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治理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6:26

  本文关键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治理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参与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治理理论 治理


【摘要】: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开辟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机制,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发挥了公民参政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使公民政治参与在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网络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以其直接性、平等性、匿名性、高效性、群体性等崭新的特点,越来越吸引多个学科领域学者的研究兴趣及注意力。 一方面,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标志着行政主体多元化和公民参与的兴起,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孕育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双刃剑作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和局限又给社会主义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将尝试依据治理理论,在探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问题之解决出路时,提出多元治理的模式,即在政府主导下,公民社会及网络媒体共同运作,共同完善,探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和谐有序的发展之路。 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文章的第二部分首先从政治参与的概念入手,界定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阐述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论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文章的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背景、分析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原因,详细说明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并且具体指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文章的第四部分介绍了国外如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的治理经验,以求对下文针对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得到启示。文章的第五部分,针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在电子政务、法制、网络舆论、公民、技术环境等层面提出对策和建议,具体有政府网站建设,开放式决策机制,网络舆论的收集、反馈和引导机制,网络立法和网络监管,参与型政治文化培养,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信息化建设,网络媒体自律等措施。
【关键词】:政治参与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治理理论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21;G20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10-11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一、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二、国内研究现状12-15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5-16
  • 一、研究方法15
  • 二、研究思路15-16
  • 第二章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16-25
  • 第一节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16-17
  •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16-17
  •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17
  • 第二节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17-19
  • 一、直接性17-18
  • 二、平等性18
  • 三、匿名性18
  • 四、高效性18
  • 五、群体性18-19
  • 第三节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治理理论19-25
  • 一、治理的概念和特征19-21
  • 二、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21-25
  • 第三章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和问题25-48
  • 第一节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25-26
  • 第二节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原因分析26-30
  • 一、网络本身的特性26-28
  • 二、制度性参与程序的低效与匮乏28-29
  • 三、基于政治效能感提高的连锁反应29-30
  • 第三节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30-36
  • 一、获取政治信息30
  • 二、通过网络论坛、政治博客进行民意表达30-32
  • 三、与官员在线交流32-33
  • 四、网络舆论监督33-35
  • 五、在线投票35
  • 六、通过民意征集参与政策制定35-36
  • 第四节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36-48
  • 一、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36-41
  •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41-42
  • 三、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42-44
  • 四、法律监管缺位44-45
  • 五、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非规范性45-46
  • 六、政府网站建设的滞后46-48
  • 第四章 国外治理经验48-55
  • 第一节 美国治理经验48-51
  • 一、政府治理经验48-49
  • 二、网络道德治理经验49-50
  • 三、网络立法治理经验50-51
  • 四、数字鸿沟治理经验51
  • 第二节 其他国家治理经验51-55
  • 一、日本51-52
  • 二、加拿大52-53
  • 三、韩国53-55
  • 第五章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的治理策略55-68
  • 第一节 电子政务层面55-58
  • 一、推进政府网站建设55-56
  • 二、建立开放式决策系统56-58
  • 第二节 网络舆论层面58-60
  • 一、健全网络民意收集和反馈制度58-59
  • 二、引导和规范网络舆论59-60
  • 第三节 法制建设层面60-62
  • 一、加快网络立法建设60-61
  • 二、加强网络监管61-62
  • 第四节 参与主体层面62-64
  • 一、培育参与型的政治文化62-63
  • 二、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63-64
  • 第五节 技术环境层面64-68
  • 一、加速信息化建设,消除数字鸿沟64-65
  • 二、加强网络媒体建设,促进行业诚信自律65-68
  • 结束语68-69
  • 参考文献69-72
  • 致谢72-73
  • 个人简历73
  • 发表的学术论文7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大芳;白庆华;;国内网络参与研究文献综述[J];图书与情报;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彰;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权[D];南昌大学;2010年

2 张娟;网络时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云;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朱佳佳;浅析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网络舆情[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朱同庆;我国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回应机制的建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崔利利;公民网络参与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栾颖;政府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民主价值及路径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孙泉;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王洁;网络公共领域的政治意蕴及政府回应[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芳娟;论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参与[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7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737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