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市民社会批判与现代性困境的超越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03:36
  现代性问题在20世纪后期的中西方学界引起广泛讨论,至今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和批判早在现代社会发展之初就已经开始了,马克思是最早对现代性问题予以反思和批判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就是其对现代性问题的病理学诊断。与其他现代性批判的思想家所持单一的批判立场不同,马克思在反思和批判现代性问题时,实际上持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辩证立场。马克思是在继承启蒙现代性的价值规范基础上,从市民社会批判的独特路径出发,揭示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扬弃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现实性道路,以此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性困境的克服和超越。马克思部分地继承了黑格尔现代性批判的思想,意识到了现代性的内在“分裂”问题,并以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和解”为最终目的。但与黑格尔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现代性困境的根源在于市民社会的内在矛盾。为从根本上走出现代性的困境,只能深入到市民社会内部,考察其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揭示出其内在矛盾。因此,马克思独辟了一条市民社会批判的现代性批判道路。在批判和反思现代性问题,揭露现代人的深层生存困境时,马克思改变了以往哲学史上传统的思维方...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引论:现代性概念及现代性批判的传统路径
    一、现代性的概念及其内涵特征
        (一)现代性的概念
        (二)“现代性”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二、现代性批判的三条传统路径
        (一)浪漫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 艺术审美的和解之路
        (二)思辨辩证法对现代性的批判:寻求哲学的和解之路
        (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一章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价值规范基础及批判路径
    第一节 市民社会批判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价值规范基础
        1.1 马克思对现代市民社会价值规范的批判和发展
        1.2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价值规范基础:社会化的人类
    第二节 市民社会批判: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独特路径
        2.1 市民社会的社会关系:现代人本质的根本展现
        2.2 市民社会批判:现代性的“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第二章 市民社会与现代人的分裂困境
    第一节 现代性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
        1.1 市民社会的概念
        1.2 市民社会的原则和精神
    第二节 现代性内在分裂的根源:市民社会的“自我分裂”
        2.1 个人与共同体的分裂
        2.2 社会的结构性分裂:阶级分化
第三章 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个人受抽象统治”的政治经济学解剖
        1.1 商品的神化与“现实的抽象化”
        1.2 抽象劳动与人的异化
    第二节 现代性的根本逻辑:理性形而上学与资本的联姻
        2.1 理性形而上学:现代世界的“幽灵”
        2.2 资本逻辑的形而上学本质
第四章 社会化的人类:现代性困境的超越之路
    第一节 真实的共同体:人与人关系的和解
    第二节 瓦解资本的逻辑:破除抽象对人的统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384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84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8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