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若羌县中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3 19:13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孕育在中国古代史之中,与七年级历史知识有着天然地紧密联系。当下,我国的中学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育人”功能,知识的学科属性趋向多元,历史学科素养成为中学历史教学领域的关注焦点。七年级历史是学生正式学习历史课程的开端,教师在这个学段的历史教学活动对学生后期的历史学习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七年级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史,我国璀璨的古诗词文化正可作为七年级历史教学活动通向深度内涵的宝贵载体。因此,在七年级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用古诗词实属必要且恰逢其时。古诗词能为七年级历史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题材、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怀;在古诗词的熏陶下,学生能从历史和语文双重视角感悟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使历史和语文建立有机的、双向的促进关系。为确保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实用性,笔者深入分析了七年级的学情和教情,做了大量了调查分析活动,运用了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学理念指导具体的实施过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施原则和策略。通过展示《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在七年级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用古诗词,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范围
(三)创新与不足
1.特色与创新
2.不足之处
(四)研究现状
1.古诗词在教学上的作用研究
2.古诗词的史料价值研究
3.历史教学和古诗词的融合研究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历史教学活动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历史教学活动
一、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
3.符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促进文史交融,推动教学创新
2.建构新型课堂,提升学习效率
3.还原人文特质,聚焦核心素养
二、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问卷分析
(一)对教师问卷内容的统计分析
1.中学历史教师对古诗词的认知状况
2.中学历史教师对现存历史教学问题的认知
3.中学历史教师对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看法
(二)教师问卷反映的教学问题
1.历史教师的古诗词知识相对不足
2.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和意愿不高
(三)对学生问卷内容的统计分析
1.对七年级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
2.七年级学生的古诗词知识储备现状
3.七年级学生对古诗词应用于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四)学生问卷反映的学习问题
1.部分学生不重视、不喜欢历史课
2.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和作用了解不够深刻
3.学生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弱
三、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专题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
(一)古诗词在不同专题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在古代政治史教学中的应用
2.在古代经济史教学中的应用
3.在古代思想、文化史教学中的应用
(二)古诗词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中的作用
1.在培养唯物史观方面
2.在培养史料实证方面
3.在培养家国情怀方面
四、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策略
(一)七年级历史课程与古诗词的对应情况
(二)应用原则
1.保“质”为首
2.控“量”为要
3.契合课标
(三)应用策略
1.教师自学诗词,夯实实践基础
2.调研学生水平,掌握实际学情
3.指导学生参与,做好课前准备
4.鼓励课堂展示,提振学习激情
5.拓展学生思维,聚焦重点难点
6.师生交流反思,注重激励改进
五、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实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诗经·大雅·文王》看西周初之天命观[J]. 张敏.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03)
[2]“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人教版“抗日战争”一课为例[J]. 孙水庆. 中学历史教学. 2019(10)
[3]古诗词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整合[J]. 夏锦.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
[4]浅谈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 陈丽红. 学周刊. 2018(31)
[5]初中历史主题教学初探[J]. 肖永灿. 华夏教师. 2018(18)
[6]浅议学科素养下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J]. 魏华. 学周刊. 2018(21)
[7]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 武朝元. 中国校外教育. 2018(17)
[8]初中历史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J]. 吕秀兰. 学周刊. 2018(20)
[9]搞好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 孔培雯. 学周刊. 2018(14)
[10]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以“北洋金融街的变迁”项目式学习为例[J]. 田红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8(02)
博士论文
[1]中学生历史意识建构研究[D]. 徐赐成.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唐诗盛衰主题研究[D]. 陈思.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清代咏史创作论稿[D]. 张海燕.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汉魏晋南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D]. 于海峰.北京大学 2012
[5]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胡虹丽.湖南师范大学 2010
[6]论唐代战争诗[D]. 王福栋.中央民族大学 2010
[7]唐诗与西域文化[D]. 海滨.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宋代咏史诗研究[D]. 张小丽.陕西师范大学 2006
[9]唐代科举诗研究[D]. 郑晓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唐代女性诗歌研究[D]. 俞世芬.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李建东.天水师范学院 2018
[2]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 矫艳.渤海大学 2018
[3]初中历史学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 李春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8
[4]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研究[D]. 王莹.四川师范大学 2018
