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的《平民史诗》艺术风格研究
【摘要】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2006):埃及作家,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拉伯世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文学家。《平民史诗》是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77年在埃及出版。1988年马哈福兹在接受埃及《图画》周刊记者采访时,当被问及哪些作品能代表其创作高峰时,马哈福兹说:“《三部曲》、《平民史诗》、《千夜之夜》可以代表。”《平民史诗》由十个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由创造“神话”的阿舒尔·纳基的故事开始,到恢复祖先业绩的小阿舒尔结尾,叙述了“阿舒尔·纳基家族”十二代人的生活历程和斗争历史,时间跨度长达两个多世纪。文本拟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对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作品《平民史诗》进行文学伦理学解读和文本分析。文学伦理学批评于21世纪初在我国兴起,并很快发展起来。文学伦理学批评重在用历史的、辩证的、比较的方法客观地审视文学作品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与作家、文学与读者、文学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阐释。马哈福兹把自己对时代和人生的体验、思考和感悟都投射到他的文学作品中。呈现出了以欲望与理性、个体利益与共同利益、自然人性与神性信仰、入世进取与出世超越为特征的伦理思想体系。积极探索以审慎、宽容、克制、平等、正义为内涵的人生。而这些积极的精神探索对今天的伦理道德建设,也不无启发意义。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平民史诗》中的宗教伦理”分为三节,第一节通过分析作品人物,探究伊斯兰苏菲精神;第二节通过分析作品中映射的伊斯兰教故事,解析马哈福兹赋予这一故事现实的伦理内涵;第三节以抗拒死亡、寻求永生的小说主人公贾拉勒为依据,论述遵循自然规律及理性思考的重要性。第二章“《平民史诗》中的家庭伦理”也分为三节,第一节解读婚姻伦理与家族荣誉的关系;第二节解读作品中男性主人公对家庭的责任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伦理困境;第三节主要从情欲、物欲两方面探讨小说主人公遭受的欲望之劫。第三章“《平民史诗》中的社会伦理”分为两节,第一节解读平民社会三个主要阶层围绕权力展开的交锋及社会中的伦理秩序;第二节解读马哈福兹对理想平民社会的构想。
绪论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伦理学批评于21世纪初在我国兴起,并很快发展起来。文学伦理学批评重在用历史的、辩证的、比较的方法客观地审视文学作品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与作家、文学与逢者、文学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阐释。文本拟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对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作品《平民史诗》进行文学伦理学解读和文本分析。《平民史诗》由十个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叙述了 “阿舒尔纳基家族”十二代人的生活历程和斗争历史,时间跨度长达两个多世纪。《平民史诗》对于学习语言和了解阿拉伯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体现马哈福兹创作巅峰的代表作之一,为研究埃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本文所选用的中文译本为李唯中、关偁翻译、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4出版发行。该版译本为国内唯一的《平民史诗》译本,它完整地向国内读者展现了《平民史诗》的宏大叙事。因此,在阅读阿语原文的基础上,将此译本作为参考。文学作品中的伦理批评在西方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曾强调过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诲作用。西方近现代伦理批评的代表人物、美国伦理批评家韦恩布斯(Wayne C. Booth)也曾在他的《小说修辞学》一书中,以伦理为主线,阐述了欧洲小说发展演变的历史,并主张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应从道德立场出发来选择修辞。
.........
二、文本研究对象
纳吉布马哈福兹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文学家,被视为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马哈福兹出生于埃及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自幼就热爱文学,从法老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亡灵书》,以及《卡里莱和笛木乃》、《一千零一夜》等民族传统文学中吸收了充足的养料。他曾在诺贝尔文学授奖仪式的演说词中说:“我是两种文明的儿子。第一种是已有七千年历史的法老文明;第二种是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伊斯兰文明。”在长达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马哈福兹为阿拉伯文坛奉献出五十多部作品。他的作品根植于阿拉伯文化,与阿拉伯社会现实、阿拉伯文化遗产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对西方文化思想敞开怀抱,从西方文化中汲取思想价值,用人道主义精神关怀世界。瑞典科学院在颁奖词中说到:"纳吉布马哈福兹作为阿拉伯文学的一代宗师的地位无可争议,由于在他所属的文化领域的耕耘,中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艺术技巧已到达国际优秀标准。这是他融会贯通阿拉伯古典文学传统、欧洲文学的灵感和个人艺术才能的结果。” 《平民史诗》是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77年在埃及出版。1988年马哈福兹在接受埃及《图画》周刊记者采访时,当被问及哪些作品能代表其创作高峰时,马哈福兹说:“《三部曲》、《平民史诗》《千夜之夜》可以代表。”
..........
第一章《平民史诗》中的宗教伦理
第一节伊斯兰苏菲主义的伦理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因具有鲜明的道德色彩而被称为“伦理一神教”,它对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作为一种既定的精神力量,伊斯兰教从伦理道德意识上深入政治制度、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方方面面。《古兰经》是穆斯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经典根据。“经文并没有为伊斯兰教确立系统而又完整的社会伦理学说。有关的伦理思想,散见于不同的章节中。根据经文,其伦理思想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允许教徒享受今世生活,但更看重后世的永恒福乐。2、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应、各得其所。3、坚持公正、宽恕,反对吝高、过分。4、主张虔诚、坚韧,实践善行、克己。”?穆斯林对于两世幸福的向往,尤其是对后世永恒福乐的追求,成为他们道德生活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而获得这种永恒福乐,则被认为是他们的整个现世生活的最终目的。关于奖赏善行、惩罚恶性,则更为强调善行,行善可以获得更多的报偿,这对于虔诚穆斯林的心灵修养和道德风尚都有重要的影响。公正和宽恕等伦理规范,实际上是要求穆斯林奉行中间主义,既应反对吝畜,又应反对过分。《古兰经》经文中规定“虔信”、“敬畏”、“坚韧”、"忍耐”、"克己”、“自持”等伦理规范,并要求穆斯林在现世生活中身体力行。
..........
