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路径选择及其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1-09-09 14:55
  采集、加工、披露和使用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的活动称为信用征信活动,其对金融系统的运作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性。2015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8家社会征信机构的个人征信业务被同意开展相关准备工作的通知以来,至2019年6月,仅有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获得央行的许可。虽然首张个人征信牌照落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征信行业之前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已经得到攻克和解决。当前国际上的个人征信模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在征信机构的设置、征信监管制度、信息主体权利保护等问题上仍然还需要监管机构和征信机构以及征信市场等方面作出针对性的回应。我国目前的个人征信模式整体上仍然侧重于,基于央行领导下的个人征信的公共征信模式,个人征信市场化的发展还处于一个萌芽的起步阶段。为了贯彻落实我国征信建设中关于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征信系统的要求,坚持政府与市场互促互进的征信发展新思路,央行下的公共征信系统与市场化的私营征信机构功能互补而又错位发展的新格局的构建尤为关键。同时,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征信市场运行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困境没有及时得到回应,无论是在信用数据方面、隐私权保护方面还是征信监管方面...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人征信模式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个人征信模式的定义
    第二节 个人征信模式的类型化划分
        一、公共征信模式
        二、私营征信模式
    第三节 两种征信模式的比较
第二章 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现状及立法困境
    第一节 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现状
        一、政府主导的公共征信模式
        二、个人征信市场化起步
    第二节 我国个人征信模式运行的立法困境
        一、信用数据方面缺乏法律规范
        二、隐私权保护方面立法不明确
        三、征信监管立法不足
第三章 域外个人征信模式概况及启示
    第一节 域外个人征信模式概况
        一、欧洲的政府主导的公共征信模式
        二、美国的市场主导的私营征信模式
    第二节 域外个人征信模式的启示
        一、域外征信的模式思考
        二、健全征信法律体系
        三、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四、重视征信行业的监督管理
第四章 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选择及立法完善
    第一节 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选择
        一、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发展趋势——公私混合模式
        二、发展公私混合模式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我国个人征信模式的立法完善
        一、推进信用数据的规范化建设
        二、强化信用主体权益保护
        三、健全个人征信监管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9年,征信业从哪里出发?[J]. 吴晶妹.  征信. 2019(01)
[2]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用信息保护——以个人征信制度的完善为契机[J]. 吴旭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3]个人征信法律亟待完善[J]. 卜晓颍.  人民论坛. 2018(31)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实践及展望[J]. 刘国刚.  金融理论探索. 2018(02)
[5]个人征信机构独立性研究[J]. 杨东,徐信予.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7(06)
[6]个人大数据征信:模式困境与出路探析[J]. 赵志勇.  上海金融. 2017(07)
[7]大数据背景下个人征信信息保护的立法完善[J]. 涂永前,王晓天.  互联网天地. 2017(05)
[8]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构建研究[J]. 韩鹏.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06)
[9]征信业发展国际经验及借鉴启示[J]. 孔婷.  征信. 2016(09)
[10]美国个人征信机构间的信用信息共享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高博,谢朝阳.  时代金融. 2016(20)

博士论文
[1]我国个人征信市场体系研究[D]. 王志鹏.湖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大数据征信法律问题研究[D]. 余录.华南理工大学 2019
[2]我国小微企业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 林贵妹.南昌大学 2019
[3]征信领域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D]. 李振琴.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4]我国个人征信中信用信息采集与使用立法完善[D]. 王惠.山东科技大学 2018
[5]互联网征信法律问题研究[D]. 齐文昊.黑龙江大学 2018
[6]个人征信与信息主体权利保护研究[D]. 李卫.华中师范大学 2017
[7]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研究[D]. 孙蕾.华东政法大学 2016
[8]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中信用权保护的研究[D]. 蒋丽.华东政法大学 2016
[9]互联网条件下个人征信市场化的法律规制[D]. 张斌.西南财经大学 2016
[10]我国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研究[D]. 朱莎.上海交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92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392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