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少教多学”的教学变革方案研究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增强,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是教育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的关键,传统的“重教轻学”教学理念由于其内在的缺陷已经不能实现现代化课堂教学所要求的素质化与全面化。从新课程标准可以看出,小学教学应突出关注学生的“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强调学生“多学”;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指导者,应重点突出其教学设计与讲解,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训练,做到“少教”。本文在分析了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少教多学”教学实施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与实际应用状况,并根据反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贯彻“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在“少教多学”的教学实践中,提升学习能力。通过实践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教的多、学生学的少,教师被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等现象,因此促进“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少教、精教,鼓励学生多学、乐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实践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遵循民主教学的教学理念,强调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与激发,切实形成“少教多学”的基本教学理念,形成以“少教多学”为基本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规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础。“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包括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研学、鼓励学生精炼固学三个阶段,其中引导学生自学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目标的实现;组织学生研学主要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规划,设置一些较高层次的问题,以鼓励学生积极合作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精炼固学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落实学习基本要求。
绪论
(一)问题提出、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现状与方法
1.问题提出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份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方案,以此纲要为标志,拉开了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序幕。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自其实行以来,已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这十年的发展与改革,可以发现,中国的基础教育教学理念与课程标准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比如:多元化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形成、“三维”教学目标的出现、自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创新性教学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规范与科学评价、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发展等[1]。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育教学改革备受关注,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领域与教育改革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课堂教育教学改革还牵涉到教育问题的方方面面,在推动教师教育理念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改革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学模式与教学思维,因此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站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前沿,也需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本课题在此背景下,重点考察、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状况以及“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较多的、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创新的教学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东庐中学的“教学案合一”实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实验、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实验等。通过对这些教学改革实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自由学习与表达自己见解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但分析中国整体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与教学模式可以发现,现阶段,中国的小学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事实上并未出现显著的进步与实质的发展,长期以来困扰教师与学生的传统单一性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状态等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根除,传统教学理念依然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广阔的范围内影响到小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本课题的提出对改变小学教育教学方式、推动小学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本土化教学实践、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形成、提升教师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具体分析这四个方面,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变革传统教学模式,为新课程标准与体制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模式范本。本课题从持续化、专业化、科学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入手,提出了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评价制度的重构,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与支持,实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变革。
第二,实施本土化教学实践,打造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教育教学品牌。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与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一线教师进行合作,立足实际教育,探索出适合学校传统教学模式、师资教学力量与教学方法的本土化的特色资源发展道路,推出以激发学生自主性、充分推动学生独立学习的个性化的经验与理论模式,并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形成,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能力。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为基础,为学生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发展服务,同时研究还重视培养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获得日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包括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以及信息收集和问题处理的能力,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推动实际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发展。
第四,提升教师基本科学研究能力,实现教师、学生、学校与区域之间的同步和谐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教师基本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推动小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促进课堂教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具体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第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课题的研究从基本理论角度分析“少教多学”的基本内涵,将“少教”与“多学”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定义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教育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基本实施策略,并以“少教多学”的典型案例为载体,分析现阶段小学教育课堂如何实现教学数量向教学质量的转变。
第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本课题通过对“少教多学”基本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角度分析,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发展目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经验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个体情感、思维、价值观念的形成,进而不断丰富学生对基本学习理论的认识。
第三,构建可操作性的创新教育体系,不断积累课堂教学技巧,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与素材。
一、“少教多学”在小学教学改革中的实施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教多学” 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实施状况
本文主要以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的实际教学状况为例进行分析。自 2009 年下半年开始,四方区全面展开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其主要做法表现为实施激情课堂计划,并提出了《四方区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细化了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项目,推出了亦师亦生教学法、四轮驱动教学法、双动力教学法、多维互动教学法等,使四方区成为青岛市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学改革实践单位。但这些改革的基本措施与做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长远的、科学的规划与系统的教学环节,仅仅在一所学校几位教师中进行实验,缺乏一定的推广力。下表反映了现阶段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开展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与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其中问卷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从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选取120名被调查者,完成调查问卷120 份,剔除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17份,(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数据均来自此次调查),有效回收率为97.5%,样本结构见表1。
提出零假设认为学生很支持“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如下T检验分析。
表 1-2(a) 关于学生对学校开展“少教多学”教学实践的单样本 T 检验
表 1-2(b) 关于学生对学校开展“少教多学”教学实践的单样本 T 检验
通过对学生关于“少教多学”实践的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对其实施状况情况进行T检验,输入比较值2,比较学生认为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与 2的比较结果,分析学生对“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假设态度表现为支持,该问题应采用双尾检验,因此比较0.05 同 P,由于 P 小于 0.05,因此要接受零假设,学生比较支持学校“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实施, 95%的置信区间告知:有95%的把握认为学生比较认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的学生95%认同现阶段所实行的“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认为这一教学模式有必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开发与应用。
(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的滞后性
对被调查教师进行访谈后,汇总整理访谈结果,其中认为“少教”的主要不足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见表3。
表 1-3 青岛市四方区人民路第一小学“少教多学”教师所持反对态度
