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湖南财经工业职院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9 07:19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职业教育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基石之一,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同时,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速发展的职业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就业市场是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本文以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就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与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本文根据用人单位对招聘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来分析和研究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期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解决高职院校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就业能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职业教育、就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可雇佣性模型(USEM模型)、心理-社会建构模型(Psycho-Social Construct模型)、就业能力模型(Career EDGE模型)。接着从毕业生规模及结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及就业去向、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方面分析了湖南财经工业职院毕业生就业现状,指出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然... 

【文章来源】:南华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职业教育及就业能力相关理论
    2.1 职业教育
    2.2 就业能力
    2.3 就业能力构成
        2.3.1 可雇佣性模型(USEM模型)
        2.3.2 心理-社会建构模型(Psycho-Social Construct模型)
        2.3.3 就业能力模型(Career EDGE模型)
        2.3.4 其它模型
    2.4 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第3章 湖南财经工业职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3.1 湖南财经工业职院简介
    3.2 2018届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3.2.1 2018届毕业生总体规模
        3.2.2 毕业生结构分布
    3.3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及就业去向
        3.3.1 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
        3.3.2 2018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3.4 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
        3.4.1 行业结构分布
        3.4.2 就业地区分布
        3.4.3 单位性质分布
        3.4.4 职业结构分布
    3.5 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同时存在
        3.5.2 就业地区选择失衡
        3.5.3 学生就业遇挫逃避就业
第4章 湖南财经工业职院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
    4.1 湖南财经工业职院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
    4.2 信度与效度检验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4.3 就业质量分析
        4.3.1 就业状况满意度
        4.3.2 毕业生的职业期待匹配度
        4.3.3 毕业生对薪资福利的满意度
        4.3.4 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
        4.3.5 毕业生对就业职位和单位的评价
    4.4 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4.4.1 学生基础能力较好,但差异较大
        4.4.2 实际操作能力较好
        4.4.3 社会适应能力一般,但提升能力渠道欠缺
        4.4.4 发展能力薄弱,其创新能力急需提升
    4.5 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5.1 性别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4.5.2 不同生源地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4.5.3 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4.5.4 是否参加社会实践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4.5.5 是否有职业规划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
第5章 湖南财经工业职院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5.1 学生要跟上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5.1.1 自觉融入社会,找准自身定位
        5.1.2 踊跃参与社会实践类活动,积攒大量实践经历
        5.1.3 确定职业理想,重视职业生涯设计
        5.1.4 提升沟通能力
        5.1.5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5.2 学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择业竞争力
        5.2.1 健全就业创业机制
        5.2.2 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精准帮扶就业困难毕业生
        5.2.3 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5.2.4 拓展就业新空间,拓宽就业新渠道
        5.2.5 打造多元化资源整合平台,积极保障“双创”条件
        5.2.6 紧密对接本地人才需求,提高适应能力
第6章 总结与不足
    6.1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632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632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