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上海“斯巴达勇士赛”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基于参赛者体验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24 21:58
  斯巴达勇士赛是目前全球最为顶尖的系列障碍赛,现今每年在超过40个国家开展200场以上该项赛事,参赛人数高达900万人。该赛事自2016年9月引入中国以来,受到广大运动人士的喜爱与追捧。但由于该赛事起源于美国,并且障碍路跑在国内属于较新的赛事类型,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赛事的组织管理都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因此,对斯巴达勇士赛参赛者体验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赛事本身服务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促进该赛事在中国的良好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国内障碍路跑赛事提供相关借鉴。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调查、数理统计、文本分析等方法,对斯巴达勇士赛参赛者参与该项赛事的感知服务质量、满意度与行为意向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不同参赛人群的感知服务质量、满意度与行为意向,并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结合有效的432份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本次斯巴达勇士赛中,男性参赛者多于女性参赛者,参赛群体年龄呈现年轻化特征且具有较高学历。赛事吸引了近一半的本地参赛者和近一半的外地参赛者,大部分参赛者在赛前没有参加斯巴达勇士赛训练营。此外,大部分参赛者是通过朋友介绍、微信、官网、微博、健身房渠道知晓该项赛事...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上海“斯巴达勇士赛”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基于参赛者体验视角


研究思路图

质量图,关系模型,质量,斯巴达


上海“斯巴达勇士赛”服务质量提升研究——基于参赛者体验视角183.2.6文本分析法通过N-viewer软件对问卷“建议”部分及访谈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词频分析。3.3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3.3.1概念模型的构建通过国内外学者们关于服务质量、满意度、行为意向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梳理,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服务质量—满意度—行为意向链进行学习与借鉴。结合上海斯巴达勇士赛的具体特征情况,测量参赛者感知赛事服务质量、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研究满意度这一中间变量的中介效应。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及访谈,对实际回收的数据与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斯巴达勇士赛的特性,本研究拟构建斯巴达勇士赛参赛者感知赛事服务质量、满意度、行为意向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具体关系模型图,见图3.3所示。图3.3服务质量、满意度、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模型图3.3.2研究假设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体育赛事服务质量、参赛者满意度及行为意向等相关文献综述内容,在此研究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期望以及上海斯巴达勇士赛服务质量的优化,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四个研究假设:H1:斯巴达勇士赛的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参赛者满意度。H2:斯巴达勇士赛的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参赛者的行为意向。H3:斯巴达勇士赛的参赛者满意度会直接影响参赛者的行为意向。H4:斯巴达勇士赛的参赛者满意度在赛事的服务质量与参赛者行为意向中具有中介效应。3.4斯巴达勇士赛参赛者满意度量表问卷信效度检验信度是指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效度是指调查问卷的有效性,量表编制是否合理则直接反映在评价数据结果的信效度上。

质量图,碎石,质量,成分


上海“斯巴达勇士赛”服务质量提升研究——基于参赛者体验视角21表3.7.2解释的总方差(服务质量)成分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循环平方和载入总计变异的%累加%总计变异的%累加%总计变异的%累加%17.48253.44053.4407.48253.44053.4404.46831.91731.91721.1898.49061.9311.1898.49061.9312.86520.46852.38431.1097.91969.8501.1097.91969.8502.44517.46569.8504.7905.64075.4905.7335.23380.7226.5634.02184.7437.4583.27588.0188.3782.70090.7189.3462.47293.18910.3192.28295.47111.2311.65097.12112.1671.19698.31713.126.90299.21914.109.781100.000从得到的解释的总方差表格可以看出,SPSS22.0软件给出的是3个公因子成分,特征值解释的累积百分比达到了74.885%。由碎石图3.7.3也可以再次证明初始计算得出提取的公因子有3个成分,之后曲线趋势趋于平稳。图3.7.3碎石图(服务质量)因子旋转成分矩阵分析运用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后,观察结果中生成的旋转成分矩阵表格,见表3.7.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斯巴达勇士赛 尽释潜能 破茧重生[J]. hmily.  时尚北京. 2019(03)
[2]马拉松赛事选手参赛满意度的调查——以2017年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为例[J]. 乔伟铭,陈建华,吴坤松.  体育科学研究. 2018(01)
[3]我国马拉松运动现象的社群主义隐喻及其理性思考[J]. 王军利,杨家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4]从赛事运营角度提升越野跑赛事规格的研究[J]. 胡庆才.  当代体育科技. 2017(30)
[5]斯巴达勇士赛研究[J]. 伍谋.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6)
[6]中小型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 李琼.  当代体育科技. 2017(15)
[7]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参赛者服务比较研究[J]. 李齐,方春妮.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5)
[8]美国路跑赛事发展特征、问题及启示[J]. 白莉莉,冯晓露.  中国体育科技. 2017(03)
[9]国内路跑赛事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孙启斌,徐琳.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3)
[10]论跑步的兴起及其赛事产业经济[J]. 刘元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硕士论文
[1]非传统和传统路跑赛事参赛者跑步动机的对比研究[D]. 陈玲玲.首都体育学院 2019
[2]上海中小型路跑赛事服务质量对参赛者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 魏善亮.上海体育学院 2018
[3]马拉松赛事服务质量对再次参赛意愿的影响研究[D]. 李凯丽.上海体育学院 2018
[4]近五年(2013-2017)我国路跑赛事发展现状研究[D]. 白婧.首都体育学院 2018
[5]基于现场观众感知的品牌赛事服务质量对观赛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D]. 李颂.上海体育学院 2017



本文编号:3301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01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