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16:50
网络信息化发展彻底改变人们生存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高校大学生交往和学习方式。二十一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普及率迅速提高,推进了时代的进程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微文化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关注微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新变化,积极做到微文化下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微文化的广泛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动态变化,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了新视野、创造了新途径、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也带了一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未面临过的新挑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微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相关概念作了具体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深入了解了现今高校大学生对微文化的认知情况及对微文化载体的使用情况,并掌握了大学生对思政教师使用微文化载体的评价与其对微文化的总体评价。分析了当前在微文化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来的机遇与挑战,分别从教育者、大学生、教育载体三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对应角度阐释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微文化的产生、兴起与快速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得的历史契机...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本性别比例图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63.2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现状调查3.2.1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总人数为720人,其中,男学生一共378人,女学生一共342人,受调查者的性别比例较为均匀合理。百分比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样本性别比例图在720份有效样本中大一学生占比6.94%,共50人,此次调查数据中,大一学生人数较少,原因是调查期间大一的学生正处于开学前的军训时期,所以人数较少。大二学生占比13.50%,共97人,大二学生刚开学课程比较繁重,所以参与人数较少。大三、大四参与调研的学生人数分别是占比22.50%、30%,其中大三162人、大四216人,大三、大四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校园已经较为熟悉,相较于大一大二课业也没有那么繁重,且少部分大四学生也曾协助过老师进行一些科研活动,明白实证调研对科研项目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此类问卷调查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填写,做到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支持,所以愿意填写本问卷的大三大四学生较多。并且高年级大学生也对微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得更为深刻,他们提供的数据对本研究的借鉴意义是相当高的。如图3-2所示:图3-2年级比例分布图
3.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现状调查273.2.2对微文化的认知调查总结调查数据可知,对于微文化不了解的人数为329人,占比45.83%;感觉自己听说过微文化,但是不太懂其完全含义的人是204;认为自己对微文化及其相关理论比较了解的人数只占四分之一,一共187人。由此数据可知,当代大学生对微文化这个概念其实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地认识与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凸显出大学生群体缺少文化探究自觉,虽然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微文化息息相关,却浑然不知。如图3-3所示:图3-3大学生对微文化概念的了解情况在涉及到对微文化载体认知程度的多选题中,大学生认知度超过90%的表现形式是微博、微信与微电影;认知程度超过60%的微文化表现形式是微课堂、微支付、微视频、微公益等。由此数据可知,虽然上部分所说某些大学生看似对微文化概念还不明确,但对微文化载体却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大部分大学生日常的手机上网活动中有使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的习惯,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多加运用大学生密切接触的微文化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主流价值观与学科理论知识,积极互动沟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微文化氛围。如图3-4所示:
本文编号:3528809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本性别比例图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63.2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现状调查3.2.1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总人数为720人,其中,男学生一共378人,女学生一共342人,受调查者的性别比例较为均匀合理。百分比情况如图3-1所示:图3-1样本性别比例图在720份有效样本中大一学生占比6.94%,共50人,此次调查数据中,大一学生人数较少,原因是调查期间大一的学生正处于开学前的军训时期,所以人数较少。大二学生占比13.50%,共97人,大二学生刚开学课程比较繁重,所以参与人数较少。大三、大四参与调研的学生人数分别是占比22.50%、30%,其中大三162人、大四216人,大三、大四这两个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校园已经较为熟悉,相较于大一大二课业也没有那么繁重,且少部分大四学生也曾协助过老师进行一些科研活动,明白实证调研对科研项目的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此类问卷调查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填写,做到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支持,所以愿意填写本问卷的大三大四学生较多。并且高年级大学生也对微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得更为深刻,他们提供的数据对本研究的借鉴意义是相当高的。如图3-2所示:图3-2年级比例分布图
3.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现状调查273.2.2对微文化的认知调查总结调查数据可知,对于微文化不了解的人数为329人,占比45.83%;感觉自己听说过微文化,但是不太懂其完全含义的人是204;认为自己对微文化及其相关理论比较了解的人数只占四分之一,一共187人。由此数据可知,当代大学生对微文化这个概念其实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地认识与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凸显出大学生群体缺少文化探究自觉,虽然自己的生活学习与微文化息息相关,却浑然不知。如图3-3所示:图3-3大学生对微文化概念的了解情况在涉及到对微文化载体认知程度的多选题中,大学生认知度超过90%的表现形式是微博、微信与微电影;认知程度超过60%的微文化表现形式是微课堂、微支付、微视频、微公益等。由此数据可知,虽然上部分所说某些大学生看似对微文化概念还不明确,但对微文化载体却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大部分大学生日常的手机上网活动中有使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的习惯,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多加运用大学生密切接触的微文化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主流价值观与学科理论知识,积极互动沟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微文化氛围。如图3-4所示:
本文编号:3528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52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