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05:39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我国汽车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增强。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垄断现象也逐渐突出,涉及汽车行业垄断的法律案例也逐渐增多,长安福特纵向垄断案、奔驰等跨国汽车厂商对零售商转售价格维持案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并造成了严重且恶劣的影响。汽车市场寡头垄断的结构,导致汽车市场竞争不充分、不完全。这是造成汽车业垄断行为多发的重要因素。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存在着实施主体多元化、内容多样性、实施手段隐蔽性等特征,使汽车行业反垄断规制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针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行为,我国执法机构多次对相关企业进行查处,并处以高额的罚款,这对违法企业具有一定威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国汽车业反垄断在立法、监管以及司法救济方面仍存在不足。完善对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法律规制,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文件。细化相关法律条文,加快出台根据汽车行业的特殊性制定的汽车行业专属反垄断指南;第二,加强汽车行业相关监管建设。执法部门应建立统一的处罚标准,同时保障执法的公开与透明。汽车行业协会应与执法机关相互配合,发挥其辅助作用;第三,健... 

【文章来源】: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
        1.3.2 国外现状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 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概述
    2.1 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基本概念
        2.1.1 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定义
        2.1.2 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
        2.1.3 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特征
    2.2 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具体表现
        2.2.1 经销市场纵向垄断协议的具体表现
        2.2.2 售后市场纵向垄断协议的具体表现
    2.3 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竞争效果分析
        2.3.1 积极作用
        2.3.2 消极作用
    2.4 纵向协议的反竞争性分析
        2.4.1 本身违法原则
        2.4.2 合理原则
3 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现状分析
    3.1 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成因
    3.2 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现状
    3.3 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的主要问题
        3.3.1 汽车市场反垄断配套制度缺失
        3.3.2 豁免与宽恕制度模糊
        3.3.3 执法信息不公开透明
4 国外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及借鉴
    4.1 欧盟对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4.2 美国对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4.3 国外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对我国的启示
        4.3.1 多元销售模式平衡了生产商与经销商地位
        4.3.2 豁免制度详尽清晰
        4.3.3 配套制度较为完善
5 完善我国汽车行业纵向垄断协议法律规制的建议
    5.1 制定汽车行业专属反垄断规范
        5.1.1 将第三方销售平台纳入法律规制范围
        5.1.2 适度限制授权经销模式
        5.1.3 细化适用汽车行业纵向垄断的豁免制度
    5.2 加强汽车行业相关监管建设
        5.2.1 建立统一的处罚标准
        5.2.2 保障执法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5.2.3 发挥汽车行业协会作用
    5.3 健全司法救济机制
        5.3.1 完善举证责任分配机制
        5.3.2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112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12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