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民事执行中大数据应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2 23:33
  民事执行是实现民事权益的最后一步,民事执行与生效的民事判决书息息相关。民事执行的顺利实施对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树立法律公信力,确立司法权威。但纵观我国整个法律体系建设的成果来看,“执行难”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各级人民法院完成绩效的最大障碍。目前能够完成结案任务的执行案件为数不多,造成“执行难”问题迟迟无法解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被执行人信息的掌握不足。债务人作为理性人,在知道自己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执行环节并不能给债务人带来任何益处或威胁,那么债务人显然缺乏积极地参与执行程序的动力。确切地说,由于信息不对称与失信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有关,信息不足将削弱社会控制,带来执行难问题,最终可能导致执行制度不能有效实施。针对债务人消极参与执行程序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应用能有效地缓解法院执行机构与被执行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高效地查到被执行人的行为信息和被执行财产信息,最终实现民事权利,提升民事执行效率。但是新的工具、方法的利用,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还存在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比如民事执行信息平台应该要求哪些部门、机构、企业提供信息;数据获得的程序应该如何规定;无法保障当事...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实施困境——有效民事执行信息不足
    (一)民事执行制度及实施概况
        1、民事执行行为性质
        2、民事执行制度概况
    (二)民事执行信息的需求
        1、债务人财产阐明
        2、债务人行为监控
    (三)民事执行制度不能有效实施的影响
        1、理性债务人困境
        2、损害债权人利益
        3、破坏司法公信力
        4、危害社会诚信建设
二、民事执行引入大数据——有效民事执行信息的供应
    (一)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司法利用
        1、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
        2、个人信息的存储与利用
    (二)大数据可提供民事执行信息的范围
        1、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
        2、被执行人的行为信息
    (三)民事执行引入大数据的预期效果
        1、民事权利的最终实现
        2、提升民事执行力
        3、提高民事执行效率
三、民事执行中大数据的应用及问题
    (一)民事执行信息化的措施
        1、系统管理阶段
        2、现场执行阶段
        3、司法拍卖阶段
        4、终本管理阶段
    (二)民事执行信息化的问题
        1、民事执行法律不健全
        2、协助执行主体不明确
        3、失信人隐私保护不足
四、民事执行大数据应用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民事执行信息化的法律依据
        1、健全民事执行法律法规
        2、完善协助执行责任体系
    (二)数据查阅范围和程序
        1、查阅范围
        2、查阅程序
    (三)数据利用的具体规则
        1、公民隐私权保护规则
        2、民事执行信息公开规则
        3、被执行人合法权利保护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侦查模式的变革及其法律问题研究[J]. 王燃.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05)
[2]中国民事诉讼法立法四十年[J]. 张卫平.  法学. 2018(07)
[3]对备忘录的性质及效力应个案认定[J]. 倪燕.  人民司法(案例). 2018(14)
[4]大数据与法院司法统计方式和口径改革[J]. 翟全军,李明睿.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7(03)
[5]司法大数据的开放与共享[J]. 何盼盼.  学术探索. 2017(02)
[6]民事执行难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 李浩东,李宏伟.  法制与社会. 2016(31)
[7]网络司法拍卖的现状及改善[J]. 母智蝶.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0)
[8]浅析法院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J]. 李超然.  法制与社会. 2016(25)
[9]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标准——以深圳中院基本解决执行难为样本[J]. 胡志光,尚彦卿.  人民司法(应用). 2016(19)
[10]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检务公开信息化平台建设[J]. 吴俊明,高丽.  法学杂志. 2016(05)



本文编号:2994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94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