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研究-以山东大学赴法汉语教师志愿者为例
【摘要】 “汉语教师志愿者”是在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文化身份,具有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动态性。由于志愿者的实践不断丰富着人们对其身份内涵的理解,考察志愿者自身的社会文化身份认同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志愿者的视角出发,探寻他们对其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在认知、情感、行为层面的定位,以及在跨文化情境中通过社会互动对其身份的建构,希望以此为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提供一些帮助,也为志愿者培养机构提供工作的新思路。本文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来达成上述目的。通过对6名山东大学往届赴法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质性访谈,描述和阐释了他们在海外的身份认同状况。本文发现,志愿者的社会身份认同体现为“志愿者”和“汉语教师”两种社会角色认同。“志愿者”角色突显了“国家使命”,给他们带来压力与动力;“汉语教师”角色则促使他们努力提升自己以满足这一职业角色的期望。在不断的社会互动中,志愿者们由被动的“外语助教”转变为主动的“文化传播者”,“语言文化传播”这一“国家使命”最终从概念落实为行动。跨文化环境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志愿者。面对异文化,志愿者的所思、所感、所行既带有己文化的印记,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异文化的影响。通过对比两种文化,志愿者对己文化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与反思,更为确信他们“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在此过程中,文化震荡给他们的文化身份认同带来了挑战,他们感到自己是孤独、迷茫的“异乡人”,内心跌宕起伏,负面心理不断,但同时这也孕育着超越原有文化身份的契机。志愿者的社会身份与文化身份统一于其个体。志愿经历给志愿者带来了“成长”,同时,他们通过“让世界了解了中国”承担了使命,做出了贡献。但本文认为,作为新世纪的文化传播者,志愿者在身份认同上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一方面,志愿者个人需要拓展对“传播”与“文化”的理解,加强自身作为传播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对文化的反思性与开放性;另一方面,志愿者培养机构在选拔、培训、管理阶段均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通过双方努力,不断拓展汉语教师志愿者这一社会文化身份的内涵,使其在更宽广的舞台上践行使命。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全球化不断演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以其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迅猛发展使自身焕发着新的活力,并吸引着世界的注意力。作为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欲借助汉语这座桥梁与世界多元文明对话、交流,加深相互间的了解,达成更多共识,促进共同发展。落实为具体,便是积极努力地满足由中国与各国经贸、科教、文化等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而带来的不断增长的海外汉语学习需求。
因此,为了“缓解各国汉语师资短缺的状况”,也为了“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2004年起中国国家汉办正式实施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通过有一定汉语教学水平的中国公民发扬奉献精神,到世界有需要的地方承担汉语教学任务并介绍中国文化。截止2010年底,中国国家汉办已向亚、欧、美、非、大洋五大洲89个国家派出1万余名汉语教师志愿者(以下简称志愿者)。他们以自身努力和出色表现,给所在国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被当地人誉为“民间使者”、“最可爱的人”、“透视中国文化的名片”等,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绩。
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一种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文化身份,具有复杂性与动态性。这个称谓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多个侧面。“志愿者”和“教师”均属于一种社会角色,有其相应的角色期望和规范,而在跨文化情境中,由“汉语”所表达的志愿者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异常突显,发挥着更深层次的影响。同时,由于每位志愿者任期有限,其工作的短期性与任务性,也影响着他们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与建构。
那么,考察作为实践主体的志愿者如何定位与建构自身的社会文化身份就显得尤为重要。志愿者对自我身份的两个主要侧面——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如何认知与理解?它们带给志愿者何种情感体验?它们对志愿者的行为发挥了何种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对其身份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这三个不同层面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实际上,上述问题可以纳入“身份认同”的理论视角进行阐释。“身份认同”,这一议题源自西方学界“我是谁”的问题意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该议题更是得到了人文社科领域如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与探讨。在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传统上强调“身份”是单一的、静态的、普遍的本质取向视域,大有被“身份”的建构取向所取代之势。特别是在跨文化情境中,“身份认同”的多元性、动态性与特殊性已成为学者们的普遍共识气本文也正是以建构的眼光来探讨志愿者身份认同问题的。
