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举报案件中原告资格的认定
发布时间:2021-03-03 01:10
我国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公民享有举报的权利,相应行政机关具有对举报事项进行受理、查处、答复等的义务。举报权的行使既有私益救济的性质,又有监督公共行政、维护社会秩序的效果,是公民维护权益,参与公共行政的重要途径。自2015年我国行政诉讼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行政诉讼案件大幅增长,这对破解不合理的立案限制以及行政审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大量滋扰性案件的出现,其中举报领域尤为突出,现实中一些行政举报人借助立案登记制下的低门槛,以与自身合法权益无关的事由,多次或者反复向行政机关进行举报进而提起行政诉讼,既会影响行政效率,又会导致司法资源上的浪费。然而举报性质和构造复杂,涉及到举报人、违法行为人与行政机关三方主体,包含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处理举报事项、进行举报答复、举报奖励等多重法律关系,再加之立法对举报的规定分散且不明晰,导致行政机关在处理举报事项时,法院在对行政举报案件进行司法审查时,没有明确的依据,难度大,争议点多,其中最为困扰的就是行政举报案件中的原告资格问题。然而,当前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行政举报案件中的原告资格认定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理论观点多种多样,司法实践中...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主要内容
三、写作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概念辨析
一、行政举报的基本概念
二、行政举报的分类
三、行政举报案件的特殊性导致原告资格认定困难
(一) 行政举报具有双重功能指向
(二) 行政举报案件中民事与行政相交织
(三) 涉及多方行政法律关系
第二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
一、主观诉讼理论
(一)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目的指向
(二) 我国行政诉讼以主观诉讼为主的功能定位
二、行政诉权理论
(一) 行政诉权的涵义
(二) 行政诉权的判断
三、主观公权理论
(一) 主观公权利与反射利益
(二) 保护规范理论
第二章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认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修改前关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理论探讨
一、1989年行政诉讼法实施初期对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探讨
二、2000年若干解释实施之后对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探讨
第二节 新法及司法解释实施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理论调整与变革
一、对以私益与公益的划分来判断原告资格的细微调整
(一) 法律规范对行政举报案件滥诉现象的限制性规定
(二) 司法实践中对私益举报人的原告资格更为审慎
二、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上的运用
(一) 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的初现
(二) 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的曲折发展
第三章 我国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司法审查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司法审查的数据分析
一、全国法院审理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概况及数据分析
(一) 数据统计
(二) 数据分析
二、运用保护规范理论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裁判情况分析
(一) 司法裁决结果统计
(二) 不同认定标准下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认定情况的数据统计
(三) 数据分析
第二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司法认定上的分歧
一、司法实践分歧的具体体现
(一) 私益举报人为利害关系人
(二) 以行政行为对举报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影响为认定标准
(三) 具有举报权从而具有原告资格
(四) 以行政机关处理举报事项时应该考虑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认定标准
二、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上存在分歧的原因分析
(一) 利害关系标准抽象模糊
(二) 在判断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利害关系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
(三) 忽视了行政举报人不同诉请下原告资格认定上的差异
第四章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司法认定的两种思路的剖析
第一节 以公益与私益的划分来判断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认定思路分析
一、以公益与私益举报人的划分来判断利害关系的司法裁判概况
二、裁判概况分析
三、以公益与私益举报人的划分来判断利害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 基于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同于利害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二) 私益并不一定能转化为行政法上的权利
(三) 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确定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存在不妥
第二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引入保护规范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主观诉讼的功能定位
二、有利于保障行政举报人的诉权
三、增强了利害关系标准的可操作性
第三节 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的司法实践情况分析
一、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的运用概况
二、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少统一的适用路径
(二) 概念适用存有误解
(三) 法律规范依据运用不完整
(四) 适用中过分倚重于立法目的解释
第五章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认定的完善路径
