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01:3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首次提出18个学习任务群,而排在首位的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2019年9月开始使用的部编本《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就是《乡土中国》。因此,《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迫在眉睫。本论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拟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具体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以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为例,对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主要从中学整本书教学现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乡土中国》以及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乡土中国》内容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二是在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高中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进行教学设计探究。主要从《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教学规划、教学原则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三是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对《乡土中国》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探究...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乡土本色》思维导图
高中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41包括:1.推己及人,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举例为儒家的“人伦”,2.自我主义,举例杨朱和孔子,3.富有伸缩性,孔子的道德系统: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4.内向的推浪形式,通过不同的“群己界限”的比较,提出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德行即“克己”。(图4-2)图4-2《差序格局》思维导图批注(3)篇章内的思维导图的绘制篇章的思维导图的绘制展示,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提前筛选好优秀的思维导图,并且在展示前通知学生以上台展示的方式进行分享,学生可以适当制作PPT来辅助对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和阐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框架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具体的阐述内容和论证的过程应是一致的。思维框架的架构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每一篇的主要内容。同时学生上台自我展示的形式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第八章礼治秩序的思维导图的框架。(图4-3见下页)这节学习成果展示课对于学生进行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整本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首先学生在这节课中再次对之前所阅读的内容进行了整体的回顾。其次,学生通过成果展示后,对于自己遗漏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学习优秀
高中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42的思维框架的架构,养成阅读整本书的好习惯,将学习的阅读方法应用的到更多的学术著作当中,脱离漫无目的的无效阅读,进入到高效阅读的状态中。最后,学生的自我展示是对学习内容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考验。教师设计学生成果展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激情,同时教师的鼓励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整本书阅读当中去。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始终是这艘“阅读学习之船”的掌舵人,必须时刻引导学生,起到诊断,调节,筛选,指导的作用,学生真正的进步才是整本书阅读该学习任务群所设计的初衷。图4-3《礼治秩序》思维导图4.3.2精读指导分析精读环节的第一课为初读环节的成果展示,第二节课开始真正的在课堂上进行篇章的精读,笔者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思考:学生阅读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四大主线任务的贯穿。(1)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和积分制的引入在该精读课开始之前,教师对学生最开始的自由阅读形式进行全新的调整,由学生个体阅读转变为小组合作阅读学习的新形式。首先在初读环节进行学生独立自读是为了保护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对于文本的第一阅读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这一阶段不需要小组间的讨论和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J]. 郑大龙. 基础教育研究. 2019(20)
[2]《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J]. 程一凡.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9)
[3]对比概念明异同 溯古视今悟文化——《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设计[J]. 南银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9)
[4]谈“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构建——以《百年孤独》的教学评价为例[J]. 庞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3)
[5]整本书阅读的基本导读教学模式[J]. 周成华. 语文教学通讯. 2019(14)
[6]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J]. 来凤华. 语文建设. 2019(05)
[7]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J]. 戴小彬. 语文教学通讯. 2019(01)
[8]《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J]. 李安全. 语文教学通讯. 2019(01)
[9]概念与结构共析 思维与文化同承——《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设计与实施[J]. 曾冠霖. 中学语文. 2018(25)
[10]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实施探讨[J]. 任明满. 语文建设. 2018(18)
硕士论文
[1]高中语文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朱晓茹.河北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以写促读”视角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D]. 麦鸣栩.广州大学 2019
[3]高中“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研究[D]. 郭龙飞.江西师范大学 2019
[4]高中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黄碧茹.温州大学 2019
[5]高中语文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 林素坊.华中师范大学 2019
[6]高中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 王洪方.华中师范大学 2019
[7]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 蒋龙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8
[8]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刘瑛琪.南京师范大学 2018
[9]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D]. 王新琼.四川师范大学 2018
[10]高中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研究[D]. 刘璐.苏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26656
【文章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乡土本色》思维导图
高中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41包括:1.推己及人,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举例为儒家的“人伦”,2.自我主义,举例杨朱和孔子,3.富有伸缩性,孔子的道德系统: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4.内向的推浪形式,通过不同的“群己界限”的比较,提出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德行即“克己”。(图4-2)图4-2《差序格局》思维导图批注(3)篇章内的思维导图的绘制篇章的思维导图的绘制展示,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提前筛选好优秀的思维导图,并且在展示前通知学生以上台展示的方式进行分享,学生可以适当制作PPT来辅助对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解和阐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框架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具体的阐述内容和论证的过程应是一致的。思维框架的架构有利于学生清晰地认识每一篇的主要内容。同时学生上台自我展示的形式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第八章礼治秩序的思维导图的框架。(图4-3见下页)这节学习成果展示课对于学生进行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整本书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首先学生在这节课中再次对之前所阅读的内容进行了整体的回顾。其次,学生通过成果展示后,对于自己遗漏的地方进行查漏补缺,学习优秀
高中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42的思维框架的架构,养成阅读整本书的好习惯,将学习的阅读方法应用的到更多的学术著作当中,脱离漫无目的的无效阅读,进入到高效阅读的状态中。最后,学生的自我展示是对学习内容的检验,更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考验。教师设计学生成果展示环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激情,同时教师的鼓励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整本书阅读当中去。在这一节课中,教师始终是这艘“阅读学习之船”的掌舵人,必须时刻引导学生,起到诊断,调节,筛选,指导的作用,学生真正的进步才是整本书阅读该学习任务群所设计的初衷。图4-3《礼治秩序》思维导图4.3.2精读指导分析精读环节的第一课为初读环节的成果展示,第二节课开始真正的在课堂上进行篇章的精读,笔者主要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思考:学生阅读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四大主线任务的贯穿。(1)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和积分制的引入在该精读课开始之前,教师对学生最开始的自由阅读形式进行全新的调整,由学生个体阅读转变为小组合作阅读学习的新形式。首先在初读环节进行学生独立自读是为了保护学生独立阅读的意识,对于文本的第一阅读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这一阶段不需要小组间的讨论和帮助,学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究[J]. 郑大龙. 基础教育研究. 2019(20)
[2]《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定位[J]. 程一凡.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9)
[3]对比概念明异同 溯古视今悟文化——《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设计[J]. 南银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9)
[4]谈“整本书阅读”评价体系构建——以《百年孤独》的教学评价为例[J]. 庞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9(13)
[5]整本书阅读的基本导读教学模式[J]. 周成华. 语文教学通讯. 2019(14)
[6]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J]. 来凤华. 语文建设. 2019(05)
[7]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以《乡土中国》阅读指导为例[J]. 戴小彬. 语文教学通讯. 2019(01)
[8]《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J]. 李安全. 语文教学通讯. 2019(01)
[9]概念与结构共析 思维与文化同承——《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设计与实施[J]. 曾冠霖. 中学语文. 2018(25)
[10]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实施探讨[J]. 任明满. 语文建设. 2018(18)
硕士论文
[1]高中语文学术著作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朱晓茹.河北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以写促读”视角的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D]. 麦鸣栩.广州大学 2019
[3]高中“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研究[D]. 郭龙飞.江西师范大学 2019
[4]高中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黄碧茹.温州大学 2019
[5]高中语文长篇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 林素坊.华中师范大学 2019
[6]高中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 王洪方.华中师范大学 2019
[7]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 蒋龙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8
[8]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刘瑛琪.南京师范大学 2018
[9]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质量评价标准研究[D]. 王新琼.四川师范大学 2018
[10]高中外国名著整本书阅读研究[D]. 刘璐.苏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26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2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