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3-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2 19:57
  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问题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不良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幼儿中较为普遍存在。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这表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普遍的认知,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和幼儿心理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来说都有着举重若轻的价值。目前,国内的研究多关注如何降低个体攻击性行为。然而,降低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其影响因素密切相关,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对个体成长影响的重要因素,会对个体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父母教育方式指的是父母在日常教育抚养孩子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倾向,其可以分为溺爱型、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和不一致型。基于依恋理论,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此外,35岁的幼儿刚步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之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变化不仅仅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形成原因,对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并且探讨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效应。...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幼儿攻击性行为
        2.1.1 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2.1.2 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2.1.3 攻击性行为的测量
        2.1.4 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2.2 父母教养方式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
        2.2.4 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2.3 同伴交往能力
        2.3.1 同伴交往能力的概念
        2.3.2 同伴交往能力的意义
        2.3.3 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2.3.4 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2.4 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2.4.1 .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2.4.2 攻击性行为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
        2.4.3 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
        2.4.4 攻击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三者的关系..
3 研究目的与假设
    3.1 过往研究不足
    3.2 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假设
4 研究方法
    4.1 被试
    4.2 研究工具
        4.2.1 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版)
        4.2.2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4.2.3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4.3 研究程序
5 结果与分析
    5.1 幼儿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交往能力的描述性统计
    5.2 人口学差异检验
        5.2.1 3-5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人口学差异
        5.2.2 3-5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的人口学差异
        5.2.3 3-5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人口学差异
    5.3 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分析
    5.4 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5.4.1 同伴交往能力在溺爱型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5.4.2 同伴交往能力在民主型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5.4.3 同伴交往能力在放任型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5.4.4 同伴交往能力在专制型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6 讨论
    6.1 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6.2 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6.3 同伴交往能力的特点
    6.4 攻击性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与同伴交往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6.5 同伴交往能力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教育建议
    7.3 研究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926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926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9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