基于上述问题意识,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描述和解释跨文化情境中志愿者的社会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认同状况,包括志愿者在认知、情感与行为三个层次上身份定位,以及在不断的社会互动过程中的身份调适与建构。
通过这项研究,希望能使已回国的志愿者对其志愿经历有更为理性和深入地认识,而对在任或即将赴任的志愿者,研究中所探讨的社会角色转换与跨文化适应所带来的挑战可能对其有所启发,为他们在海外进行心理调适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志愿者的选拨、培训与管理机构而言,这项研究将展现志愿者个体内在视角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可以为其工作和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以及新的课题与思路。另外,这项研究也满足了研究者本人作为往届志愿者对这段经历进行深入反思的意愿。
1.2研究现状
对于志愿者的身份问题,目前尚未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与本文主题相关的主要是国际汉语教师身份定位研究,以及志愿者在海外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由于志愿者项目是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实施的,现有的关于志愿者的身份研究,更多被纳入国际汉语教师定位中探讨。相较于以前对汉语教师单一的语言教师身份的认识,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国际汉语教师身份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如黄莺、李鸿曜指出,“汉语教师尽管本质上是语言教师,工作也是教好汉语这门语言,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自己文化使者的特殊身份”;耿淑梅认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应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所有学生的关怀者、本土知识的专家和传授者、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设者”;张建强则指出,对外汉语教师存在多重职业角色转换,包括“涉外人员角色、学术研究者角色、语言教师角色、文化传播者角色”。
随着志愿者项目的不断拓展,有学者对志愿者身份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思考。宁继鸣强调应将志愿者置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看待,并以理性目光来审视其愈发凸显的社会文化身份,提出了关于志愿者的社会预期与需求、汉语传承与传播、文化认知与理解等三方面的问题。
以上研究均着眼于为志愿者项目发展与队伍建设提出构想和期望,在宏观层面对志愿者身份进行了勾勒,但是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上,均属建立在思辨或经验总结基础上的学理思考,缺乏实证研究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有过亲身经历的志愿者或与志愿者有过长期接触的研究者开始着手有关志愿者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教学方面,也有一些涉及到不同国别志愿者在海外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如在华泰国留学生林德成以志愿者的赴泰时间长短、跨文化培训等作为解释变量,以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和心理适应情况作为被解释变量,围绕三个跨文化适应的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的实证研究。祝婕以在韩汉语教师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从志愿者获得的社会支持、采取的跨文化适应策略以及具备的韩语能力三个方面对志愿者跨文化适应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
这些实证研究,提供了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但是在材料的收集和分析上都表现出过于抽象、单一和简约化的倾向,只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缺乏细部描绘和动态把握,而且没有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只是纳入既定理论框架,这就可能造成一些有意义细节的流失,使得对志愿者身份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客观。另外,以上的研究均不够重视志愿者作为能动的行为主体,在与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对自己身份的调整与建构。很显然,目前学界缺乏的是从志愿者自己的视角系统地对他们在动态的跨文化情境中社会和文化身份认同的“质性研究”。这就为本文提供了颇具潜质的研究空间。
第二章身份认同理论简述
2.1身份认同旳概念
在汉语中,“身份”和“认同”各有两层含义前者是个名词,本指“自身所处的地位”,并引申为专指“受人尊重的地位”。后者是个动词,指“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如民族认同感,另外还有“承认,认可”的含义。后两层意思是我们通常所使用的日常语义,然而本文要探讨的是前两层语义所暗含的理解视角。
“身份”和“认同”在英语中是一个词,即,它有三层语义,即①身份;本身;本体;②有别于他者的特征、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念,如民族文化个人群体特性的认同感;③同一性、相同、一致。通过汉英词义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身份”的意思与英语中的第一条含义相似,都是指向“我是谁”这个问题,汉语中强调自身的位置,即在一个整体的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人只有处于这个点上,才能受到尊重,享有意义和价值。可见,自我身份的确立是建立在与他人相关联的基础之上的。
汉语中“认同”是个动词,它的意思与英语中的第二条含义相似,汉语中强调共性,而英语中则强调差异。这二者实则是一体两面的,因为个体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共性总是源自同第三方的差异。
英语的identity还包含“同一性”的含义,它源自西方逻辑传统在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体系中,同一性暗含着对主体性的确证,无论是“身份”还是‘‘认同”最终都维系在一个同一的主体之上,它往往展现为一种社会事实。这也使得对“身份认同”的考察成为可能。
