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间工资差距受市场潜力、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摘要】 国家经济总量持续高位增长使得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的提升。但是,收入差距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工资收入关系到民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合理的工资收入差距有利于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效率,但是不合理的工资差距只会随着差距扩大而激化社会矛盾。地区间的工资差异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总体来说,形成地区工资差异的原因在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又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基于这一背景,本文运用了1997-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两大影响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因素,从一个地区的市场潜力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入手。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对外贸易对我国地区工资收入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就全国样本数据而言,市场潜力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要强于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其中,进口依存度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高于出口依存度。就地区样本数据而言,地区收入差异是因受市场潜力与对外贸易开放的影响程度不同。沿海区域省市工资主要受市场潜力影响,内陆区域省市主要受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影响。其中,沿海区域所包含的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从工资水平及受市场潜力、对外贸易开放度的影响程度差别均较为明显。相对而言,内陆区域所包含的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则差异较小。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如同谈到GDP—样,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如果细化到各个省份,差异就会更明显的显现出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没有实现国内各地区间的均衡发展,不同地区的工资收入差距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实我国各地区存在工资差距是一种正常现象,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我们国民衣食住行的日常花销离是受收入水平所决定,工薪收入关系到民生,这也使工薪差距以成为经济学家们最近十几年关注的焦点的原因之一。虽然,工资收入对于任何地区、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平等对待,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但是收入差距的一味扩大将会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加不稳定因素。更最重要的是,许多国家的国民工资收入相差悬殊,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因此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问题也一直都是各国政策制定者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在解决工资收入差异方法上,单单追求公平、平等,甚至均等化不是解决工资差异的正确方法。
1.2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新经济地理模型认为市场潜力较高的地区其企业必然有扩大生产要素的需求,需求的增加会提升本地要素价格,价格的提升则会引其他地区要素向这个地区流动。新经济地理学领域内衡量一个地区接近外部市场的最为常用的指标是市场潜力函数。这是由所构建,他将一个地区的市场潜力用所有邻近地区,包括自身市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表示。因此,我们利用利用市场潜力函数可以计算出出不同地区的包含名义工资的市场潜力的大小。同时,对外贸易也是影响一个地区工资高低的重要因素,它相当于从供给层面来影响地区工资差异。因此,在计量检验模型中加入对外贸易因素,考虑从市场潜力、对外贸易双向因素角度与地区工资差距的关系。因此,本研究将以国际贸易学与新经济地理学为分析方法,在考察了现阶段我国地区工资差距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市场潜力、对外贸易等因素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经济地理对地区间工资差异影响的文献综述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新经济地理学区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主要体现为以下一些前提假设:一、企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企业初始的固定资本会随着产出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平摊到每个产品的平均成本,这以假定也避免了企业在任意地点简单复制。二、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这也更符合现实市场经济运行情形;三、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易存在运输成本。一般情况下采取冯杜能、萨穆尔森的“冰山运输成本”形式,即假定一单位的某种商品从地区运输到地区的过程中会发生损耗,只有单位的数量到达,损耗的部分体现了产品运输产生的运输成本费用。因此,要保证地区企业一般会提高产品的价格,以此来维持总交易额的不变。所以运输成本的存在直接导致厂商更倾向于在离消费市场,或者离所需原材料市场接近的地方投资设厂。
2.2国际贸易对工资差距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国际贸易对工薪差距影响的研究,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热点之一,并且各个研究分析的则重点也有所不同。国际贸易对工资差距影响的研究大多数是将劳动者分为高技术劳动工人和低技术劳动工人,从而研究不同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本文将贸易对地区工资差异的影响缩小到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的角度来分析。
3我国区域工资差异现状分析.......14
3.1工资和工资差距的基本概念..................14
3.2我国各省工资发展趋势及差异.......................14
4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对中国区域工资差距的影响.................23
4.1对外贸易影响地区工资差异分析...............23
4.1.1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水平现状.......................23
5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对地区工资差异影响的实证检验......................32
5.1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说明..........................32
5对外贸易、市场潜力对地区工资差异影响的实证检验
5.1计量模型及数据来源说明
我们建立计量模型是考察一个地区对外开放贸易和市场潜力对其工资水平的综合影响。我国包含31个省、直辖市行政区划,各省之间差异比较大。我们选择以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能从我国整体上把握个地区对外开放度和市场潜力对该地区工资水平的综合影响,相较于地市级进出口贸易数据也比较容易获得。另外,我们之前已经分析了西藏藏族自治区的特殊性,因此,在实证检验中排出这个省的数据。同时,考虑适合具体现实情况的因素,模型中加入了固定资本规模这个变量。
5.2实证结果及相关分析
用Stata软件对模型所包含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后得到,各变量一阶差分后都在时间序列上平稳。第二,利用检验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得到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说明所建模型符合逻辑关系,解释变量与别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第三,引入控制变量地区资本投资来解决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问题,同时加入此控制变量还能够更好的解释模型。
..............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几章,我们记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各地区的工资收入差异较大,不仅反映在沿海与内陆区域省市,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中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上,而且细化东部地区各省市后,发现沿海地区自身各省市差异也较大。内陆区域各省份的工资收入水平差异较小。第二,一个地区的工资收入水平与这个地区市场潜力和对外贸易规模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市场潜力越高,对外贸易规模越大,工资水平越高。从回归结果来看,市场潜力的系数均高于对外开放度,包括进出口依存度的系数。这说明市场潜力对我国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作用要强于与对外对外开放对工资收入水平的影响。因此,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主要是由市场潜力影响的。第三,市场潜力与对外贸易规模对不同地区工资收入水平影响程度也不同,这就很好的解释我国地区工资收入差异现象。北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等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对外开放程度高,市场潜力对工资的提升影响程度较大,长江中游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等内陆地区产业聚集相对于对外开放程度产业聚集程度更低,市场潜力对工资的提升作用有限,因此这些地区的收入更容易受到对外贸易规模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1] 王文良. 区域分工、区际贸易与地区工资差距关系研究[J]. 对外经贸. 2012(10)
- [2] 颜银根. 贸易自由化、产业规模与地区工资差距[J]. 世界经济研究. 2012(08)
- [3] 陈博. 市场潜力与地区工资差异:来自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2(07)
- [4] 杨春艳. 贸易开放与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2(07)
- [5] 王晓硕,王维国. 出口开放、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研究——新经济地理观点[J]. 软科学. 2012(07)
- [6] 刘海洋,马靖,宋巧.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工资差异:原因及趋势[J]. 中国软科学. 2012(05)
- [7] 许德友,梁琦. 对外贸易与国内产业地理:来自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综述[J]. 南方经济. 2011(11)
- [8] 孙克,徐中民,聂坚. 中国地区差异与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关系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1(19)
- [9] 范剑勇,李方文.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影响:一个综述[J]. 南方经济. 2011(06)
- [10] 何枭吟.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 改革与战略. 2010(12)
本文编号:9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