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中美青少年篮球训练体制的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1 22:3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强,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在建设体育强国处于核心作用。青少年篮球是我国篮球运动综合水平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构建青少年篮球训练体制,完善科学化训练方式,实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以中美青少年篮球训练体制为研究主体;分别从两国篮球训练体制背景和现状、青少年篮球训练体制的影响因素、青少年篮球组织制度、竞赛制度、培养体制和训练模式、教练员培训和上岗、训练体制优化策略等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揭示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体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可行性优化策略,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根据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青少年篮球体制面临改革,将响应国际发展趋势和方向。目前,我国篮球体制中必然存在优势和缺陷;其优势在于:1.我国篮球运动发展趋势是政府和社会结合型,以政府主导,社会为辅,共同推动篮球运动发展;2.“体教结合”培养体制逐渐完善,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符合人的全面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国家政府对篮球管理实行简政放权,逐渐实现社会俱乐部篮球产业化、商... 

【文章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美青少年篮球训练体制的差异性研究


不同等级教练员适用范围示意

排列图,排列图,赛区,篮球


中美青少年篮球训练体制的差异性研究25以红头文件的形式通知各地区体育局选拔队伍参加。2019年中国篮协主席推广“小篮球”,据官方数据统计,现阶段小篮球联赛在全国25个省市区和5个计划单列市同时开展,走进了100多座城市,吸引了共计15365支球队的100443名小球员、9674名教练员和3542名领队参与其中。经过30个赛区的角逐,共计200支球队的近2000名小球员入选华东、华南、华北、西南、西北、东北共六个大区训练营。(图5)联赛竞赛排列图2003年初中、高篮球联赛建立,十几年的联赛发展已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赛制。例如;在2019年初中篮球联赛中,比赛由基层赛、大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基层赛),各盛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学校为单位组篮球队,比赛时间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重点推广省市男子10支队伍、女子6支队伍参加,其它省市不受此限。第二阶段(大区赛),比赛时间在2020年7月-8月,大区赛分为第一、二、三、四,四个赛区,各赛区男队8支,女队8支,比赛又分部分进行;男子、女子各分为两个小组,1.采用小组单循环赛制决出各小组名次;2.采用交叉淘汰赛制决出1—8名(见下图)。第三阶段(全国总决赛),比赛时间在8月,各赛区男、女子冠亚军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比赛采用交叉淘汰赛制决出联赛男子、女子组全国总冠军。经抽签决定落位及对阵关系(排列定位图6)。(图6)联赛竞赛排列图

排列图,排列图,赛区,篮球


中美青少年篮球训练体制的差异性研究25以红头文件的形式通知各地区体育局选拔队伍参加。2019年中国篮协主席推广“小篮球”,据官方数据统计,现阶段小篮球联赛在全国25个省市区和5个计划单列市同时开展,走进了100多座城市,吸引了共计15365支球队的100443名小球员、9674名教练员和3542名领队参与其中。经过30个赛区的角逐,共计200支球队的近2000名小球员入选华东、华南、华北、西南、西北、东北共六个大区训练营。(图5)联赛竞赛排列图2003年初中、高篮球联赛建立,十几年的联赛发展已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赛制。例如;在2019年初中篮球联赛中,比赛由基层赛、大区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基层赛),各盛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学校为单位组篮球队,比赛时间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5月,重点推广省市男子10支队伍、女子6支队伍参加,其它省市不受此限。第二阶段(大区赛),比赛时间在2020年7月-8月,大区赛分为第一、二、三、四,四个赛区,各赛区男队8支,女队8支,比赛又分部分进行;男子、女子各分为两个小组,1.采用小组单循环赛制决出各小组名次;2.采用交叉淘汰赛制决出1—8名(见下图)。第三阶段(全国总决赛),比赛时间在8月,各赛区男、女子冠亚军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比赛采用交叉淘汰赛制决出联赛男子、女子组全国总冠军。经抽签决定落位及对阵关系(排列定位图6)。(图6)联赛竞赛排列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青少年体育政策发展研究[J]. 李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新机制[J]. 鲍明晓.  体育科学. 2018(10)
[3]中美篮球训练体制与人才培养比较研究[J]. 梁栋.  黑河学院学报. 2018(06)
[4]中美篮球文化差异及中国篮球文化的发展路线研究[J]. 李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S2)
[5]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基础性训练探析[J]. 许刚波,沈潇琦.  当代体育科技. 2017(27)
[6]美国青少年体育制度研究[J]. 张莉清,杨清华.  青少年体育. 2017(09)
[7]体教结合下篮球后备人才“一条龙”培养模式的实践[J]. 王宏程,张传峰,曹二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8]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环境特征与存在问题研究[J]. 张加林,唐炎,胡月英.  体育科学. 2017(03)
[9]美国体育教练员培养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吴阳,王德新,彭国强.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10]中国篮球文化主要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 刘治.  当代体育科技. 2016(21)

博士论文
[1]我国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体系研究[D]. 孙凤龙.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我国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 高治.武汉体育学院 2016
[3]中国学校体育政策的发展与改革研究[D]. 张文鹏.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青少年运动员“学训矛盾”的制度伦理研究[D]. 万炳军.北京体育大学 2012
[5]我国竞技篮球训练指导思想研究[D]. 王艳丽.苏州大学 2012
[6]中美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张晓琳.北京体育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中美高校体教结合模式下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培养的比较研究[D]. 王阳.武汉体育学院 2017
[2]国外篮球教练员远程培训的现状及对我国篮球教练员培训的启示[D]. 李国强.北京体育大学 2017
[3]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管理体制优化研究[D]. 张兴昊.华侨大学 2017
[4]我国篮球教练员高级岗位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宋琳琳.北京体育大学 2016
[5]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指标体系研究[D]. 朱四同.武汉理工大学 2016
[6]中国高中篮球联赛(CHBL)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郭华.首都体育学院 2015
[7]中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差异性研究[D]. 葛一秋.成都体育学院 2014
[8]中美高中生篮球联赛竞赛规则的比较研究[D]. 迟云东.东北师范大学 2014
[9]中美高校篮球赛事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D]. 王永森.东北大学 2013
[10]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选材指标及评价标准的研究[D]. 刘兴刚.首都体育学院 2013



本文编号:340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0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0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