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正式与非正式之间 ——我国法规审查制度运行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7 10:40
  根据党在十九大报告的重要部署,国家治理需要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深入开展合宪性审查的相关工作,以此来维护我国现行宪法的最高权威。必须指出,若要正确的发挥宪法监督作用,这其中就离不开确实有效的法规审查制度。另外,法规审查制度还可以在限制公权力、保护私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再者,其也可以为合宪性审查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审查机制的多元化和高效化。我国的法规审查制度是在2000年《立法法》中正式确立的。具体而言,该制度内部又包含两种审查启动机制即:审查要求机制和审查建议机制。所谓的审查要求机制主要是从宪法、法律监督的角度去谈的。具体是指,特定国家机关认为规范性文件与宪法或法律相违背,那么就可以行使公权力向一定国家机关提出审查要求,该国家机关必须启动审查程序的制度。由于特定国家机关一旦提出审查要求,就必然导致审查程序的启动,因此审查要求机制是“正式”的。所谓的审查建议机制是指:公民、组织基于自我救济或行使监督权之目的,认为规范性文件与宪法或者法律相违背,可以向一定国家机关提出审查建议,该国家机关应当处理审查建议的制度。值得注意,公民提出审查建议后,审查机关认为“必要时”才会启动审查程序,而“必要时...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法规审查制度概述
    (一)正式与非正式的法规审查制度的内涵及性质
    (二)法规审查制度的理论依据
        1.审查建议机制的理论依据
        2.审查要求机制的理论依据
    (三)法规审查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2.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有利于实现审查机制的多元性和高效性
二、正式与非正式的法规审查制度运行现状
    (一)审查要求机制运行失灵
    (二)审查要求机制运行失灵的原因
    (三)审查建议机制运行活跃
    (四)审查建议机制运行活跃的原因
    (五)审查建议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提出建议的条件缺乏可操作性
        2.建议对象的范围相对狭窄
        3.审查标准不明确
        4.审查建议处理程序不具体
三、域外法规审查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
    (一)美国普通法院法规审查制度
    (二)德国宪法法院法规审查制度
    (三)英国议会法规审查制度
    (四)域外法规审查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四、我国法规审查制度的完善
    (一)将法律询问答复制度与常委会主动审查进行嫁接
    (二)建立与司法程序联动的机制
    (三)细化提出建议的条件
    (四)扩大建议对象的范围
    (五)明确审查标准
    (六)健全公民法规审查建议权的处理程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法律询问答复”制度的改造与完善[J]. 马凤春.  南京社会科学. 2019(06)
[2]法规审查要求权的规范阐释及其历史契机[J]. 王建学.  法学家. 2019(03)
[3]国家文化义务履行的合宪性审查机制[J]. 任喜荣.  中国法学. 2018(06)
[4]制度与能力:备案审查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封丽霞.  政治与法律. 2018(12)
[5]论法律的合宪性审查机制[J]. 莫纪宏.  法学评论. 2018(06)
[6]合宪性审查的制度雏形及其展开[J]. 苗连营.  法学评论. 2018(06)
[7]论立法的合宪性审查[J]. 陈建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5)
[8]法规审查制度运行的双重悖论[J]. 林彦.  中外法学. 2018(04)
[9]论法规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的关系[J]. 胡锦光.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8(04)
[10]论我国公民合宪性审查建议权的双重属性——以《宪法》第41条为分析基础[J]. 焦洪昌,江溯.  政法论丛. 2018(03)

博士论文
[1]英国违宪审查的形式与特点[D]. 童建华.上海交通大学 2008
[2]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 孙洪波.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论我国合宪性审查的公民建议制度[D]. 孙甜甜.南京师范大学 2019
[2]立法审查建议的界定与保障[D]. 俞海涛.华东政法大学 2018
[3]论公民法规审查建议制度的完善[D]. 范美华.中央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07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07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5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