从表3 可以看出,被调查教师对“少教”反对态度中教学质量提升,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认为开展时机尚不成熟三项的人数均超过半数。这说明传统的教学理念仍然充斥在大多数小学教师脑海中,面对新课改时不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观念,而教师教育理念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又会制约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发展,因此需要充分分析教师的教学理念,推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深入发展,才能推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实现。综合分析来看,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同“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碰撞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少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小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发展倾向,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重主科轻副科的现象,学校的管理以及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也主要以学生的分数为标准,以考试为基本手段,以“升学率”为基本指标,在这种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重视对知识的讲授,以填鸭式灌输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提高分数的同时,应试教育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
第二,传统教学理念认为如果教师“少教”,则在很大程度上淹没了教师的自我价值。很多小学教师均认为,作为教师的自我价值实现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成果上,即学生考试分数高,则教师的自我价值就高,因此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均采用了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面面俱到,怕漏讲或错讲,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忽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实际动手操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忽略了学生的探索、沟通、合作、交流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三,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少教”缺乏科学依据,其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生怕学生听不懂,低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害怕没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灌输与讲授,学生不会主动去学习与理解知识。虽然一些教师和学校领导对“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存在认同观念,但通过对其实际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有一大部分教师及学校领导对此种教学模式持消极和怀疑态度,导致“少教多学”模式在实行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教师没有意识到其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持怀疑态度,同时又有教学质量的压力,因此不敢实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
二、改进“少教多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问题的主要策略...........19
(一)转变教育理念,坚定“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决心............19
1. 校长及教师要重视反思性教学..........19
2.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20
3. 考试评级机制与制度的不断改革..............20
(二)以学生为本,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评价体制...........21
(三)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对“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状况实施督查.....24
(四)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26
1. 强调课前铺垫与课后回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26
2.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注意力.............27
3. 强调激励性措施,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29
4. 突出知识的重要性,重视“少教多学”理念的渗透...........30
5. 强化小组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0
三、对于“少教多学”的反思和学生、教师成长的成果总结...............32
(一)校长及教师对“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反思..................32
(二)对于“少教多学”学生、教师成长的成果总结..................32
二、改进“少教多学”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问题的主要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坚定“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决心
在教学过程中深入贯彻“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研究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不断改进教学理念,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推动国内教育实现全面、系统、规范、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转变校长及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定“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决心,能够最大化的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
1. 校长及教师要重视反思性教学
要使“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得以很好地开展,校长及教师必须深入理解反思性教学与反思性教学文化的基本内容。
(1)校长及教师要重视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完成一定环节的教育过程后,要对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学生的理解与接纳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等进行充分的反思,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水平。
反思性教学最早是由美国学者Donald A.Schon(舍恩)于 1983年提出来的,在其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中,他提出反思性教学应该是教师从实际的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来教学技巧的过程。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反思性教学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与总结,得出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在其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作为基本教学的起点,以实现最终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为目的,形成教师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进而促进教师与学生实现全面深入发展的教育教学过程。
反思性教学并不是简单意义上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忆或者回想的部分,而是深入教学过程,探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教学机制与教学文化等。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发现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技巧主动的解决这些问题。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根据问题进行自觉或者不自觉的理念更新。事实上,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的过程,反思性教学与教师基本教学理念的转变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了反思性教学必然会有教学理念的转变,同时有了教学理念的转变自然也会推动反思性教学的实现。但是,反思性教学主要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性意识与行为的体现和反映,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特点与个体差异性,而教师基本教学理念的转变更需要整个学校大环境中反思性教学氛围与教学模式的形成。
三、对于“少教多学”的反思和学生、教师成长的成果总结
(一)校长及教师对“少教多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以一二年级生字教学为例,在小学语文生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引导与学习实践,学生首先自己熟悉生字,在熟悉的环境中加强对生字的记忆,比如教师在讲课之前先设计一套程序,鼓励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联想和对号,然后将联想的内容与生字的意思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之后,通过向学生讲解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联想与对话中记忆生字,将教学内容扩展到日常的生活中,也会收到很到的效果 。
教学中应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首先“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创造出来的一种情景,是之前填鸭式灌输教学所不具备的,这种情境的创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生字的兴趣;另外通过联想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根据教师的引导对生字进行分析与认识,同时加深对生字结构、词意等的理解与记忆。再者,“少教多学”教学模式通过强调教师的引导性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与空间,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可以不断的引发互动行为,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但在生字教学中“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缺点也是存在的,比如“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更多的是一种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受授课时间的影响而减少,而学生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这使得学生的被动接受地位依然存在,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及创新性的发挥,在课题教学中,教师要刻意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诱导学生思维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设想与想象,使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处于主导的位置上来,促进教学课堂的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只能创造一种情境,但这种情境相对真实的情境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只能进行表面的思考,只有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都比较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环境中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 [1] 马英辉. 唤醒课堂生命力——浅谈“少教多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27)
- [2] 胡生友.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少教多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25)
- [3] 戴友红. 基于少教多学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教学方法的创新[J]. 新课程导学. 2012(24)
- [4] 贾婷艳. 别让经验成为教学的束缚——低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思考[J]. 新课程学习(上). 2012(07)
- [5] 顾健,陆亦梅. 少教多学 以学为主——《水上飞机》教学课例与评析[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34)
- [6] 李国建.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数学[J]. 小学教学参考. 2012(20)
- [7] 黄良勇. 以学定教 提高学习有效性[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2(03)
- [8] 肖可慧. 生本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教学[J]. 群文天地. 2012(03)
- [9] 陈夫兰. “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艺术. 2011(10)
- [10] 钱莉. 如何转变提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21)
本文编号:9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