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德国莱比锡画派与中国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的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4-09-17 09:02

【摘要】 回看历史,德国“新莱比锡画派”与中国“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走过了相似的道路。他们有着相似的成长和发展背景,20世纪90年代本国政治、文化,经济发生剧变的历史大环境中,从时间上看来:德国从冷战时期到东欧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再到德国柏林墙的倒塌;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中国社会的全方位改革开放。历史的大潮对两国文化艺术发展和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中德两国艺术家大都具有社会主义式的美术教育背景——拥有纯熟的绘画技能并且坚持架上绘画,以此为工具或媒介表达艺术思想。学院毕业后他们选择群聚在城市废弃的工厂或者城市郊区进行创作,都是从“边缘”经过十数年才走到了国际艺术的前沿。至此,可以看到中德新绘画的发展模式是如此相似。艺术形式发展到行为、装置、新媒体的时候,架上绘画的语言深入探究似乎无足轻重。然而通过新莱比锡画派和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的故事,我们发现如今的架上绘画超越了以往,在大胆地向传统具象艺术回归的过程中,将传统具象绘画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绘画元素相结合),以多样性的艺术取向从传统中找到了新的生命,纯绘画语言的回归与翻新悄然而至。可以看到的是中国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和德国新莱比锡画派在艺术发展史中分别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复兴架上绘画回归的成功代表,新莱比锡画派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与艺术追求,观念和美学在思想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与此同时又不失各自艺术发展的特征。本文对他们如何从当代艺术的潮流中脱颖而出成为吸引人们的亮点进行研究。以德国新莱比锡画派与中国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为比较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现象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针对典型艺术风格、艺术家及艺术作品所呈现的题材内容﹑形式语言、艺术思想等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展开论述,力求阐明其各自的绘画语言特质与感觉逻辑,从而对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实践与理论探讨有所助益。

【关键词】 新莱比锡画派; 近距离写实油画; 尼奥·劳赫; 刘小东; 绘画语言;

第一章   柏林墙的一代

 

 第一节  德国新莱比锡画派的形成与发展 

 

1.1.1 新莱比锡画派的形成 

“新莱比锡画派”的基石是“莱比锡画派”,他们都与莱比锡平面设计及书籍艺术学院(Hochschule für Grafik und Buchkunst Leipzig)有着很深的渊源和多维的联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先后学习、工作于此。 

 莱比锡平面设计及书籍艺术学院创立于 1764 年,当时是专门培养绘图和版画、印刷人才的学院,用以满足出版业对铜版画日益增长的需要。这所大学主发展过程中,先后成立了木雕、版画、石刻画工作室,在摄影技术进人们的生活后,又于 1893 年成立了摄影学系,至此,该校成为世界上第一所图书艺术的专门院校。第三帝国时期,由于纳粹的文化政策而导致大量师资的流失,以至于被迫关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政府于 1947 年以“国立莱比锡反画与图书艺术学院”为名重新设立了这个学院,但时任校长的马斯洛夫(Kurt Massloff),全力推进苏联艺术界所奉行的 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这种僵化的教条式的教学理念曾一度局限了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创造。 

 终于,这种沉闷的局面被以贝尔哈德·海斯(Bernhard  Heisig, 1925-)、沃尔夫冈·马特奥伊尔(Wolfgang Mattheuer, 1927-2004)、维尔纳尔·图博克(Werner Tübke, 1929-2004)为代表的艺术家所颠覆。他们从各自不同的兴趣出发,发展出反叛统一模式的独具特色的个人艺术。他们之间的联系是对传统的传承,超高的艺术水准,而在艺术作品上相互之间风格迥异。海斯追求的是一种源自德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客观现实主义风格《巴黎公社》(图1),《举起手的自画像》(图 2)。 

这种相异性向我们展示了其艺术见解的多样性,他们的作品就是他们追求自由、解放个性的宣言。当然,他们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学院派教育铸就的扎实的基本功,这种传统的训练,是他们成功的基础。 

