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1 03:31
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人类生产活动导致的以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粗放、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较快的经济增速使得该地区的碳排放一直占全球碳排放的40%以上,且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因此,测算该地区的贸易隐含碳,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共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对全球的碳减排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建立了三种投入产出(SRIO、BTIO、MRIO)模型,总结了三种模型在测算贸易隐含碳时的优劣。其次,本文选择了当下涵盖国家最广、数据更新最快、行业划分更细的全球多地区投入产出数据库Eora,运用MRIO模型估算了1992-2014年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比较了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各地区各行业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的差异。分析了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的构成,揭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碳排放转移的基本现实。最后,本文运用MRIO-SDA模型测算和考察了中国和“一带一路”地区生产侧及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2-...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各行业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情况
中作为中间投入被消耗掉的,作为最终产品的部分很少。(2)消费侧碳排放中占比很高的行业,如“建筑业”和“电气与机械”,在生产侧碳排放中占比却很校这是因为,虽然“建筑业”和“电气与机械”等行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很少,但是却使用了大量的能源密集型产品作为中间投入,这部分中间产品隐含的2虽然是其上游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但是它们却是为“建筑业”和“电气与机械”等行业的最终产品服务的,基于消费侧碳排放“谁消费谁负责”的核算原则,这部分碳排放应该分配给“建筑业”和“电气与机械”等行业。图4-2东北亚地区各行业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情况如图4-2所示,2014年,东北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为1682.01Mt,碳排放最多的前三个行业依次为“电力、煤气和供水业”、“石油、化工、非金属矿产”和“运输业”。其碳排放依次为666.51Mt、409.46Mt和237.12Mt,占东北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的比例依次为39.63%、24.34%和14.10%。这些行业的碳排放占东北
第四章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贸易隐含碳实证分析36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的比例高达78.07%,可以说东北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这三个行业。2014年,东北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为1374.73Mt。消费侧碳排放占东北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的比例大于10%的行业有“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16.59%)、“建筑业”(13.90%)和“租赁与其他商务活动”(11.62%);消费侧碳排放占东北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的比例大于4%的行业有:“食品和饮料制造业”(9.29%)、“电气与机械”(8.96%)、“运输业”(8.94%)、“零售贸易”(6.44%)、“农业”(5.50%)和“电力、煤气和供水业”(4.98%)。可以看到,东北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出现比较集中的行业。图4-3中亚地区各行业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情况如图4-3所示,2014年,中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为368.51Mt。其中,“电力、煤气和供水业”的碳排放最多,为167.12Mt,占中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的比例几乎接近一半(45.35%)。再往后依次为“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产”、“采矿业和采石业”和“运输业”,2014年,这些行业的碳排放占中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的比例依次为10.43%、10.25%和9.83%。2014年,中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为305.96Mt。消费侧碳排放占中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的比例大于10%的行业有“建筑业”(18.29%)、“电力、煤气和供水业”(12.12%)和“食品和饮料制造业”(10.81%);消费侧碳排放占中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的比例大于4%的行业有:“运输业”(8.48%)、“租赁与其他商务活动”(7.05%)、“纺织品及成衣”(6.80%)、“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5.92%)和“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产”(4.36%)。可以看到,中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出现比较集中的行业。
本文编号:3354788
【文章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各行业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情况
中作为中间投入被消耗掉的,作为最终产品的部分很少。(2)消费侧碳排放中占比很高的行业,如“建筑业”和“电气与机械”,在生产侧碳排放中占比却很校这是因为,虽然“建筑业”和“电气与机械”等行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2很少,但是却使用了大量的能源密集型产品作为中间投入,这部分中间产品隐含的2虽然是其上游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但是它们却是为“建筑业”和“电气与机械”等行业的最终产品服务的,基于消费侧碳排放“谁消费谁负责”的核算原则,这部分碳排放应该分配给“建筑业”和“电气与机械”等行业。图4-2东北亚地区各行业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情况如图4-2所示,2014年,东北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为1682.01Mt,碳排放最多的前三个行业依次为“电力、煤气和供水业”、“石油、化工、非金属矿产”和“运输业”。其碳排放依次为666.51Mt、409.46Mt和237.12Mt,占东北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的比例依次为39.63%、24.34%和14.10%。这些行业的碳排放占东北
第四章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贸易隐含碳实证分析36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的比例高达78.07%,可以说东北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这三个行业。2014年,东北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为1374.73Mt。消费侧碳排放占东北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的比例大于10%的行业有“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16.59%)、“建筑业”(13.90%)和“租赁与其他商务活动”(11.62%);消费侧碳排放占东北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的比例大于4%的行业有:“食品和饮料制造业”(9.29%)、“电气与机械”(8.96%)、“运输业”(8.94%)、“零售贸易”(6.44%)、“农业”(5.50%)和“电力、煤气和供水业”(4.98%)。可以看到,东北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出现比较集中的行业。图4-3中亚地区各行业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情况如图4-3所示,2014年,中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为368.51Mt。其中,“电力、煤气和供水业”的碳排放最多,为167.12Mt,占中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的比例几乎接近一半(45.35%)。再往后依次为“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产”、“采矿业和采石业”和“运输业”,2014年,这些行业的碳排放占中亚地区生产侧碳排放的比例依次为10.43%、10.25%和9.83%。2014年,中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为305.96Mt。消费侧碳排放占中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的比例大于10%的行业有“建筑业”(18.29%)、“电力、煤气和供水业”(12.12%)和“食品和饮料制造业”(10.81%);消费侧碳排放占中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的比例大于4%的行业有:“运输业”(8.48%)、“租赁与其他商务活动”(7.05%)、“纺织品及成衣”(6.80%)、“教育、医疗和其他服务”(5.92%)和“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产”(4.36%)。可以看到,中亚地区消费侧碳排放分布较为分散,没有出现比较集中的行业。
本文编号:3354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5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