第一节 规范运用保护规范理论来判断行政举报案件的原告资格
一、统一保护规范理论的适用步骤
二、确定法律规范分析的范围
三、明确规范目的的解释方法
第二节 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上的运用
一、行政举报人要求行政机关对举报进行答复的原告资格认定
(一) 举报答复行为的性质
(二) 举报答复行为的原告资格认定
二、行政举报人要求行政机关给予举报奖励的原告资格认定
三、行政举报人要求行政机关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原告资格认定
(一) 举报处理行政案件法律关系分析
(二) 保护规范理论在举报处理原告资格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本文编号:3060305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主要内容
三、写作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概念辨析
一、行政举报的基本概念
二、行政举报的分类
三、行政举报案件的特殊性导致原告资格认定困难
(一) 行政举报具有双重功能指向
(二) 行政举报案件中民事与行政相交织
(三) 涉及多方行政法律关系
第二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
一、主观诉讼理论
(一)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目的指向
(二) 我国行政诉讼以主观诉讼为主的功能定位
二、行政诉权理论
(一) 行政诉权的涵义
(二) 行政诉权的判断
三、主观公权理论
(一) 主观公权利与反射利益
(二) 保护规范理论
第二章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认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修改前关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理论探讨
一、1989年行政诉讼法实施初期对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探讨
二、2000年若干解释实施之后对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探讨
第二节 新法及司法解释实施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理论调整与变革
一、对以私益与公益的划分来判断原告资格的细微调整
(一) 法律规范对行政举报案件滥诉现象的限制性规定
(二) 司法实践中对私益举报人的原告资格更为审慎
二、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上的运用
(一) 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的初现
(二) 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的曲折发展
第三章 我国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司法审查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司法审查的数据分析
一、全国法院审理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概况及数据分析
(一) 数据统计
(二) 数据分析
二、运用保护规范理论后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裁判情况分析
(一) 司法裁决结果统计
(二) 不同认定标准下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认定情况的数据统计
(三) 数据分析
第二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司法认定上的分歧
一、司法实践分歧的具体体现
(一) 私益举报人为利害关系人
(二) 以行政行为对举报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影响为认定标准
(三) 具有举报权从而具有原告资格
(四) 以行政机关处理举报事项时应该考虑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认定标准
二、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上存在分歧的原因分析
(一) 利害关系标准抽象模糊
(二) 在判断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利害关系上存在两种不同思路
(三) 忽视了行政举报人不同诉请下原告资格认定上的差异
第四章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司法认定的两种思路的剖析
第一节 以公益与私益的划分来判断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的认定思路分析
一、以公益与私益举报人的划分来判断利害关系的司法裁判概况
二、裁判概况分析
三、以公益与私益举报人的划分来判断利害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 基于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同于利害关系中的合法权益
(二) 私益并不一定能转化为行政法上的权利
(三) 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确定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存在不妥
第二节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引入保护规范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一、符合主观诉讼的功能定位
二、有利于保障行政举报人的诉权
三、增强了利害关系标准的可操作性
第三节 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的司法实践情况分析
一、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的运用概况
二、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少统一的适用路径
(二) 概念适用存有误解
(三) 法律规范依据运用不完整
(四) 适用中过分倚重于立法目的解释
第五章 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认定的完善路径
第一节 规范运用保护规范理论来判断行政举报案件的原告资格
一、统一保护规范理论的适用步骤
二、确定法律规范分析的范围
三、明确规范目的的解释方法
第二节 保护规范理论在行政举报案件原告资格判断上的运用
一、行政举报人要求行政机关对举报进行答复的原告资格认定
(一) 举报答复行为的性质
(二) 举报答复行为的原告资格认定
二、行政举报人要求行政机关给予举报奖励的原告资格认定
三、行政举报人要求行政机关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原告资格认定
(一) 举报处理行政案件法律关系分析
(二) 保护规范理论在举报处理原告资格中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本文编号:3060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060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