1961 年,海斯荣任学院院长。他在任期内(第一任期至 1964年,第二任期至 1987 年),将绘画从其他的艺术中独立了出来,绘画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这一重要的改革,成为引领未来的一个助动力,一批具有叛逆与开放意识的艺术家脱颖而出。1965 年,在第七届莱比锡区展览中,以海斯克为首的这批艺术家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海斯克的得意门生哈维克·埃伯斯巴赫(Harwig Ebersbach)更成为展览会的焦点人物,他为这届展览会送上了名为《卡斯帕尔—幅肖像的展开》,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令许多习惯于现实主义风格的观众大为不快。在当时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东德,这幅作品简直成了一个令人愤慨的“丑闻”。很快,这群艺术家的艺术和他们的名字像一阵风样地刮遍了东德的土地。1977 年,这些被称为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应邀参加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次参展,不仅使他们走出了东德,更使他们走向了世界。他们的作品在国际艺术界声名鹊起。

 

1.1.2 新莱比锡画派绘画语言的发展 

从时间上看,从 1990 年至2010 年的二十年时间,是新莱比锡画派成长并为全世界绘画艺术爱好者所熟知的发展期。1990 年至今,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风格一直处在多元的变化和发展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一画派的代表艺术家们正处于绘画艺术创作的黄金期,他们对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艺术世界和抽象世界的理解正在完善、丰富和变化的过程当中。艺术家尼奥·劳赫(Neo Rauch)、提罗·巴默加特尔(Tilo Bamumgatel)、马丁·科伯(Martin Kobo)、提姆·爱特尔(Tim Eitel)、(克里斯托弗·胡克赫伯勒(Christoph Ruekhberle)、大卫·施奈尔(David Schneel)、马蒂亚斯·魏施尔(Matthias Weischer)都出生于上个世纪 60年代。柏林墙倒塌时,他们正值少年时代,而后又在统一的德国成长起来。“铁幕”与柏林墙好似一道屏障,让东德的画家们长期以来免受博伊斯(Joseph Beuys)的影响,坚守并延续着马克思·贝克曼(Max Beckmann)的绘画传统。进入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依然坚持于裸体模特写生、透视法和形式构成分析。即使新媒体系已经以革新者的姿态在学院里出现,绘画系依然没有任何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莱比锡画派”为这个停滞的艺术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在莱比锡艺术学院,他们学到了精湛熟练的技巧,他们热衷于具象艺术,偏爱冷漠、忧郁题材。经历了社会系统变革的年轻莱比锡画家们不约而同地在作品中流露出幻灭的气息。耶鲁艺术学院的院长、2007威尼斯双年展主策展人、评论家罗伯特·斯托((Robert Story)这样认为:“这些艺术家正在回归一种文学化、叙事性的图像表达方式,并赋予其不安、混乱的气息。”他们将所有对于剧烈变动时期的社会报以冷眼旁观,毫不修饰的释放被压抑的种种欲望。纵观这些画家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风格和形式的差异,但是他们在题材选择上对于德国社会在统一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革进行象征性的表述这一点是相通的。在这些艺术家的世界中,划分着个人和社会、意识形态和资本的界限,把德国统一后政治、经济上的不平衡和冲突呈现在观众面前。“新莱比锡画派”领军人物尼奥·劳赫作品中蒙太奇式的场景组合,不和谐的构图中加入了许多引起社会系统激烈转变的影像。通过尼奥·劳赫的“拼贴世界”,或许看不清真实的莱比锡,但是看到了东德真实的转型之痛。 

之所以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风格会走向这样一条现实主义的发展道路,与其画派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直接的关系。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们都是在东德政府建设的莱比锡美术学院成长起来的具有东德历史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建立在东德政府曾经倡导和推行的苏联文化的基础上的,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是由于冷战而和全球艺术界完全切断联系的“净土”上形成的。可是,当他们的艺术理念成型之后,当他们刚刚踏出东德在世界艺术汪洋中航行,德国的统一彻底改变了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艺术观随着柏林墙的倒塌经历了一次巨变。 

