别、年龄、学历层次、政治面貌等都涵盖其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重要阵地。“民参军”企业是众多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其能参与到军民融合战略中,说明科研生产能力被广泛认可。“民参军”企业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非常关键的一环,其能否更快更好地融入军民融合战略中,是整个“军民融合”战略顺畅、平稳实现的基础。随着“军民融合”战略已经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思想”的高度,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讲话,作为多重身份叠加的“民参军”企业,其特殊性、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探究“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可以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提供参考样本。同时“民参军”企业做好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有助于自身取得长足的发展,有助于为其他民营企业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军”、“民”相互借鉴、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军民融合
        2.1.2 “民参军”及“民参军”企业
        2.1.3 价值观
        2.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需要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
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1 “民参军”企业的特殊性
        3.1.1 身份特殊,责任重大
        3.1.2 门槛繁多,竞争激烈
        3.1.3 管理严格,军工特色鲜明
    3.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3.2.1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是实现军民融合战略的内在要求
        3.2.2 从社会效益层面看,是在全社会范围树立典型示范的需要
        3.2.3 从企业发展层面看,是营造企业文化的必由之路
    3.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3.3.1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文化的提升
        3.3.2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3.3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3.3.4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4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及存在问题
    4.1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4.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4.2.1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认识有待加强
        4.2.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
        4.2.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手段过于单一
        4.2.4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缺乏制度支撑
5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5.1 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思想认识
        5.1.1 强化党的领导
        5.1.2 提高思想认识
        5.1.3 发挥党群组织的引领作用
    5.2 丰富“民参军”企业文化,多方面加强
        5.2.1 加强理论学习
        5.2.2 增强爱国、奉献等培育内容
        5.2.3 注重与保密和质量意识等日常工作相结合
    5.3 创新培育形式,多渠道灌输
        5.3.1 做好保密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5.3.2 畅通线上培育渠道
        5.3.3 鼓励“民参军”企业发挥内部培育潜力
        5.3.4 借力外部社会培育资源
    5.4 探索符合“民参军”企业特点的培育机制,多层次保障
        5.4.1 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
        5.4.2 探索适合“民参军”特点的选人育人机制
        5.4.3 设立专门机构和管理人员
        5.4.4 充分调动“民参军”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2994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94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d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