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社会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3-02-14 19:01
民粹主义的崛起是世界性的现象,它在西方各国发挥出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中国社会中的民粹主义浪潮也日趋明显,并在网络中表现为各种反权威、反精英的话语,随时随地因社会热点的出现而显露身影,阻挠既有的社会秩序顺利运行。应对民粹主义,已成为政府治理社会的严峻挑战。中国社会中的网络民粹主义,主要是通过动员大量的随机个体,通过话语的表达、交流,形成方向性的舆论压力,从而对中国社会的运行带来冲击。因此,理解网络民粹主义的动员是具备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价值的当前课题。通过分析网络民粹主义的动员,提出其背后的原因,是这一研究的目的。但对民粹主义的内涵与外延,主流学界长期存在各种概念和定义,没有一致公认的界定方法,对民粹主义的边界也由研究者们出于各自课题的方便而确定。它常常被看作政治思潮、社会运动、政治策略、社会心态、意识形态,或是其中几种对象的叠加。这种不够清晰的概念,对认识民粹主义,以及分析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动员带来麻烦,无法更进一步。所以要达成上述研究目的,必须以新的理论角度对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现象进行分析。从更广的角度来说,这也是进一步认识民粹主义这一重大社会现象的必要努力。这一研究采用民粹主义的观念型...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粹主义崛起的世界性影响
1.1.2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带给社会治理的挑战
1.2 文献述评
1.2.1 民粹主义概念的回顾
1.2.2 中国民粹主义的研究回顾
1.2.3 对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研究回顾
1.2.4 总评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
1.3.3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作为分析对象
2.1 民粹主义剖析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
2.1.2 民粹主义的外延边界
2.1.3 民粹主义的现实多样性与价值一致性
2.2 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内涵
2.2.1 网络民粹主义的实质与表现
2.2.2 网络民粹主义的建构连续性
2.3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分析对象界定
2.3.1 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和西方民粹主义社会动员的区别
2.3.2 作为分析对象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
第3章 动员的基础:民粹主义化的舆论生态
3.1 社会传统与变迁共同造就新舆论环境
3.1.1 传统价值与民粹主义逻辑的相容性
3.1.2 主流及非主流话语的民粹化
3.1.3 社会分化与贫富差距
3.1.4 理性化的孤独原子
3.1.5 网络成为新的精神家园
3.2 民粹主义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传播
3.2.1 网络空间的发展历程
3.2.2 人人参与的社交媒体
3.2.3 迎合“大众”的内容生产
3.2.4 现实社会的助长因素
3.2.5 民粹主义的简单逻辑
3.2.6 “集体行动”对孤独原子的吸引
第4章 动员的社会机制分析
4.1 动员的主要特征
4.1.1 动员的基本工具是话语
4.1.2 想象情境的塑造
4.1.3 道德标签化的立场分类
4.1.4 表达怨愤和不满
4.1.5 议题的戏剧化
4.1.6 激进的对抗姿态
4.2 动员的直接条件
4.2.1 刺激因素的出现
4.2.2 动员话语的涌现
4.2.3 对抗式的行动将关注聚焦
4.2.4 广泛的参与者互动
4.3 动员过程的参与主体
4.3.1 动员话语的发起者
4.3.2 受到感染的参与者
4.3.3 网上行动的规制者
4.3.4 付出关注的旁观者
4.4 动员的情境建构与重复形塑方向一致的舆论
4.4.1 民粹主义式想象推动对情境的塑造
4.4.2 民粹主义式情境对大众想象的感染
4.4.3 想象与情境的相互刺激建构民粹主义定义的社会现实
4.5 让动员持续的社会环境条件
4.5.1 对生活现状的不满
4.5.2 权威失灵与信任缺失
4.5.3 在网络中凸显的“原子化”
4.6 结论
第5章 网络民粹主义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治理参考
5.1 网络民粹主义的社会风险
5.1.1 形塑激进的对抗性社会态度
5.1.2 干扰现实社会治理与政策过程
5.1.3 影响民间风气和价值
5.1.4 潜在的危险:与极端思想观念的结合
5.2 对风险的防范:从社会环境条件着手
5.2.1 缩小认同民粹主义的群体
5.2.2 降低人的原子化状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本文编号:3742834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民粹主义崛起的世界性影响
1.1.2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带给社会治理的挑战
1.2 文献述评
1.2.1 民粹主义概念的回顾
1.2.2 中国民粹主义的研究回顾
1.2.3 对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研究回顾
1.2.4 总评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理论框架与方法
1.3.3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作为分析对象
2.1 民粹主义剖析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
2.1.2 民粹主义的外延边界
2.1.3 民粹主义的现实多样性与价值一致性
2.2 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内涵
2.2.1 网络民粹主义的实质与表现
2.2.2 网络民粹主义的建构连续性
2.3 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分析对象界定
2.3.1 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和西方民粹主义社会动员的区别
2.3.2 作为分析对象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
第3章 动员的基础:民粹主义化的舆论生态
3.1 社会传统与变迁共同造就新舆论环境
3.1.1 传统价值与民粹主义逻辑的相容性
3.1.2 主流及非主流话语的民粹化
3.1.3 社会分化与贫富差距
3.1.4 理性化的孤独原子
3.1.5 网络成为新的精神家园
3.2 民粹主义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传播
3.2.1 网络空间的发展历程
3.2.2 人人参与的社交媒体
3.2.3 迎合“大众”的内容生产
3.2.4 现实社会的助长因素
3.2.5 民粹主义的简单逻辑
3.2.6 “集体行动”对孤独原子的吸引
第4章 动员的社会机制分析
4.1 动员的主要特征
4.1.1 动员的基本工具是话语
4.1.2 想象情境的塑造
4.1.3 道德标签化的立场分类
4.1.4 表达怨愤和不满
4.1.5 议题的戏剧化
4.1.6 激进的对抗姿态
4.2 动员的直接条件
4.2.1 刺激因素的出现
4.2.2 动员话语的涌现
4.2.3 对抗式的行动将关注聚焦
4.2.4 广泛的参与者互动
4.3 动员过程的参与主体
4.3.1 动员话语的发起者
4.3.2 受到感染的参与者
4.3.3 网上行动的规制者
4.3.4 付出关注的旁观者
4.4 动员的情境建构与重复形塑方向一致的舆论
4.4.1 民粹主义式想象推动对情境的塑造
4.4.2 民粹主义式情境对大众想象的感染
4.4.3 想象与情境的相互刺激建构民粹主义定义的社会现实
4.5 让动员持续的社会环境条件
4.5.1 对生活现状的不满
4.5.2 权威失灵与信任缺失
4.5.3 在网络中凸显的“原子化”
4.6 结论
第5章 网络民粹主义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治理参考
5.1 网络民粹主义的社会风险
5.1.1 形塑激进的对抗性社会态度
5.1.2 干扰现实社会治理与政策过程
5.1.3 影响民间风气和价值
5.1.4 潜在的危险:与极端思想观念的结合
5.2 对风险的防范:从社会环境条件着手
5.2.1 缩小认同民粹主义的群体
5.2.2 降低人的原子化状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本文编号:3742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742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