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4 18:18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下,无论中国还是世界,都在热议着“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复兴”,都在探寻着这诸多背后的奥秘和真谛。事实雄辩证明,这些都根源于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的“中国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理论强党,思想富国,只有理论强大才能大国崛起。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并号召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是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内涵首次作出的全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是党的十八大的灵魂和核心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日趋成熟,也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更加成熟。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创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大课题。本文尝试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域下,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去思考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为什么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如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等问题。 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坚信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毋庸置疑,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夯实了实践基础。这“三大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创造了前提条件和现实可能。但是,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也必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其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着时代主题转换和全球化、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舆论媒体领域被边缘化倾向的严峻挑战。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接受着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严重威胁、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带来的巨大冲击、党内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问题的严重危害等实践考验。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要与时俱进地选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路径,主要应该抓好四个关键。一是高度认识思想理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执政党,从而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二是正确处理好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三是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三个基础”,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从而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四是科学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极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从而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只有毫不动摇地坚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地用道路自信促进理论自信、以制度自信增强理论自信,才能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坚定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充分彰显的坚定信念。进而,我们党才能始终不渝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探索中国模式、总结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国经验,继续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国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自信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动因11-12
  • 1.2 研究综述12-15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问题的提出12-14
  • 1.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问题的研究现状14-15
  • (一)学术著作及其重要理论观点14
  • (二)学术论文及其观点综述14-15
  • 1.3 研究视角和创新点15-16
  • 1.4 研究方法16-18
  • (一)唯物辩证法16
  • (二)文献分析法16
  • (三)归纳演绎法16-18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科学内涵18-26
  • 2.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概要阐释18-22
  • 2.1.1 理论的概念及其基本功能18-20
  • 2.1.2 科学社会主义内容解读20-22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内涵阐释22-26
  • 2.2.1 理论自信的含义22-24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科学内涵24-26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基础和挑战26-34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前提基础26-30
  • 3.1.1 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自信提供了思想基础26-28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26-27
  • (二)列宁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使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现实27-28
  • 3.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理论自信奠定了理论基础28-29
  • 3.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理论自信夯实了实践基础29-30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现存挑战30-34
  • 3.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30-32
  • (一)时代主题转换和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30-31
  • (二)马克思主义面临着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31
  •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舆论媒体领域被边缘化的倾向31-32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接受着实践考验32-34
  •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的严重威胁32
  • (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巨大冲击32-33
  • (三)党内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问题的严重危害33-34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实现路径34-49
  • 4.1 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34-38
  • 4.1.1 高度认识思想理论建设的极端重要性34-36
  • 4.1.2 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执政党36-38
  • 4.2 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38-41
  • 4.2.1 准确把握坚定理论自信的“三个基础”38-40
  • 4.2.2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0-41
  • 4.3 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41-45
  • 4.3.1 正确处理好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41-43
  • 4.3.2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43-45
  • 4.4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45-49
  • 4.4.1 科学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45-47
  • 4.4.2 极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47-49
  • 第5章 结论49-51
  • 5.1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49-50
  • 5.2 本文今后的研究设想50-51
  • 参考文献51-57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7-59
  • 后记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喜平;王为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2 穆艳杰;周耕;;马克思主义存在形态及其关系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邵彦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理论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2期

4 韩喜平;巩瑞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理论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05期

5 穆艳杰;;关于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理论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6 韩喜平;崔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赵曜;;提升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地位[J];党政论坛;2014年12期

8 韩喜平;吴宏正;;主流意识形态的坚守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05期

9 邓如辛;;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穆艳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5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