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儿童组花球啦啦操竞技水平的比较研究 ——以2019年日本啦啦操公开赛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21 23:31
竞技水平层次是衡量一个运动项目在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运动员经过日常训练而积累的竞技能力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来。日本与我国同属于亚洲地区,在地域环境、运动员的身形条件等方面有着很多相同之处。如今,日本花球啦啦操已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花球技术水平和竞技水平均已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花球啦啦操一直以来是我国的弱项,而小学是教育的初始阶段,培养人才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研究儿童组花球啦啦操目的是为将来最高层次的竞技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以中日儿童花球啦啦操竞技水平比较为研究的切入点,探索提高我国儿童组花球啦啦操竞技水平的策略,同时为该项目竞技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摩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9年日本啦啦操公开赛比赛为例,分析了中日儿童花球啦啦操的竞技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主要观点如下:(1)从2019年日本啦啦操公开赛儿童组花球啦啦操成绩来看,日本儿童组代表队花球啦啦操整体竞技水平要高于中国队伍。从成套动作的技术、编排、团队协作等方面,日本代表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他们对成套动作的一致...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啦啦操的分类
高中组、公开组。每年的日本啦啦操公开赛日本啦啦操联盟会也将会从中选拔日本优秀队伍代表日本国家队参加在美国奥兰多举办的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和世界各国运动员同场竞技与交流。此次比赛采用的规则是国际啦啦操竞赛规则, 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评判包括四大部分有技术环节、团体协作环节、成套编排环节、总体评价。技术占值 30 分包括基本动作、舞蹈动作、技巧动作,团队协作占值30 分包括动作空间与动作时间。成套编排占值 30 分包括创新性、视觉性、难度的变化。总的来说,花球啦啦操在评分规则中的各个评分点都具有它一定的价值,而竞技水平是通过四个部分与成套动作的结合来实现的,因此,本文将具体从这些方面对中日竞技水平进行分析。
中日儿童组花球啦啦操竞技水平的比较研究19表3-2花球啦啦操32个基本手位的分类类型基本手位动作上举类上L、上A、上H、X、高X、高V、下举类倒L、倒V、下A、低X、下H平举类前X、T斜举类K、斜线、侧K屈臂类短T、W、上M、屈臂X、下M、加油、弓箭、小H、小弓箭R、短剑冲拳类高冲拳、侧上冲拳、侧下冲拳、斜上冲拳、斜下冲拳表3-3中日儿童组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类型统计队伍手位总数基本手位类型上举类下举类平举类斜举类屈臂类冲拳类C-STARKIDS224653616276317STARCHINE164433120134512邵阳汇江学校14848171154918北京海淀外国语学校17958412174012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16058282343314南京南化实验小学20160432664224宁波镇海蛟川小学1052925167199注:不同方向同时出现的不同基本花球首位,两拍出现相同的手位仅算1次图3-2中日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类别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新规则看竞技健美操的创新点[J]. 吴妙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12)
[2]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析研究[J]. 张玉金.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9(04)
[3]影响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分析[J]. 张玉金.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4]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表现能力新论——基于2017—2020奥运周期规则导向[J]. 徐丽萨,黄俊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5]技巧啦啦操与竞技体操的运动技能迁移[J]. 曾兰英.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06)
[6]新规则下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吊环项目的竞技水平分析——以201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为例[J]. 匡梨飞,龚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3)
[7]中外花球啦啦操比赛中跳跃类动作对比研究[J]. 居佳琪.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1)
[8]艺术体操与健美操运动项目的比较分析[J]. 花楠,刘培庆,杜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02)
[9]新规则下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析与训练[J]. 杨佳依,杨春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1)
[10]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研究[J]. 赵红. 现代交际. 2017(20)
硕士论文
[1]基于(2017-2020)周期竞赛规则对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的分析[D]. 罗勤.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北京市小学花球啦啦操训练内容研究[D]. 张贝贝.北京体育大学 2017
[3]基于规则视角的花球啦啦操竞赛制胜要素分析[D]. 王二琳.首都体育学院 2017
