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16:13
  “人与自然的和解”是马克思“两个和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法权诉求和人文关怀,正是这种法权诉求和人文关怀赋予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丰富的法权思想,是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走进现代政治生活的理论根基。时代是思想的土壤,实践是理论的源泉。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基础:一是,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及人与自然法权状况的异化,引起了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问题的高度关注;二是,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考是马克思人与自然法权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汲取了康德“人为自然立法”、黑格尔“人对自然意志所有权”以及费尔巴哈“人对自然感性所有权”的思想中的合理的因素,摒弃其落后的因素,完成了对前人法权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三是,马克思在现实和实践的基础上转变了自身的思想,不断地完善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从而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本文的核心内容是探究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内容,主要从其立足点、基本前提和理论归属三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内涵。...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的概念
        (二)自然的概念
        (三)法权的概念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产生的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法权状况
    第二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思想
        二、黑格尔“人对自然意志所有权”的思想
        三、费尔巴哈“人对自然感性所有权”的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转变历程
        一、《博士论文》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演进过程
        二、《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历史转向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阐述
        四、历史唯物主义时期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立足点:实践基础上人的权利
        一、人人平等拥有自然物的所有权
        二、人在劳动实践基础上获得自然物的所有权
        三、人对自然物是有限所有权
    第二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基本前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与自然法权关系
        一、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法权关系异化的具体表现——劳动者与资本家对自然物所有权的异化
        二、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法权关系异化的实质—不平等的人与人的法权关系
        三、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法权关系异化的根源—私有制
    第三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归属: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理想社会形态
        二、扬弃私有财产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必然途径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是理想的人与自然法权关系的必然结果
第三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是构建中国特色生态哲学的法权论基础
        二、确立了当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基本价值原则
    第二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法权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二、为培育人民群众的生态法治素养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三、为彻底地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指明法权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接驳与拓展:“生态文明入宪”与环境法制革新[J]. 刘洪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5)
[2]马克思主义法权关系理论的科学内涵与现实价值[J]. 李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马克思论所有权的自由本质和自我异化[J]. 萧诗美,肖超.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2)
[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法权观探析[J]. 武海宝.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10)
[5]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J]. 陈金清.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11)
[6]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当代意蕴[J]. 陈士勇,张龙.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7]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J]. 李海洋.  高校理论战线. 2011(04)
[8]法权的尘世根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黑格尔法哲学体系的批判路径[J]. 朱哲,马晖慧,熊颖敏.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3)
[9]占有与所有权辨异——简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法权思想的扬弃[J]. 朱哲,马晖慧.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01)
[10]论黑格尔对财产权的批判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黑格尔《法哲学》的“秘传教诲”[J]. 张盾,刘聪.  江海学刊. 2010(06)

博士论文
[1]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研究[D]. 张楠.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马克思法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 汪家宝.复旦大学 2008
[3]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 黄和新.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探寻马克思人与自然思想的当代价值[D]. 马鹏.山西大学 2016
[2]马克思所有权概念的视域转换及其哲学意义[D]. 刘林娟.南京大学 2014
[3]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夏强.辽宁大学 2014
[4]马克思法权思想的人本视域研究[D]. 张海琳.安徽大学 2011
[5]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重视野[D]. 杜琳.上海交通大学 2012
[6]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张琼.湖南师范大学 2010
[7]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张伟.山西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899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2899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8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