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论转换性使用的内涵及其适用

发布时间:2021-06-11 15:26
  转换性使用规则在合理使用的判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长时间以来受到美国法官的钟爱。转换性使用合乎了著作权法促进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宗旨,平衡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契合了合理使用制度设计的初衷。时移世易,新技术迅猛发展,各种著作权侵权纠纷问题衍生不息。转换性使用顺应了合理使用法定类型急剧扩张的趋势,为频频涌现的新型使用行为保驾护航。我国著作权法中对合理使用的规定采用封闭列举式规定模式,无法应对发展迅速的新技术环境下所滋生的著作权侵权纠纷问题。虽然我国著作权实施条例中采用了三步检验法,以之应对新型使用行为的合理使用的判定,但其效果并不理想。适用三步检验法是以使用行为系十二种法定类型之一为前提的,从结果意义上而论,三步检验法是对合理使用的列举内容的进一步限缩限制。由于我国立法上的固有缺陷,法官在审理新型使用行为案件时,常常处于无法可依的窘态。为保证论证过程的合理性,部分法官从域外经验中寻找突破口,引入转换性使用规则来判断被诉侵权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基于转换性使用的优越性以及我国当前形势下的迫切需求,转换性使用规则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转换性使用的内涵为研究起点,继整理了学界和实务界对转换...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转换性使用的内涵及其适用


转换性使用不同分类标准间内在的关系

体系,著作权,原著,法官


笔者认为,无需过分担忧转换性使用的适用扩张之势,而更应该着眼于转换性使用整体适用效果的合理性。尽管转换性使用并非合理使用的唯一要素,但仍无法否认其在合理使用中的关键性地位。转换性使用的先进性使得其在四要素中更加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况可以摒弃其他三要素在合理使用中的作用。笔者认为,不能孤立地看待转换性使用在合理使用中的地位,而应该结合转换性使用的界定标准来判断。一般而言,认定合理使用时需要将四个基本要素予以综合考量。但在某些特殊情形时,如图2所示,就应当结合其他要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转换性程度偏低时,意味着二次使用人的创新贡献率偏低,因此不能被认定为构成合理使用;当转换性程度一般时,需保守地运用四个要素进行综合考量,来判断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当转换程度明显偏高时,就得进一步分析是否完全替代了原著作权作品的市场。如若二次使用行为几乎完全挤占了原著作权人的市场,需结合公共利益因素这个非基本要素审慎考量。如若二次使用行为并非完全挤占了原著作权人的市场,给原著作权人的市场利益留余了一定的空间,即使二次使用行为会影响在先著作权人的市场份额,法官仍可以将转换性使用行为作为判定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的唯一要素。新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了文化艺术和科学事业繁荣的同时,也伴随着著作权案例纠纷问题的涌现。合理使用作为对抗著作权侵权的抗辩制度,自然吸引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驻足关注。近年来,同人作品、网络游戏直播、数字图书馆等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中,衍生出多个新型使用行为类型。这使得我国传统有限的合理使用法定类型在新型使用行为上无法套用。具体到司法实践中,为保证审理结果的合理性,部分法官无奈之下借鉴了美国四要素理论来解决新型合理使用类型的著作权侵权纠纷问题。在运用四要素理论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法官尤以重视对转换性使用规则的适用。然而,转换性使用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将其纳入我国法律土壤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转换性使用在我国的适用带来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转换性使用的本土法释义[J]. 熊琦.  法学家. 2019(02)
[2]版权法转换性使用规则研究——从《80后的独立宣言》海报侵权案说起[J]. 李国庆.  科技与出版. 2018(09)
[3]美国转换性使用规则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以大规模数字化与数字图书馆建设为视角[J]. 华劼.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论新技术环境下“转换性使用”理论的发展[J]. 袁锋.  知识产权. 2017(08)
[5]论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扩展适用——回归以市场为中心的判定路径[J]. 谢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6]同人作品著作权侵权问题初探[J]. 王迁.  中国版权. 2017 (03)
[7]“用户创造内容”与作品转换性使用认定[J]. 熊琦.  法学评论. 2017(03)
[8]电子游戏直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J]. 王迁.  电子知识产权. 2016(02)
[9]论重混创作行为的法律规制[J]. 胡开忠.  法学. 2014(12)

博士论文
[1]“转换性使用”研究[D]. 李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新技术环境下“转换性使用”的适用研究[D]. 谢灿.华东政法大学 2018
[2]美国版权法中的转换性使用研究[D]. 钟山.华东政法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24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24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