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日钓鱼岛争端及其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下简称钓鱼岛)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中国大陆正东侧东海大陆架以东的台湾岛东北部,是处于中琉界沟西侧的一座岛屿。而中日“钓鱼岛争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涵盖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综合性问题。 钓鱼岛的历史悠久,明清时期频繁的出现在了我国古代历代的册封琉球史录中。中日甲午海战,成为钓鱼岛问题的导火索,日本第一次对觊觎已久的钓鱼岛有了实质性的行动;二战以后,美国政府托管琉球,随后将施政权返还给日本,这一事件使得日本得以在国际社会中公然窃取钓鱼岛。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美国因素影响着中日关系的走向,而美日关系的发展,特别是《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和美日联合军演,也影响着“钓鱼岛争端”问题的走向。历史上,中日“钓鱼岛问题”一直争端不断,特别自2010年以来,我国的国家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的领海基线;进行常态巡航;划分东海防空识别区。日本政府对钓鱼岛四个附属小岛命名;购买钓鱼岛土地;对钓鱼岛进行巡航等。两国的行为引发了新一轮的“钓鱼岛问题”的热潮,并一度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经济和政治交往减少。 根据国际政治中的“均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倾向于通过一定的均势政策防止霸权国家的出现,以维护自身利益,保持现状。基于中日在海洋力量上的博弈的现状,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和日本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负责海洋管理事务的职能部门来窥探两个国家的海洋战略;通过研究中国和日本的海上军事实力来规划未来海上军力的发展;通过对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的研究来得到中日在看待海洋问题上的差异,借此提高海洋认同感,增强海洋战略互信。 另一方面,通过对国际海洋争端先例的研究来为“钓鱼岛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性的方案。本文分别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的白礁岛之争为例、英国和阿根廷的马岛战争为例、澳大利亚和东帝汶合作开发为例,对钓鱼岛争端的解决方式提供可能性,对我国海洋争端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对钓鱼岛争端的解决提出展望。共分三个部分讲述,第一部分提出现阶段缓解海洋争端的方法——搁置争议,共同保护。第二部分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海洋政策,提出发展我国海洋战略,让日本和国际社会明晰我国的海洋发展战略。第三部分,解决“钓鱼岛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大国间的新型伙伴关系,通过经济和政治上的互信来妥善处理钓鱼岛问题。
【关键词】:海洋基本法 军事 均势 海权 国际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82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6
- 第一章 钓鱼岛争端背景研究16-23
- 第一节 钓鱼岛争端的由来16-18
- 第二节 钓鱼岛争端的现状18-19
- 第三节 美国因素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影响19-23
- 第二章 钓鱼岛争端中的海洋力量对比23-36
- 第一节 中日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及行政机构的设立23-29
- 第二节 中日海洋军事力量对比29-33
- 第三节 中日海洋意识、海洋文化对比33-36
- 第三章 国际海洋争端先例对我国海洋争端的借鉴意义36-41
- 第一节 国际法院仲裁先例对我国海洋争端的借鉴意义36-38
- 第二节 从国际争端中分析武力解决钓鱼岛争端的可行性38-40
-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与东帝汶合作开发对钓鱼岛争端适用性40-41
- 第四章 中日钓鱼岛争端的解决途径41-51
- 第一节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保护41-43
- 第二节 制定中国海洋战略43-45
- 第三节 发展中国海洋军事力量45-46
- 第四节 增强海洋意识、宣传海洋文化46-49
- 第五节 建立大国间的新型伙伴关系49-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莎莎;;历次保钓情况统计及钓鱼岛问题之我见[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张锦文;;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前沿;2008年02期
3 张玮;;钓鱼岛问题成因探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6期
4 念宇峰;;解决钓鱼岛问题的可行性途径探究[J];科技信息;2012年01期
5 张彩霞;;2000年以来大陆学界对钓鱼岛问题的研究现状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03期
6 毛伟;;钓鱼岛问题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J];观察与思考;2012年07期
7 李莉;;“以面带点”促进钓鱼岛问题解决[J];世界知识;2012年18期
8 周永生;;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存在“小棒外交”[J];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39期
9 于英红;;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为何越发强硬[J];同舟共进;2012年10期
10 张琛华;冯爱红;;“钓鱼岛问题”引发的爱国主义新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海宽;;日本为何不能在钓鱼岛问题上走出困境[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11期)[C];2013年
2 冯昭奎;;回顾中日经济关系历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A];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2012年第3期(总第108期)[C];2012年
3 朱光立;;钓鱼岛问题的焦点透视[A];郑和研究2014年第1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侯丽军 王宇丹;外交部就钓鱼岛问题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早报记者 张U
本文编号:346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