柏林墙的倒塌,不仅仅是一种隔膜的消除,更是一种交流的开始。由于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表现是在与其他艺术流派完全零交流的状态下形成的,所以,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们成了当时艺术界绝无仅有的“另类”代表。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们对于东德文化留给他们的回忆十分敏感,在艺术思考的过程中难以摆脱东德文化的影子,所以完全拒绝西方艺术创作思想对他们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们对于东德文化的态度却不再是一味的赞同,而是表现出了及其深度的反省和自嘲,这种自嘲和反省,最终表现为新莱比锡画派中刺骨的讽刺,这种讽刺体现在新莱比锡画派艺术作品的方方面面,而且,这种讽刺并不是他们曾经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而是那些曾经出现在他们的信仰当中的,看似维护他们的信仰却最终做着毁掉一切事情的人和事。 

 

第二章  没有宣言的一代

 

 第一节  中国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 

 

2.1.1 中国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的形成 

中国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时间上看大致形成在上世纪 90 年代。1989 年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国际上冷战结束,东欧剧变;在中国新的危机开始出现,社会旧有的传统意识形态无法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吻合。在这样的“大冲撞”中,人们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虚无感,社会上出现了带有荒诞、颓废气息的“盲流文化”,人们心里面临着别样的压力。艺术家们也跟随局势的变化而左摇右摆,没有办法对自身所处的世界做出清晰的认识。 

从“85 新潮”到“中国当代艺术展”中国当代艺术在这十年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是艺术史的自然发展,也是时代的必然选择,“85”之前的英雄主义梦想和“85”期间的狂热与激情都随着 89 年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冷却下来,变成历史的回忆。对即将到来的 90 年代的艺术创作来说,“85 艺术新潮”一方面彻底冲破了保守的政治工具主义的壁垒,为自由艺术扫清道路;另一方面,也为 90 年代的艺术理想开启了哲学性的观念标准,中国当代艺术转入了新时期。相对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多数人更愿意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90 年代初市场经济的出现将给人们带来不同以往的思想状态,对艺术界的影响也同样重要,新写实主义群体在这种状态下孕育。 

90 年代初期,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对我国的艺术创作家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众多对油画的写实语言痴迷的艺术家们并没有抛弃油画艺术,反而开始试图通过加强对油画艺术写实效果,来推动一种全新的写实主义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中国绘画界对于写实主义的理解更加深入和透彻,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走出人体写生对艺术创作的局限,开始尝试将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融入绘画艺术创作中。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以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为创作的主题,旨在通过对于生活的细致观察,来表达这些绘画艺术家对于当今社会人的生存本质的揭露。在现代艺术观念的冲击下由传统学院写实教育所培养出的思维定式和相对固定的对绘画的传统审美取向也发生了改变,再加上中国当下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特有的社会经济的催化,文化形态的引领作用,中国写实主义油画从传统的写实主义逐渐地转向了新写实主义时期。在与多种现代新潮艺术形式相互冲激的作用之下,中国新写实主义油画的绘画作品大量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另一方面, 画家通过真实生活的体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表现事物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体现社会现象和人文主义关怀;再一方面,中国新写实主义油画画家从现实生活里开始了新一轮的审美探索,在传统与当代、过去与现在、深度与浅薄的比较与选择中重新构建他们的画面。 

 

第二节  真挚的现实主义者---刘小东 

 

