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治理结构及盈余质量关系的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14-09-05 11:17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则很难判断,财务报表反映的盈余数字并非只是会计信息系统机械运行而输出的结果,盈余质量会受到会计准则和制度本身的缺陷、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管理以及盈余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企业盈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选择盈余质量作为研究的主题,主要是出于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改善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的思考。公司治理已经被很多国内外学者研究了很多,多数学者得出公司治理是由股东会、董事会和治理层等因素反映的上市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我国上市公司多数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存在很多弊端,少数实力强大的民营上市公司又存在严重的家族企业模式,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结构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水平不高,由于治理层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主要编制者和提供者,这就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低下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本文认为有必要研究公司治理是如何影响盈余质量的,并指出公司治理中对盈余质量有影响的代表性因素。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层提供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监督,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员工、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监督公司业绩主要是通过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和出具的审计报告来实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能否判断出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高低,并出具真实的审计报告以确保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真实可靠的又一个关键因素,与上市公司治理一样,同样是影响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刚刚起步,从业人员较少,行业制度和规范还不健全,法律政策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约束还不足,同时由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具有法律约束性,使得注册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会受到公司治理层的阻碍,因此本文也研究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对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盈余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资本市场能否健康有序的运行。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在公司治理的定义和指标的选取上有所不同,研究结论也没有达成一致。公司治理角度来看,白重恩等(2005)选择 10 个左右公司治理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编制了一个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G 指标[1]。赵景文(2006)构造了上市公司治理指数,研究表明,在高治理水平的公司,投资者对盈余增长持肯定态度,盈余水平增加,公司的估值水平提高,而在低治理水平的公司,投资者对盈余增长持怀疑态度,公司的估值水平并没有随着公司盈余增加而提高[2]。赵雷(2011)在公司内部治理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研究一文中,运用修正的 DD 模型计量盈余质量并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多个指标,分别与盈余质量进行回归,得出了各指标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并从公司治理角度提出了提高盈余质量的建议[3]。
…………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盈余质量内涵
有的学者用盈余质量,这显然是用上市公司自身的盈余质量替代了审计质量,将审计质量等同于审计效果,而盈余质量主要是公司治理水平的反映,作为审计质量的一种间接性替代,并没有客观的从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身进行审计质量的评价。也有学者用专业审计人员、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收费等单一指标来表示审计质量,但是指标的不全面性降低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盈余质量国内的研究内容少而零散,多是对国外研究的借鉴和改造,缺少创新,但是迄今为止,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盈余质量的内涵还未达成统一的意见。盈余财务特性角度诠释的盈余质量更接近于会计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是其经营成果的反映,好的盈余质量代表优秀的经营业绩,被学者称为内生化定义。Mohammady(2010)认为盈余质量是评价上市公司盈余真实性、预测性、持续性、成长性、安全性等特性的综合指标[54]。Dichev 和 Tang (2009)指出盈余质量的波动性与可预测性负相关[55]。该定义的最大特点是认为盈余质量是由财务指标体系反映的特性。国内外学者认为盈余质量是会计盈余在体现公司价值方面的准确程度,会计盈余真实反映了公司价值,则盈余质量高。张新民和王秀丽(2003)认为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56]。Holthausen 和 Watts(2001)认为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关系一方是“会计信息”,另一方可指股价(或回报)[57]。这表明少数学者认为盈余质量是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


2.2 公司治理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因素的考虑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公司治理指数。沈玉清等(2005) 选择 10 个左右公司治理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编制了一个反映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G 指标[66]。郑志刚等(2007)和 FerreiraM A,和 Laux P A.(2007) 在此基础上分组研究了公司治理指数差异性与盈余质量的关系[67-68]。赵景文(2006)建立了上市公司治理指数,表明,高治理水平公司盈余水增加[69]。其次,股东会、董事会、和管理层构成治理体系。国内外大多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组织结构,如陈俊和陈汉文(2007)认为高质量的公司治理水平意味着会计盈余的相关性越高[70]。王化成、佟岩(2006)选取了反映股权结构董事会经理层治理的多个指标,得出了各指标与盈余质量的关系,并从公司治理角度提出了提高盈余质量的建议[71]。最后,某一治理指标代表的治理水平。 Bhattacharya 和 Desai (2008)发现财务总监的轮换增加了盈余满足质量要求的风险,降低了盈余质量[72]。Burgstahler、Hail 和Leuz(2006)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票盈余回报率具有正相关关系[73]。因此,本文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管理和控制工商公司的体系,规定了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它是由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管理层特征等三个主要因素及多个指标反映的管理控制体系,三个部门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治理水平的高低,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管理层特征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


3 研究设计......1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15
3.2 研究假设.......15
3.2.1 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 15
3.2.2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盈余质量....... 16
3.2.3 注册会计师、公司治理与盈余质量....... 17
3.3 变量定义.......18
3.4 模型设定.......22
4 公司治理、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盈余质量关系...23

4.1 描述性统计.........23
4.2 相关性分析.........24
4.3 实证分析.......25
4.4 稳健性检验.........27
5 结论与建议........29
5.1 研究结论.......29
5.2 政策建议.......31


4 公司治理、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表 4-1 报告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计算了均值、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差。从操控性应计来看,|EDA|平均值和中位数为 1.321 和 1.050,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总体水平偏低,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9.868 和 0.000,标准差为 1.118,说明不同公司盈余质量水平差距较大,盈余质量并不稳定。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方面,Big4 平均值和中位数为 0.991 和 1.000,标准差为 0.095,说明大多数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OP 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0.990 和 0.098,说明上市公司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比例较多,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较低并没有发现治理层进行的盈余管理;Exp 的均值为 13.441,说明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较高,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较低。公司治理水平方面,G 的平均值为 0.001,中位数为-0.047,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总体低下,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极差范围较大,存在较高的标准差 0.4534,说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在不同企业间存在较大的差异。Size 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 22.050 和 1.255,最大值和最小值为 28.282 和 19.032,说明不同上市公司之间规模差异不大;Lev 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 0.492 和 0.1892,最大值和最小值为 1.736 和 0.007,说明不同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变化程度很大;Roa 最大值和最小值为 0.477 和-0.027,标准差为 0.05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存在一定差异;Str 平均值和中位数为 0.298 和 0.004,最大值和最小值为 0.477 和-0.027,标准差为 0.818,说明上市公司股票获益率存在显著差异,少数上市公司处于负增长状态。


…………….


结论


本文以 2009-2011 年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了公司治理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效果的影响。本文丰富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的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是审计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丰富了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水平和公司治理水平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的研究文献,为学者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主要的研究结论有:首先,公司治理水平低下现象严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处于低水平,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总体偏低。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 G 为负数并且与盈余质量呈负相关,表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存在上市公司治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操纵盈余的现象,盈余质量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不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行业法律监管和政策监管有所缺失,导致了注册会计师行业混乱,各方面的监督管理不力,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没有很好的发挥监督职能,对公司财务舞弊,虚增利润,美化报表等行为的审计监督不够,注册会计很难查出这些问题,甚至查处后也不进行披露。上市公司治理层不是去按照真实的经济业务进行报表的调整已规范,却与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产生“内部控制人”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能力不高,而且审计过程中审计乱收费现象严重,存在审计购买行为,歪曲审计意见,审计意见的真实性有待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水平偏低,助长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低下现象的蔓延,盈余质量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1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