“身份认同”问题实际上源自西方学界有关“我是谁”的议题。它从哲学中产生,因被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应用在青少年同一性危机的研究中而为人熟知。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将其广泛应用在社会学、政治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等诸多领域中,“身份认同”在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那里有着不同的含义。
社会学家韦克斯认为,在最基本的意义上,身份给予社会成员一种个人的归属感,也给予个体的特征以稳固的核心。同时,它也是有关个体的社会关系,涉及个体与他者之间复杂的关联。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认同的解释是: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主体同化、吸收其他人或事,以构建自身人格的过程。
2.2社会学视角的身份认同理论
身份认同理论并非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这一名称之下涵盖的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侧重于“身份认同”这一核心概念的研究。相关学者共同为所谓的身份认同理论做出了贡献。其中,社会学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探讨“身份认同”的学说,它导源于美国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并吸收了如人类学的结构功能论等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诸多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斯特赖克进行了融合。作为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试图理解并解释社会结构如何影响自我,而这一作为社会建构的自我又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其中,“角色”概念是其核心。
符号互动论鼻祖米德认为,社会是通过影响自我来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的,而其中的核心机制就是“扮演他人角色”气角色扮演是社会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这意味着,自我源自人们在社会扮演的各种角色,是一种多重社会建构;而人们的自我概念之所以不同,是由于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了不同的角色。斯特赖克指出,相对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每一种角色位置,我们都具有迴然不同的自我成分,即角色认同。
角色认同是身份认同理论的基础。角色也称社会角色。综合地说,社会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气美国人类学家林顿在他1936年的《人类研究》中指出,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而扮演的是角色。角色学习就是要领会某一特定身份被期待的或是必需的行为,而角色学习指向最终的角色扮演,即一个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任何社会成员都要进行角色扮演,这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是他们获得应有权力、履行应尽义务的机会,也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
如果说角色扮演体现的是个体对社会要求的被动回应,那么角色认同更强调自我作为社会互动主体对角色的意义解释与建构。角色认同能够为自我提供意义,在于它们提供了具体的角色规定,同时,将那些相互关联的互补或对立角色有效地区分了开来。比如,教师这一角色的意义是和学生的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而认同实际地获得自我意义,正需要社会互动。在社会互动中,他人或社会根据一个人的角色认同来对他做出反应;反过来,这些反应成了一个人发展自我意义和自我界定感的基础。
第三章志愿者社会身份认同..............16
3.1“国家使者”——“志愿者”角色认同“.......16
3.2外语助教”——“汉语教师”角色认同“.........25
3.3文化传播者”——“汉语教师志愿者”双重角色认同........34
第四章志愿者文化身份认同.........38
4.1“他们”、“人家”——志愿者眼中的法国社会与文化........38
4.2“我是中国人”——志愿者中国文化身份认同过程.......49
4.3“异乡人”——文化震荡带来的挑战..........55
第五章志愿者身份认同的评价与思考.........68
5.1“成长”——志愿者身份认同的自我评价..........68
5.2志愿者身份认同评价.........70
5.3志愿者身份认同的完善与提升.........75
第五章志愿者身份认同的评价与思考
无论是社会身份认同,还是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个体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认定的自我形象,换句话说,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均是通过社会互动建构的自我身份的社会文化属性,二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统一于个体的自我身份认同。我们已经看到,志愿者的社会身份认同突显出“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而文化身份认同强调了中国人的文化身份,同时也受到异文化的影响。那么,志愿者个人如何将这些复杂身份集于一身?他们对这段志愿经历作何评价?我们应如何看待志愿者的社会文化身份?志愿者的现有表现是否还有提升空间?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5.1“成长”——志愿者身份认同的自我评价
由于志愿者是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对其的评价体系尚在建立之中,只能树立一些优秀志愿者作为典范和学习的榜样,表扬一些突出的事迹。但是笔者在访谈中发现,即便被评为优秀的受访志愿者,也认为自己“没做过什么”,这可能是从对国家做贡献的角度来说的。这对我们了解志愿者的内在状态是不够的。因而,考察志愿者对自身经历的评价和感受具有现实意义。根据访谈,志愿者们主要从两方面评价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即个人方面和国家方面。