[4]2016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花球啦啦操竞技水平分析[D]. 梁琪.陕西师范大学 2017
[5]高校女生公共体育课推广花球啦啦操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 左建玲.北京体育大学 2016
[6]中外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技术对比研究[D]. 宋红蕾.北京体育大学 2015
[7]我国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 石千惠.北京体育大学 2015
[8]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队形创编的研究[D]. 易晶.湖南师范大学 2015
[9]花球舞蹈啦啦操队形变化设计的研究[D]. 贺超.福建师范大学 2014
[10]新规则下舞蹈啦啦操艺术编排的研究[D]. 周煜.西安体育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402706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啦啦操的分类
高中组、公开组。每年的日本啦啦操公开赛日本啦啦操联盟会也将会从中选拔日本优秀队伍代表日本国家队参加在美国奥兰多举办的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和世界各国运动员同场竞技与交流。此次比赛采用的规则是国际啦啦操竞赛规则, 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评判包括四大部分有技术环节、团体协作环节、成套编排环节、总体评价。技术占值 30 分包括基本动作、舞蹈动作、技巧动作,团队协作占值30 分包括动作空间与动作时间。成套编排占值 30 分包括创新性、视觉性、难度的变化。总的来说,花球啦啦操在评分规则中的各个评分点都具有它一定的价值,而竞技水平是通过四个部分与成套动作的结合来实现的,因此,本文将具体从这些方面对中日竞技水平进行分析。
中日儿童组花球啦啦操竞技水平的比较研究19表3-2花球啦啦操32个基本手位的分类类型基本手位动作上举类上L、上A、上H、X、高X、高V、下举类倒L、倒V、下A、低X、下H平举类前X、T斜举类K、斜线、侧K屈臂类短T、W、上M、屈臂X、下M、加油、弓箭、小H、小弓箭R、短剑冲拳类高冲拳、侧上冲拳、侧下冲拳、斜上冲拳、斜下冲拳表3-3中日儿童组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类型统计队伍手位总数基本手位类型上举类下举类平举类斜举类屈臂类冲拳类C-STARKIDS224653616276317STARCHINE164433120134512邵阳汇江学校14848171154918北京海淀外国语学校17958412174012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16058282343314南京南化实验小学20160432664224宁波镇海蛟川小学1052925167199注:不同方向同时出现的不同基本花球首位,两拍出现相同的手位仅算1次图3-2中日花球啦啦操基本手位动作类别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新规则看竞技健美操的创新点[J]. 吴妙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12)
[2]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析研究[J]. 张玉金.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9(04)
[3]影响高校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因素分析[J]. 张玉金.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4]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表现能力新论——基于2017—2020奥运周期规则导向[J]. 徐丽萨,黄俊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5]技巧啦啦操与竞技体操的运动技能迁移[J]. 曾兰英.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06)
[6]新规则下我国男子竞技体操吊环项目的竞技水平分析——以2017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为例[J]. 匡梨飞,龚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3)
[7]中外花球啦啦操比赛中跳跃类动作对比研究[J]. 居佳琪.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1)
[8]艺术体操与健美操运动项目的比较分析[J]. 花楠,刘培庆,杜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02)
[9]新规则下的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分析与训练[J]. 杨佳依,杨春梅. 当代体育科技. 2018(01)
[10]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研究[J]. 赵红. 现代交际. 2017(20)
硕士论文
[1]基于(2017-2020)周期竞赛规则对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的分析[D]. 罗勤.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北京市小学花球啦啦操训练内容研究[D]. 张贝贝.北京体育大学 2017
[3]基于规则视角的花球啦啦操竞赛制胜要素分析[D]. 王二琳.首都体育学院 2017
[4]2016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花球啦啦操竞技水平分析[D]. 梁琪.陕西师范大学 2017
[5]高校女生公共体育课推广花球啦啦操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 左建玲.北京体育大学 2016
[6]中外花球啦啦操成套动作技术对比研究[D]. 宋红蕾.北京体育大学 2015
[7]我国集体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 石千惠.北京体育大学 2015
[8]花球舞蹈啦啦操成套动作队形创编的研究[D]. 易晶.湖南师范大学 2015
[9]花球舞蹈啦啦操队形变化设计的研究[D]. 贺超.福建师范大学 2014
[10]新规则下舞蹈啦啦操艺术编排的研究[D]. 周煜.西安体育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402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0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