2.2.1 刘小东进入绘画之路 

刘小东出生于 1963 年,是辽宁省金城人。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8年毕业于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得大学本科的学士学位。可以说他是严格的科班出身,中央美院及附中的教学体系,是徐悲鸿从法国引进的方法,结合苏俄的教学体系与中国的实情相融合逐步完善起来的,学院的中心思想是培育学生扎实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要“得心应手”。在长期的实践中达到高度的熟练程度,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提高,更简练,更具典型性塑造形象,这是一条认识规律到掌握规律的过程。刘小东在中央美院时受教于油画第三画室的主持人是詹建俊教授,该画室秉承老一辈画家董希文的传统,即注重写实的基础严谨训练,又培养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对西方印象主义流派以后的革新绘画语言,态度比较开放,在第三画室受了四年教育的刘小东,一面学习写实技艺,一面吸收周围新鲜的空气,刘小东在校四年(1984一 1988)是中国画坛不平静的几年“新潮”美术涌动。85 新潮之后,很多中国现代艺术家和批评家对学院和传统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传统的创作题材,创作思想甚至是创作技法都被贬低得一文不值,行为艺术、观念艺术、装置等将1989 年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现代艺术展的主展厅占满。参展的架上油画作品倍受冷落。在这样近乎狂热的空气中,许多年轻的艺术家放弃了苦心经营的油画或中国画传统技法,投入到现代艺术运动中来。而刘小东却没有随浪而起,他仍然初衷不改,沿着写实的道路继续前进。他说得很简单,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务实的人,而传统技法比起观念来要实在、牢靠的多,选择这条路子是刘小东慎重的决定。 

毕业后刘小东留校任教,并与 1994 年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直至现在。在刘小东的创作道路上,他创作的艺术作品数量非常庞大,而且精品颇多。他在 1988 年完成的素描作品《挚友张元》等入选了当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在1989 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吸烟者》和《休息》入选了当年在北京举行的“素描大展”;在 1990 年举行了首个个人画展;在 1991 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白头到老》入选了当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油画年展”;1992年,刘小东创作了油画《醉酒》和《冰闵的浴室》和油画《婚宴》和《都市猎手》;1993 年,刘小东创作了油画《在长城》等八幅作品。其中油画作品《卧女》、《戴假面具的女孩》、《女孩像》获选参加美国纽约苏荷区金画廊举行的“红星照耀中国”艺术展。油画作品《田园牧歌》、《冰凉的浴室》和《醉酒》获选参加在美国纽约约苏荷区 Z 画廊举行的“中国现代艺展”。油画《都市猎手》参加在英国伦敦马勃画廊举行的“中国后”98新艺术展”往后就不一一赘述。 

回顾刘小东的求学史不难发现,自他 1980 年考入美院附中开始,直至 1988 年刘小东毕业于美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他在中央美院的教学体制下学习和创作了八年的时间。这种经历,对于刘小东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正是这八年扎实的学习和创作让他完全掌握了开展写实绘画所必须掌握的娴熟的创作技法。而学习中学院派的艺术创作风格对刘小东艺术审美也有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经历了八年严谨的艺术创作,刘小东对于自己绘画作品中的绘画性执着的追求着。在生活中,他可能对于很多的细节问题并不关注,甚至十分随和,但是对于艺术作品的绘画语言的坚守是一丝不苟寸步不让的。 

 

第三章   传承的多元.........................35

 第一节  德国新莱比锡画派与中国近距离油画群体的对比....................35 

3.1.1 历史的诱因................35 

3.1.2 作品风格元素.................36 

3.1.3 艺术表现手段...............................37 

3.1.4 艺术思想...........................................38

 第二节  尼奥·劳赫(Neo Rauch)与刘小东.................................39 

3.2.1 艺术角度.....................39 

3.2.2 题材内容..........................40 

3.2.3 绘画语言..........................41 

 

第三章   传承的多元 

 

第一节 德国新莱比锡画派与中国近距离油画群体的对比 

3.1.1 历史的诱因 

新莱比锡画派的成熟和发展,是经历了德国统一的洗礼才逐渐完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德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结果。如同中国近距离写实群体的成熟和发展是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熏陶之后才最终完成的一样。两种画派在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都经历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发动的一场巨大的变革。正是因为受到了这种变革思潮的影响,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们开始反思民主德国时期的种种,开始用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才开始走上了不断探索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的发展之路。正是在这种变革的思想影响下,近距离写实的艺术家们开始尝试用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们不但开始尝试用西方艺术文化的思想来审视社会现实,还开始大胆地用西方艺术文化中的典型艺术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正是这种实践促进了我国艺术家对于绘画艺术的深入理解,从而在东西方文化理念的碰撞下才终于促成了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从画派形成和发展的深刻原因角度出发,两种画派的发展轨迹上都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子。 

