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重庆地区区域性金融结构特征的实证分析研究
【摘要】 合理的区域金融结构可以较为显著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与此相反,若是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不相适应,两者无法协调发展,则会造成相互抑制的状况出现,不协调的金融结构会遏制经济的增长。本文以川渝地区的区域金融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川渝两地的区域金融结构与以及区域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研究背景,之后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金融、金融结构理论的研究,再通过比较分析定性的探究川渝地区金融结构的发展状况,再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定量地探究川渝地区金融结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表明,川渝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仍然较弱,区域金融结构无法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对区域金融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川渝地区金融发展水平。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区域金融结构; 比较分析; 实证分析;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
川渝地区地处中国西南部,东接湖北,西临西藏,南连云贵,北靠陕甘,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其主要包括四川和重庆两省(市),总面积 568455 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5.9%,人口约为 1.1 亿,占全国人口数的 8.14%,四川省、重庆市的 GDP 之和为 3.89 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 GDP 的 6.8%①,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水平较高、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工业化水平较高、教育科技文化水平较好的地区。川渝地区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区域,其经济增长能够向外延伸辐射到云南、贵州等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深入实施阶段,近年来,川渝地区已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川渝地区的发展对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保持快速和健康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行政规划的完整性、地域经济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的研究范围为四川省、重庆市所组成的经济圈,研究对象为川渝两省(市)的金融结构。近年来,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川渝地区的日渐重视,川渝地区的金融业发展较快,这对川渝地区金融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以及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的相继成立,另外,两省(市)政府对金融行业规划也都出台了相关文件,政府的政策对川渝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川渝地区金融基础相对东部发达地区较为薄弱、金融资产总量不够大、金融结构不够完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尚不足等原因限制了川渝地区金融的发展。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发展不仅自身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且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金融发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和金融中介机构的服务效率提高等。理论和实践都表明,金融资产总量的增大和金融资产结构的优化协调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协调的金融结构可以较大幅度地促进经济增长;若金融结构不协调,则可能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产生抑制效果。
……….
二、 区域金融与区域金融结构
由于金融空间结构和金融运行在空间维度上存在着差异,通过对其差异的研究,可以揭示出金融发展在空间结构上的变动规律,这是区域金融理论做出的重要贡献。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区域金融的运行和发展能够反映出经济运行的区域性特点,因此,区域金融运行本身也会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区域特性。区域金融研究的实质就是要将金融置于区域经济环境中进行研究,只有从不同的经济区域出发,才能更清楚地认识金融的意义(郑长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对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必须要突破只从整体和宏观角度对金融结构进行研究思路和方法,必须从微观角度来探求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才能让我们对我国区域金融结构、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区域金融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在对区域信贷市场的可用性研究中加入了信贷配给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区域研究领域中。由于信贷市场存在区域分割,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地方银行的财富是银行扩大贷款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解释区域信贷配给的因素之一。从信息获得性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在某一区域内的银行与在区域外的银行相比,能够更容易快速地获得区域内的投资信息;同时,区域内的银行与区域外银行相比,其监管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区域内的投资主体主要会是区域内金融机构,因而直接导致了资金的配置规模与效率在区域内外产生差异。Katherine.A.Samolyk(1989)也对区域内资金配置不平衡做了研究,他认为其原因是由于区域内的银行结构差异。Katherine.A.Samolyk(1991,1994)使用美国各州的银行条件的数据,对经济绩效关系做了研究,他通过对地方银行存贷款质量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地方银行对地方经济有潜在的影响力的研究结果,真实收入增长率与地方银行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Faini(1993)和 Messorl(1993)对银行系统的垄断以及无效率与低经济绩效之间的开展了研究。他通过分析意大利南部地方银行的状况,得出了意大利南部地方金融部门无效率是由信贷市场的信息问题引起的结论。Rodriguz-fuentes(1998)则通过研究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发展问题,得出了区域金融成长方式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的结论。Kellee S.Tsai(2005)对中国与印度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他认为地方经济、政治分割和区域信息对农村信贷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同时还指出了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远低于城市,农村经济增长面临严重的信贷约束。
………
二、 金融结构理论
戈德史密斯对大量数据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了非常强的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同时,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一国的金融相关比率(FIR)也会相应地随之上升。但也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并没有高联系性的结论:Harris(1997),Deidda and Fattouch(2002)实证研究显示,在总收入水平较高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在总收入水平较低时这种正相关性较弱且并不显著,甚至是负相关。银行主导型优越论:Rajan 和 Zingales(1998)研究指出,在法律制度与会计标准不完善的国家中,银行能够促进企业信息披露、偿还债务、促进信用扩张,从而实现长期经济增长。Porter,Aoki 和 Patrick(1993)指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形成的长期、紧密的银企关系,这有助于企业信息流动,改善资源配置水平。Stiglitz(1985,1993)以及 Boot,Greenbaum 和 Thakor(1993)指出,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下,银行有动力去搜集信息,却可以不马上在公开市场上披露获得的信息;另外,由于银行对企业所作的都不是长期的承诺,信息不对称程度得到了降低,因此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
本文编号:8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