[5]古诗词在中学历史“神入”教学中的应用[D]. 邢德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6]迁移理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吕胜海.广西师范大学 2017
[7]宋诗宋词在中学宋代经济史教学中的运用[D]. 牛雯暄.河北师范大学 2017
[8]国学热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 高晶晶.辽宁师范大学 2017
[9]古诗词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赵帆.南京师范大学 2017
[10]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D]. 翟羽佳.扬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82640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范围
(三)创新与不足
1.特色与创新
2.不足之处
(四)研究现状
1.古诗词在教学上的作用研究
2.古诗词的史料价值研究
3.历史教学和古诗词的融合研究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历史教学活动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历史教学活动
一、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古诗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词积累
3.符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促进文史交融,推动教学创新
2.建构新型课堂,提升学习效率
3.还原人文特质,聚焦核心素养
二、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问卷分析
(一)对教师问卷内容的统计分析
1.中学历史教师对古诗词的认知状况
2.中学历史教师对现存历史教学问题的认知
3.中学历史教师对教学中应用古诗词的看法
(二)教师问卷反映的教学问题
1.历史教师的古诗词知识相对不足
2.历史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能力和意愿不高
(三)对学生问卷内容的统计分析
1.对七年级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
2.七年级学生的古诗词知识储备现状
3.七年级学生对古诗词应用于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四)学生问卷反映的学习问题
1.部分学生不重视、不喜欢历史课
2.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和作用了解不够深刻
3.学生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弱
三、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专题教学中的应用与作用
(一)古诗词在不同专题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在古代政治史教学中的应用
2.在古代经济史教学中的应用
3.在古代思想、文化史教学中的应用
(二)古诗词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中的作用
1.在培养唯物史观方面
2.在培养史料实证方面
3.在培养家国情怀方面
四、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策略
(一)七年级历史课程与古诗词的对应情况
(二)应用原则
1.保“质”为首
2.控“量”为要
3.契合课标
(三)应用策略
1.教师自学诗词,夯实实践基础
2.调研学生水平,掌握实际学情
3.指导学生参与,做好课前准备
4.鼓励课堂展示,提振学习激情
5.拓展学生思维,聚焦重点难点
6.师生交流反思,注重激励改进
五、古诗词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实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诗经·大雅·文王》看西周初之天命观[J]. 张敏.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03)
[2]“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人教版“抗日战争”一课为例[J]. 孙水庆. 中学历史教学. 2019(10)
[3]古诗词与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整合[J]. 夏锦.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
[4]浅谈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 陈丽红. 学周刊. 2018(31)
[5]初中历史主题教学初探[J]. 肖永灿. 华夏教师. 2018(18)
[6]浅议学科素养下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J]. 魏华. 学周刊. 2018(21)
[7]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 武朝元. 中国校外教育. 2018(17)
[8]初中历史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J]. 吕秀兰. 学周刊. 2018(20)
[9]搞好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 孔培雯. 学周刊. 2018(14)
[10]基于学科素养的“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以“北洋金融街的变迁”项目式学习为例[J]. 田红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8(02)
博士论文
[1]中学生历史意识建构研究[D]. 徐赐成.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唐诗盛衰主题研究[D]. 陈思.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清代咏史创作论稿[D]. 张海燕.陕西师范大学 2014
[4]汉魏晋南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D]. 于海峰.北京大学 2012
[5]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胡虹丽.湖南师范大学 2010
[6]论唐代战争诗[D]. 王福栋.中央民族大学 2010
[7]唐诗与西域文化[D]. 海滨.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宋代咏史诗研究[D]. 张小丽.陕西师范大学 2006
[9]唐代科举诗研究[D]. 郑晓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唐代女性诗歌研究[D]. 俞世芬.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诗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李建东.天水师范学院 2018
[2]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 矫艳.渤海大学 2018
[3]初中历史学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 李春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8
[4]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研究[D]. 王莹.四川师范大学 2018
[5]古诗词在中学历史“神入”教学中的应用[D]. 邢德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6]迁移理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吕胜海.广西师范大学 2017
[7]宋诗宋词在中学宋代经济史教学中的运用[D]. 牛雯暄.河北师范大学 2017
[8]国学热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 高晶晶.辽宁师范大学 2017
[9]古诗词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赵帆.南京师范大学 2017
[10]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D]. 翟羽佳.扬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82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8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