但是新莱比锡画派和近距离写实群体的发展轨迹上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新莱比锡画派的发展是在德国统一后才开始呈现出其独具特色的“不确定性”的。换言之,新莱比锡画派的风格形成和发展,是在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影响之后产生的。可以说,新莱比锡画派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恰恰是受益于德国统一后带来的意识形态上的大变革,这种颠覆性的变化,使得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们不得不从全新的艺术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使得这些新莱比锡画派的艺术家们不得不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曾经的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这种变革是痛苦的,是一种折磨。新莱比锡画派艺术家们的艺术就是在这种巨大的精神痛苦和折磨中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的。其画派艺术风格中的反讽和乐观就是在这种近乎残酷的折磨中磨练出来的。而近距离写实主义画派的艺术发展却没有经历这样的意识形态的巨大颠覆。反而,改革开放带给我国艺术家的影响是积极的,是在用一种积极地推动力推动着我国的艺术家们从一种更加先进的前卫的艺术角度来审视曾经的和当前的社会现实。这种审视,是在微笑中的回眸,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是在种种历练之后的深刻感悟。虽然两种画派的发展是在同样的深刻原因下开始的,但是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轨迹不同,两种艺术流派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总结 

绘画艺术在历史上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倍受考验的,自从印象派给绘画注入澎湃的情感之后,绘画的发展更加的主动而充满活力。当我们看到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幅伟大的绘画作品时,通常是持一种带有先验的思想认识仰望它们,由于时代的差别我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出这些不朽的作品在每一次绘画的创新中带来如强心剂一样振奋的感觉和同时因为否定所要受到的压抑。如果说新莱比锡画派和近距离写实油画群体吸引人们的是其对于传统的尊重和承袭,那么传统之于今天艺术的意义,除了承载历史的厚重与悠远,除了葆有对技术的敏感和精进,更重要的是脱胎于此、经历反复锤炼的绘画语言。 

尼奥·劳赫的绘画具有德国画家一贯的冷静与理性思辨的特点,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对他的艺术创作影响非常深刻,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构图的严谨以及对人物、事物的形体细致刻画,颜色的丰富多变、巧妙安排。这样鲜明的个人化风格无一例外的为作品要表达的意义所服务。现实与虚幻的图像结合都是在画室中完成,所有的元素完全按照个人主观的意愿安排。劳赫在热衷画面叙事性、主题性的同时体现着自己对绘画语言的重视。正如他自己所说:“要说艺术有什么任务的话,那就是要让微小的火焰在善与恶中产生。” 

刘小东在生活与大地之中创作,画面构图之于他已不再是“还原”,而是一种重量和在场的迫近。多变的色彩关系中色域的广阔和浑厚,仿佛能闻到画面场景的气味:《三峡》里大坝边上的潮气、《温床 1》里民工身上的汗水、《温床 2》女孩身上浓重的脂粉味。刘小东把“写生”的意义提高到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绘画性”也走向一个新的高度。绘画在他的画面中呈现出浓烈的绘画本体的力量和现实本身质感的结合。 “我选择忠实于现实,而不是记忆”,也正是着这样,刘小东以极大的力量将个体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紧密衔接。 

绘画的魅力在于画家个人感觉的不可重复,它永远穷尽不了,因为绘画就是个人的事情,没有一个人能活成一个重复的样子。尼奥·劳赫和刘小东都跟随着大师的脚步在艺术的道路上追寻着。谁也无法预料包括写实绘画在内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将会如何发展,创新,自我锻造。不断的比较与关照能让我们从艺术本身汲取一份自知之明的谦虚,就不会让语言在诸多绘画样式翻新的潮流里脱离其栖居之所。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9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e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