第二节梦境中和故事中隐含的伊斯兰教伦理
《古兰经》中提到名字的先知或使者有28位之多。其中有6人是最著名的,也是伊斯兰教信仰的6大使者,即阿丹、努哈、易卜拉欣、穆萨、尔萨和穆罕默德。伊斯兰教认为,“先知”是直接或通过天使、或是于梦中,由多种不同方式领受真主"启示”而做出预言的人。使者不仅如此,且负有真主直接委以的宗教使命。“伊斯兰教宣称,安拉在不同时期曾向不同民族派遣许多使者。他们都是安拉特选的,受到过安拉`启示',负有传播宗教使命或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宗教的人。他们能力超凡,还能显示种种奇迹。” 先知和使者是恪守伊斯兰教伦理道德的模范、美德的化身,是穆斯林争相效仿典范。“穆斯林学者认为,人类达到完善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众先知的模范作用,特别是穆罕默德生前的言行;二是通过科学方式探讨一条人类生活的理想之路,探讨关系到人类生活幸福与否 行为方式,也就是伦理学。"②马哈福兹出生在传统的穆斯林家庭,他从小就学习背诵《古兰经》章节,将古兰经故事深谙于心。他时常把埃及古老的神话传说,或是《古兰经》故事中的奇人铁事放在自己的作品中,用现代写作手法,赋予作品人物以新的内涵。
..............
第三章《平民史诗》中的社会伦理.........27
第一节权力交锋.........27
1.头领的权力.........27
2.绅士的地位.........29
3平民的力量.........31
第二节理想的社会秩序.........33
1.反暴力意识.........33
2.建立理想的平民社会.........35
第三章《平民史诗》中的社会伦理
第一节权力交锋
人类个体的价值和愿望往往是通过社会的价值得以体现的,只有当社会价值发生作用,人才能够实现其自身的价值。“社会伦理作为一种价值学说,主要探讨社会的内在价值以及行为应当遵循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它研究的不是一个实体性的社会,而是一个以实体为依托的非实体社会。”社会伦理的落脚点主要在个体道德层面,具有现实性的意义,追求的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马哈福兹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多数他的作品都站在历史、现实、未来的高度上,审视阿拉伯社会,深刻的揭露阿拉伯社会中存在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探寻社会的发展道路。马哈福兹在文本中描写了围绕权利交锋而展开的激烈斗争,头领、绅士、平民作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阶层对权利的诉求,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不同处境,从而表达其对和谐权力秩序的一种渴望,对社会公正道路坚持不懈的探求,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呼唤。本章试图理清文本中“权利"的复杂层面,从而发掘出隐藏在文本背后潜在的“权利秩序”,对某种道德理想的呼唤,这种理想就是全社会所推崇的一种崇高的伦理理想:建立一个权利均衡、公正、有序、安定的社会。
........
结语
马哈福兹是埃及社会的批判家,他对国家、民族、对人类的命运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平民史诗》中所表现出的伊斯兰教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无一不涉及现实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这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他的作品对读者的作用不再是一时的感动和劝善的作用,而是在灵魂和思想的深处引起的一种掩卷后的冥思和若有所悟。他的作品也突出体现了他积极干预社会问题的道德激情,深刻揭露了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在作品中肯定性地展示了积极的伦理思想。他在尽情揭露、批判社会中的暴虐、不义、的同时,追求公正、幸福美好的社会。伊斯兰教伦理是阿拉伯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的做出调整、纳入新的内涵,至今并未丧失其价值。在马哈福兹看来优秀的伊斯兰文化为埃及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伊斯兰文化的粗暴摒弃将使现代的阿拉伯人丢弃其伦理底线及精神依靠。在家庭领域中,马哈福兹提出稳定的婚姻、家庭的道德就是对爱情的忠贞,对家庭的责任。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关系等家庭内部关系,虽不可避免地与现实社会存在某种依存关系,但应以恪守伦理观为前提。具备审慎的品德,往往能够帮助人们在道德实践的复杂情形中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决定。
..........
参考文献:
- [1] 李静岚. 爱的悲剧——试析《逐爱的女人》中的男女关系[J]. 文学界(理论版). 2010(08)
- [2] 郑坤. 以爱为名潜藏的扭曲人性——耶利内克《钢琴教师》的人物分析[J]. 大众文艺. 2010(13)
- [3] 周艳芳,刘红. 中、希神话性爱伦理观念比较[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05)
- [4] 李建华,胡祎赟. 德性伦理的现代困境[J]. 哲学动态. 2009(05)
- [5] 方向真. 黑暗的大陆:探秘耶利内克的世界[J]. 中州大学学报. 2008(05)
- [6] 范捷平. 论耶利内克与瓦尔泽的文学主体观[J]. 外国文学. 2008(05)
- [7] 陈晓兰. 艺术、性别与权力——解读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主题[J]. 外国文学评论. 2008(02)
- [8] 李桂梅. 略论西方家庭伦理的发展历程[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 [9] 张夕远. 爱恋一种真实的残酷:弗里德·耶利内克[J]. 名作欣赏. 2008(05)
- [10] 刘保安. 文学批评的童真回归——文学伦理学批评[J].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07(02)
本文编号:9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