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05:30

  本文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 课程 现状调查 问题与对策


【摘要】: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快速生长的一支队伍,也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施主体。在完成本科教育规范、外延拓展建设等工作后,进入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新时期,期间不免会有诸多困惑。国家在对其存在性认可、专业性指导的基础上,为其创造性的激发带来了动力也带来了挑战。同时,人才市场高级应用型人才缺乏的信息不断被媒体报道,也给应用型本科教育实施主体带来了巨大压力。综合种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而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首当其冲进入了研究的视野。 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调整和改革研究在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等基本问题基础上,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了分析: 第一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是研究开展的指引。由于现有资料并没有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理论基础的直观表述,本文采取种属关系推演方式,从课程和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大学课程与大学课程编制、应用型课程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问题,奠定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部分从课程政策文件、课程组织实施、课程受众群体以及课程参与企业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全面分析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现状:了解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规范、课程“生长”环境;调查了应用型高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分析了可能被忽视的关键问题;开展了受众群体问卷调查,研究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对产学合作企业进行了了解,分析了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相关而主体不同的调查有利于信息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客观实质问题的把握。 第三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问题与原因探究。在理论基础研究和课程现状大量调查基础上,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本部分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制度和学校层面的微观教学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了现有问题,并就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具体来说,宏观上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稳定发展制度、分类管理落实制度、校企合作制度还存在不足,其原因主要是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新建院校特色发展配套制度缺乏、社会系统的条块分割所致;微观上在课程设计基础、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实施环节、课程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原因多存在于传统的课程模式没有取得根本突破、培养体系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应用型师资队伍组建乏力等几个方面。 第四部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查与启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我国现阶段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践标杆。本部分即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实践为调查对象,从认识应用科学大学出发,介绍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主体和基本情况。随后以机械制造本科专业为例,将纽伦堡应用科学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我国Y高校进行了课程编制的比较,分析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土特色与异域特色,归纳了德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对调整和改革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五部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探讨。在问题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本部分从两个方面针对性地探讨了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调整与改革对策:宏观制度建设上,一是建立应用型本科教育联动发展机制,二是建立应用型本科特色发展机制,三是建立应用型本科产学合作机制。微观课程上,还是强调以“应用能力”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在课程目标上、在课程实施上、在课程评价上坚持“应用”标准,培养实践能力。 结语部分。此部分首先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归纳。从内容来看,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研究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课程建设的分类机制问题,二是课程体系的应用中心问题。以此为线索,此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对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建议。虽然研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也存在局限,进一步推定研究的开展还需要从课程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多加努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建求;德国FH: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徐理勤,竺树声;准确认识德国FACHHOCHSCHULEN[J];德国研究;2001年04期

4 徐理勤;;博洛尼亚进程中的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08年03期

5 马林山;赵庆峰;;1980-2009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5期

6 史历;程森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7 林建民;;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8 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夏建国;冯雯雯;;构建技术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论依据——基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10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198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198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1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