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对青年减脂效果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03:13
研究目的随着青年人面临的工作和学业压力日渐增大,久坐不动和营养过剩的生活习惯使得青年人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影响,体脂率升高所引起的高血脂、高血压类疾病逐渐年轻化。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选取了天津市维柯特健身中60名体脂率超过正常范围但未到肥胖程度的青年男女进行为期16周的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的运动干预,旨在探究其不同的结合方式对青年人群减脂效果的影响,达到科学、高效减脂的目的。研究方法从天津市维柯特健身会所中选取60名(男30名,女30名)受试者,年龄在19至25岁之间,之后将男女受试者分别分成实验一组(先进性抗阻训练再进行有氧运动)、实验二组(先进行有氧运动再进行抗阻训练)和对照组(健身房内提供的操课,杠铃操除外)各20人,在实验开始前对减脂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项目包括:身体形态(身高、体重、手臂围度、腰部围度、大腿围度、臀部围度、BMI)、身体成分(体脂率、骨骼肌、体水分、内脏脂肪等级、皮下脂肪)、基础代谢和肌肉力量,并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结束后在对减脂相关的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不变,并对前后的测试结果相比较。研究结果经过16周的实验干预(1)在身体形态方面,男女性实验组...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前后男性实验一组和二组身体形态指标变化幅度统计图
圆钜臁?综上,实验前后实验一组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较,实验前所有指标的P值>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出,P值均小于0.01,体重、大腿围度、腰部围度、臀部围度和身体质量指数均呈现出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一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实验一组的手臂围度有所增长,对照组的手臂围度有所下降,两组数据对比后P值小于0.01,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一组采取的先抗阻训练再进行有氧运动的训练模式与对照组采取的以有氧运动为主的操课的训练模式相比,实验一组的数据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图2实验前后男性实验一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变化幅度统计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一组变化幅度最明显的是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了11.89%。之后依次体重下降了4.61%,大腿围度下降了4.15%,腰部围度下降了3.02,臀部围度下降了2.96%。变化最小的是手臂围度,增长了1.84%。对照组变化最大的是体重,下降了4.54%。之后依次是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了4.60%,大腿围度下降了4.50%,手臂围度下降了2.18%,臀部围度下降了1.56%,变化最小的是腰部围度,下降了1.34%。经过16周的实验干预,实验一组与对照组的体重、大腿围度、腰部围度、臀部围度和身体质量指数都有所下降,实验一组的下降幅度要优于对照组。实验一组的手臂围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对照组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4.1.1.3男性受试者实验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身体形态指标比较表6实验前后男性实验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情况统计表实验二组对照组项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TP体重(kg)实验前76.53±2.7777.92±3.58-1.3040.225实验后71.96±2.5974.38±3.39-2.7060.024*手臂围度(cm)实验前31.98±0.7232.07±0.35-0.2230.828实验后32.48±0.7531.
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对青年减脂效果影响的研究16图3实验前后男性实验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变化幅度统计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二组变化幅度最明显的是大腿围度,下降了7.34%。之后依次是体重下降了7.03%,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了6.19%,腰部围度下降了5.50%,臀部围度下降了3.40%,变化最小的是手臂围度,增长了1.62%。对照组变化最大的是体重,下降了4.54%。之后依次是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了4.60%,大腿围度下降了4.50%,手臂围度下降了2.18%,臀部围度下降了1.56%,变化最小的是腰部围度,下降了1.34%。经过16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大腿围度、腰部围度、臀部围度和身体质量指数都有所下降,实验二组的下降幅度要优于对照组。实验二组的手臂围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对照组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4.1.2女性受试者训练前后身体形态指标变化4.1.2.1女性受试者实验一组和二组训练前后身体形态指标比较表7实验前后女性实验一组和二组身体形态指标情况统计表实验一组实验二组项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TP体重(kg)实验前68.92±2.1267.96±2.111.0190.335实验后62.36±1.2464.53±1.97-3.4730.007**手臂围度(cm)实验前20.96±0.4221.19±0.42-1.1100.296实验后20.06±0.4220.59±0.42-2.5590.031*腰部围度(cm)实验前63.09±0.5162.89±0.610.7340.482实验后57.24±1.6959.50±0.53-3.6020.006**大腿围度(cm)实验前48.18±0.6948.04±1.170.2750.789实验后42.71±0.6345.37±1.12-5.5840.026*臀部围度(cm)实验前91.54±1.0691.00±1.081.1560.278实验后84.87±0.9586.16±1.02-3.0140.015*身体质量指数(kg/m2)实验前26.41±0.4726.05±0.531.4130.191实验后23.93±0.2824.51±0.6