个人方面,志愿者大多提到了“成长”。“成长”是个体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过程,对于大多数身为80后青年的志愿者而言,具有更为显著的意义。他们纷纷表示这一志愿经历使他们“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最终变得“有底气”、“心理成熟”、“心态平和”了。(1)“增长了见识”
志愿者觉得自己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最重要的是“出过国了”。
刘燕:“没出过国之前,总觉得国外多么多么好,回来之后就觉得心态平和了好多。就觉得我见识了很多,虽然见识也有限但是……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多向往的东西,过好眼前,我觉得我目前的生i活很幸福很知足。”
林海原:“就个人来说我觉得最大的收莰就是开阔了眼界,人生当中多了一份一般人没有的这种特殊的经历,而且,有了这种经历之后,说实话,现在我再听说谁再出国了,不像以前没出国之前真羡慕人家,觉得出国就是挺平常的事儿。”
中国青年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与我们的社会环境有关。“出国”在普通中国人眼里是件令人羡慕的事情,特别是去较为发达的西方社会,年轻人十分向往。对于已经“出过国”的志愿者来说,他们对国外的生活不再充满向往,特别是一边儿倒的美好想象,他们感到“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对外国有更为理性的认识。
第六章结语
6.1研究中的效度、推广度与伦理道德问题
本研究不仅是一个收集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道德层面上对研究本身进行反省的过程,是一个边做边想的过程。这项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许多效度、推广度与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笔者在此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同时指出它们的影响因素与不足之处。
6.1.1效度问题
关于质性研究的“效度”,学界尚存许多争议。但总体来说,学者主张质性研究中的“效度”是用来评价研究报告与实际研究的相符程度,而不像量化研究那样对方法本身进行评估。因为量化研究的前提在于事物是客观存在并可被研究者识别与验证的,而质性研究所感兴趣的是被研究者眼中所看到的“真实”、他们看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以及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对理解被研究者眼中的“真实”所产生的影响。
本研究中,影响研究效度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研究者作为研究工具的身份、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以及研究效应。笔者意识到自己作为研究者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一名往届赴法志愿者,笔者与受访志愿者有共同经历,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通过自己对他们共情来了解和理解他们,要变陌生为熟悉;而作为一名研究者,笔者站在他们之外对其倾听和分析,也必须警醒自己对研究结果想当然或过度解释,要变熟悉为陌生。由于笔者与受访者较为熟悉,可能使得受访者较容易袒露心扉,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受访者有更多的顾忌。“研究效应”指研究在认为环境中进行时被研究者可能表现得与平时不一样。几位受访者均表示录音笔让他们“有点儿紧张”,这可能造成他们在表达上进行一些修饰或选择。
本文沿用美国人类学家约瑟夫马克斯维尔的效度分类对研究进行探讨,即描述型、解释型、理论型与评价型四种效度,推广型效度则放在推广度中单独介绍。
(1)描述型效度
描述型效度指的是对外在现象或事物所进行描述的准确度。作为研究者,不可避免地会实现对研究结果抱有一定的假设和期望,有可能在研究过程中有意对研究对象进行引导。笔者在考察志愿者的社会身份认同时,对“志愿者”和“教师”角色与志愿者分别进行了探讨,但也有受访者提出自己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意识地将两者分幵,这使笔者意识到二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访谈时,笔者采取了较为积极的访谈风格,被访者频频使用“咱”、“我们”这样的语言,意味着他们希望并且能够得到笔者的理解,创造出友好轻松的交谈氛围,被访者也建构着积极的自我形象,但是在访谈即将结束时,有三位受访者提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比较消极的感受,这些超越笔者先前预想的内容属于文化震荡的典型表现,也使笔者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震荡对个体的身份认同带来挑战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1] 但海剑,石义彬. 数字时代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身份认同[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 耿淑梅. 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07)
- [3] 王文娟. 探讨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自觉[J]. 东南传播. 2009(06)
- [4] 丁琴海.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9(02)
- [5] 苏勇. 文化身份认同与建构中的文化主体性[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6] 王力平. 关系与身份:中国人社会认同的结构与动机[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7] 王莹.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 [8] 张建强. 试论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转换[J]. 职业时空. 2007(15)
- [9] 方李莉. “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J]. 民族艺术. 2007(01)
- [10] 王佳英.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的心理认知[J]. 学术交流. 2006(06)
本文编号:9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