本文编号:3425524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实验前后男性实验一组和二组身体形态指标变化幅度统计图
圆钜臁?综上,实验前后实验一组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较,实验前所有指标的P值>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出,P值均小于0.01,体重、大腿围度、腰部围度、臀部围度和身体质量指数均呈现出高度显著性差异,实验一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实验一组的手臂围度有所增长,对照组的手臂围度有所下降,两组数据对比后P值小于0.01,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一组采取的先抗阻训练再进行有氧运动的训练模式与对照组采取的以有氧运动为主的操课的训练模式相比,实验一组的数据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图2实验前后男性实验一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变化幅度统计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一组变化幅度最明显的是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了11.89%。之后依次体重下降了4.61%,大腿围度下降了4.15%,腰部围度下降了3.02,臀部围度下降了2.96%。变化最小的是手臂围度,增长了1.84%。对照组变化最大的是体重,下降了4.54%。之后依次是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了4.60%,大腿围度下降了4.50%,手臂围度下降了2.18%,臀部围度下降了1.56%,变化最小的是腰部围度,下降了1.34%。经过16周的实验干预,实验一组与对照组的体重、大腿围度、腰部围度、臀部围度和身体质量指数都有所下降,实验一组的下降幅度要优于对照组。实验一组的手臂围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对照组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4.1.1.3男性受试者实验二组和对照组训练前后身体形态指标比较表6实验前后男性实验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情况统计表实验二组对照组项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TP体重(kg)实验前76.53±2.7777.92±3.58-1.3040.225实验后71.96±2.5974.38±3.39-2.7060.024*手臂围度(cm)实验前31.98±0.7232.07±0.35-0.2230.828实验后32.48±0.7531.
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对青年减脂效果影响的研究16图3实验前后男性实验二组和对照组身体形态指标变化幅度统计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后实验二组变化幅度最明显的是大腿围度,下降了7.34%。之后依次是体重下降了7.03%,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了6.19%,腰部围度下降了5.50%,臀部围度下降了3.40%,变化最小的是手臂围度,增长了1.62%。对照组变化最大的是体重,下降了4.54%。之后依次是身体质量指数下降了4.60%,大腿围度下降了4.50%,手臂围度下降了2.18%,臀部围度下降了1.56%,变化最小的是腰部围度,下降了1.34%。经过16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重、大腿围度、腰部围度、臀部围度和身体质量指数都有所下降,实验二组的下降幅度要优于对照组。实验二组的手臂围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而对照组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4.1.2女性受试者训练前后身体形态指标变化4.1.2.1女性受试者实验一组和二组训练前后身体形态指标比较表7实验前后女性实验一组和二组身体形态指标情况统计表实验一组实验二组项目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TP体重(kg)实验前68.92±2.1267.96±2.111.0190.335实验后62.36±1.2464.53±1.97-3.4730.007**手臂围度(cm)实验前20.96±0.4221.19±0.42-1.1100.296实验后20.06±0.4220.59±0.42-2.5590.031*腰部围度(cm)实验前63.09±0.5162.89±0.610.7340.482实验后57.24±1.6959.50±0.53-3.6020.006**大腿围度(cm)实验前48.18±0.6948.04±1.170.2750.789实验后42.71±0.6345.37±1.12-5.5840.026*臀部围度(cm)实验前91.54±1.0691.00±1.081.1560.278实验后84.87±0.9586.16±1.02-3.0140.015*身体质量指数(kg/m2)实验前26.41±0.4726.05±0.531.4130.191实验后23.93±0.2824.51±0.6
本文编号:3425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25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